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哀荣

时间:2022-06-15 06:48:45

一年一度的央视“感动中国”落幕了。十年评选,一百多位楷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大爱”真谛。他们的事迹,足以让国人为之动容,亦为今天的我们树立了榜样。而今年,有一位名叫白芳礼的老人尤其值得一提。

这位老人过世多年,他曾先后两次入围“感动中国”候选人名单却又两次落选。然而在今年“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上,给予他及“白芳礼们”的特别致敬,总算给了人们一个交待。这份迟到的哀荣于老人家已经没了意义。他的朴素在于“有我白爷爷一天在蹬三轮,就有你们娃儿上学念书和吃饭的钱”。这是老人生前对素昧平生的孩子们说的话。老人用他的义行和善举,以他八十高龄和瘦弱身躯蹬三轮攒下的钱来捐助贫困学生,有人做过统计,老人家在晚年的十多年里,无偿向教育事业捐助了三十五万元,前后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大学生和数十名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上学。

记得当年《落泪是金》这部报告文学面世之后,其中《驮在车轱辘上的丰碑》一章,曾让无数读者唏嘘。人们记住了白芳礼老人的名字,关心和资助贫困学生一时间成为整个社会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作家何建明在很多场合谈过写《落泪是金》的创作体会,他不止一次说:“贫困大学生的求学经历让人落泪,他们与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让人落泪,而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无私援助他们的动人事迹,同样叫人落泪不止。”

可就是这位热心公益、让人感动不已的“雷锋老人”,却在“感动中国”的评委们眼前一次次滑过了。似乎惟有做出经天纬地大事业的人,才更有资格感动中国。由此就难免让人猜测:蹬三轮的老人是否太卑微了?他出现在今天是否不合时宜?抑或老人的做法让有些人或部门感到了脸上无光和受到了莫大讽刺?或许还会有人觉得老人的所作所为丑化了政府的形象,甚至给中国的教育抹了黑?总而言之,一个耄耋的三轮车夫给社会带来了震动,而震动之余又让很多人感到了不舒服乃至芒刺在背。当然这仅仅是猜想,或许其中还有评委们不足道的其他考虑。但有一点,也是人们议论最多的,就是白芳礼老人感动了中国,却似乎一直未能感动央视。如今,老人已经过世七年了,他的感人事迹确乎一直在我们的社会中发酵,时间愈久人们愈觉得老人于平凡中的伟大。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终于看到了“感动中国”给予老人的那份迟来的“致敬”。

多少年来,尽管我们在竭力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式,但还是不能彻底摒弃根深蒂固的用“伟大”来衡量感动的弊端。特别像白芳礼老人这样的底层民众,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将心比心,用朴素的行动来践行曾经许下的承诺,在精英强势的社会氛围下,其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微弱也就可想而知。好在近年来,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已愈发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愈来愈多的老百姓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

最后还想再说,慈善事业固然是全民的事,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但还是不希望看到像白芳礼老人那种苦行僧似的善行。教育兹事体大,首先是国家的事。靠白芳礼这类老人省吃俭用,乃至以“折寿”方式来为教育奉献绵薄之力,这不仅有违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尊老传统,且对我们在经济上不断发展,教育上的投入却远远不足的规定也是巨大的嘲讽。

在今天,每个老人晚年的生活都应该更幸福。

【“杂文专版撷英”栏目作品选自2012年3月12日、3月29日《北京日报》】

上一篇:人生数问 第5期 下一篇:农民还愿种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