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紫砂发展史 浅谈紫砂艺术

时间:2022-06-15 03:28:38

追溯紫砂发展史 浅谈紫砂艺术

摘要:宜兴的紫砂陶艺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一件紫砂壶艺术作品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体,它彰显了人独特而丰富的创造性。紫砂壶的设计,始终从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实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东方工艺美学的魅力。紫砂茗壶的艺术设计元素,来源于自然和生活,设计师运用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丰富了当代工艺美学的内涵。紫砂陶,何以成为历代陶器玩赏家的偏爱?它又是如何的发展演变,成为超高的艺术品?本文从追溯紫砂的发展历史入手,带读者漫步紫砂艺术圣殿。

关键词:紫砂壶;人文关怀;紫砂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104-1

一、紫砂发展史

紫砂壶是出产于宜兴的著名陶质茶具,至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宜兴一直都有陶的古都,茶的绿洲,竹的海洋,洞的世界的四大美称。它以悠久的陶瓷文化、丰富的陶瓷制品及其独特的制作技艺享誉世界,世人称宜兴为陶都,它的陶文化悠久而丰富,宜兴紫砂壶也是闻名遐迩的。说起紫砂,不得不追溯它那历经四朝的千年发展史。明代林古度有诗云:“世间茶具称为首,玩赏揩摩在人手。”

回顾千年紫砂,当茶和壶相伴一体的时候,茶为壶增益,壶为茶添味,茶和壶的合用,在文化艺术的陶醉中,心旷神怡。在文人、艺术家的参与下,紫砂逐渐演化为集陶文化,茶文化,兼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于一体,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陶,世界名陶。紫砂早在明清两代就广受文人士大夫喜爱,有的甚至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制作中,提倡素面素心,清雅宜人,或在壶体上镌刻题铭,切壶、印茶、切景、诗、书、画融于一壶。紫砂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之青睐,看似一把小小的茶壶,其中却凝结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紫砂陶文化的亮点。

壶艺的创新需做到形、神、气三者融汇贯通,方可称为佳作。诚然,这是不容易的事。需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丰富的生活积累,严格缜密的技巧,要有对泥原料、成型、烧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工艺流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等等。总之,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公元12世纪初,正值我国宋代的北宋时期,陶瓷生产十分发达,五大名窑已趋成型。至公元16世纪的初叶,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和对舶来文化的吸收,由紫砂陶土手工制成的紫砂壶更推动了宜兴紫砂陶器产品的生产,对宜兴陶瓷文化传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紫砂陶器尤其是紫砂壶发展到今天,特别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现代的价值取向给予紫砂陶艺以人文关怀并推进了当代人文特征的构筑。大量的眼花缭乱的造型和装饰手法是衍展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当代的发展态势表明,一切文化都相互影响,更何况我们现在已是一个“跨文化”的存在,要更好的发展,仅和自己的历史、文化对话,显然是不够的,这就是要求我们对紫砂陶艺重视,并发展现代的人文特征。

二、紫砂艺术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够抒发艺术的语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够陶冶性情,启迪心灵,给人油然而生的一种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艺:40年来,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为创作意境,在均陶堆花艺术上既善于汲取前人的行业经验和艺术精华,师古不泥,又长于研修,大胆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八子莲花壶”采用清水泥制壶冲茗,使用日久越显红润朴拙,古朴隽永。此红润之光不娇不艳,饶有灵气。观赏此壶,让人顿时无限遐想。古朴隽永,气势磅礴,意蕴悠长,一片祥瑞之气笼罩,可谓清新赏目。壶的整体造型,自传统壶型中汲取元素,以传统造型为基准,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似仿古而非仿古,其色泽醇厚但不俗媚,执掌中把玩,手感舒爽。

“八子莲花,吉祥如意”,这是咱们中国人对生活的一种朴素美好的愿望;莲花八子镶于紫泥之上呈现出另一派东方文化的风尚,中庸、祥和、宁静、愉悦、超脱和微笑。壶的圆润,字的洒脱,画的飘逸,使得此壶为众人所喜爱和收藏已在情理之中。

三、总结

回顾千年紫砂,我们感到自豪。当代紫砂工艺的发展,在祖国的陶瓷艺术的大家庭里,独树一帜地为我们新的人文精神的孕育与创造作出了努力,融入现代化的特性,吸取传统经典的人文智慧,继承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可以让紫砂的生命之树长绿,这既是对过去的铭记,更是对这种文化本有的人文性的确认。

参考文献:

[1]史俊棠,陈茆生,丁兴旺.紫砂壶铭赏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楚天昀.中国紫砂收藏指南[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10.

[3]姚迁等编著.宜兴紫砂陶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上一篇:清雅秀美 诗意盎然 下一篇:县级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