切勿化“友”为“敌”

时间:2022-06-15 05:09:36

【摘要】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教学的革新,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一些教师认识不足、运用不当,让多媒体教学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并提出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助手;革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随着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创建的进一步推进,各个学校的硬件设施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多媒体走进课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多媒体运用的多,教学效果却不一定好,尤其是语文学科,过分盲目地使用多媒体,反而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

一、盲目使用多媒体的负面影响

(一)教学内容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最近,自从用了多媒体,我发现一些教师一下子变得比过去“能讲”了许多,分析了一下原因,原来在过去语文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往往对教学内容加以选择,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就被删去了,而用多媒体上课,课堂的容量比以前增加不少,教师对教学内容不但不像过去那样选择,反而害怕内容很快上完,没有东西可讲,把原来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也加了进去,眉毛胡子一把抓。致使课堂变得芜杂不堪,学生听得是浑浑噩噩,不知重点在哪里,教学效果很差。

(二)破坏了语文的朦胧美,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变得更直观,好处是易于学生的理解,但是语文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它有时候需要的是一种“朦胧的美”,即靠学生的想象而创造出意境。这种意境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作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一辈子去憧憬。笔者记得小学时,吟诵到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便油然而生一派仙境,多少年魂牵梦萦。其他诸如陶潜笔下的桃花源,陆游笔下的山西村……皆是如此。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同样是上面的大林寺桃花,不同的学生心中自会有不同的景致,如果当时教师叫班级的孩子都作一幅画,肯定各人的画都是不同的。而现在,我们的一些教师,在教学一篇文章的时候,还没等孩子们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展开想象,就直接把相关的图片链接了过来,孩子在心中刚刚要建立起的一个圣境就这样被一下子破坏了,想象力得不到发挥。扼杀学生想象力的课堂该是多么可悲啊!

(三)浪费了时间,冲淡了“语文味”。201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并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定位,表明了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大量的语言运用,必须有具体的语言实践。所以,语文课堂要有语言的品味、句子的赏析等内容,这样的课堂才能有“语文味”,才能称之为语文课堂,而由于多媒体滥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充斥了过多的音乐、图画、思想的说教,语文课变成了“大杂烩”,时而像音乐课,时而像美术课,时而像思品课,语文课失去了自己的特点,没有了自己的味道。

(四)限制了课堂的生成,也限制了教师的思维。多媒体教学中,由于很多的课件都是在课前制好的,因此教师上课的时候就会处处想着课件,想着把学生的思维拉到自己的课件上。因此,教师的课就会上得很拘谨,课堂生成少。而我们知道,课堂中生成的东西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而且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很多,甚至是多数教师的课件是从网上下载的,完全不考虑教学实际,生搬硬套。怎能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只有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就是说并不是有了这种教学的手段,教学的效率就一定会提高,这样才有可能运用好多媒体。

二、正确运用多媒体

(一)适量运用,杜绝滥用。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我认为语文这门学科并不需要过多地运用多媒体。因为语文学科的载体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当通过阅读感知进入我们的脑海中后,我们的脑海中就会产生自己的想象,塑造出一个自己所认可的独特的形象或者意境。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培养,人的内涵也会丰富,精神也会升华。所以,阅读文字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是成才的过程。而如果将阅读文字变成了读图,就失去了这样的作用,过分读图让人变得愚蠢和浅薄。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减少图片等过于直观形式的运用,给学生的心灵留下那么一点儿想象的空间,这才是语文育人的意义,如果一味地在语文课堂上出示图片而忽视“冷冰冰”的文字,长期下去,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二)不但会用,更要巧用。教师除了要加强学习,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上课以外,还要在平时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多媒体运用的技巧。例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节约时间。但是每当讨论完问题,出示答案的时候,却又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因为此时,学生会争相把这些答案抄下来。其实在刚才大家的研讨中,这些答案都已经说得差不多了,此时出示答案,不少学生还觉得自己的答案不够圆满,所以将屏幕的答案又一板一眼地写下来,耽误了不少时间。我们都知道,语文这门学科,答案并不需要多么“精确”,大部分的题目,只要把意思说出来就行,还有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即使观点不一,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了。所以,如果留下时间给学生抄屏幕上的答案,则不是明智之举。我一般采用出示几个关键词来代替,或者有的问题只有题目,并不出示答案。还有课件的设计,一定要稍微素雅一些,不能花里胡哨,不然,把学生的吸引力都集中到课件上了,学生还哪有心思看书,不读书,脱离了文本,这样的语文课还有什么效果可言。

(三)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果,关键在学生。有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只关注自己的课件设计,这就偏离了中心,应更多关注某个环节学生的反应。我们要多设计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外,由于课堂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不需设计过细,这样才会解放学生,解放教师,造就一些不曾预见的课堂生成,收获一些未曾预约的精彩。

凡事有利就有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教学的革新,但是,好事一定要办好,盲目的使用也可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刽子手”,只有牢牢把握教学的真谛,遵循学科特点,合理地使用,才能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助手,真正提高教学效益。

上一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运用策略探究 下一篇:论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