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渝东地区飞三段流体识别方法

时间:2022-06-15 02:17:04

鄂西渝东地区飞三段流体识别方法

【摘要】鄂西渝东地区是我国南方海相地层含油气远景区之一,自五十年代以来,相继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钻探和研究工作。飞三段为其主要产气层之一。结合区域地质特点,分析储层岩性、物性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多种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鄂西渝东 测井资料 流体性质识别

1 地质概况1.1 构造特征

XX气田位于湖北省与重庆市境内,构造处于川东褶皱带石柱复向斜中部,为保存完整的膝状背斜。构造有两个高点。构造轴线为北东向,呈”S”型展布。

1.2 岩性、物性特征

飞三段储层岩性及物性特征:储集层岩性以颗粒灰岩为主,部分为泥晶灰岩,少量的灰质云岩、针孔云岩等。储集层中孔隙是气层的储集空间,其孔隙度随着白云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白云岩的平均孔隙度高达9.54%,而亮晶鲕粒灰岩孔隙度仅为1.02%;平均渗透率为0.3778×10-3μm2~0.5136×10-3μm2,个别样品渗透率为较高,飞三段储层主要有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裂缝型四种类型。南高点飞三气藏分布稳定,气层厚度在10-40m之间,气层孔隙度0.25%-5.8%,平均1.2%,总体属于低孔隙致密储层,气层渗透率0.001-34.2×10-3μm2。储层类型主要为裂缝-孔隙型。

分布在北高点鲕滩灰岩之下的薄层白云岩,是飞三气藏的另一重要产气层,但横向分布不稳定,变化较大,储层类型为裂缝―孔隙型或孔隙型,孔隙度高达 9.24-11.72%。2 飞三段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2.1 与标志泥岩层电阻率比值法识别气层

通过标志泥岩与目的层电阻率值进行对比,可识别气层。对于碳酸盐岩储层,目的层电阻率值与上下标志泥岩相比较,存在较明显的对比特征。致密灰岩为高阻,泥岩呈相对低阻,气层电阻率值大于标志泥岩,水层电阻率值则小于标志泥岩。根据这种制约关系,可以定性评价流体性质。本地区泥岩标志层选用飞四段底部泥岩段。判别方法如下:

(1)R目的层/R标志泥岩>1,气层;

(2)R目的层/R标志泥岩≈1,气水同层;

(3)R目的层/R标志泥岩

2.2 双侧向电阻率值法识别气层

通过对该地区飞三段灰岩储层气水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利用双侧向测井资料可以定性识别气水层,见下表2.2。

对于溶孔白云岩类储层,依据已有两口井的测试资料,气层双侧向电阻率更低,暂定双侧向大于100Ω.m为气层,小于100Ω.m为水层。

2.3 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识别气层

这是一种常用的解释方法,电阻率和孔隙度测井资料交会图其实是阿尔奇公式的一种定性解释形式,应用它能够比较形象、直观地区分气、水、干层,见图1。图1?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飞仙关组)2.4 P1/2法识别气层

该方法的思路是根据纯水层的阿尔奇公式F=R0/Rw=a/φm,计算出地层水电阻率Rw=R0・φm,(设a=1)。如果对于油、气层仍用该公式计算地层水电阻率,则所得结果为油、气、水混合液电阻率,即视地层水电阻率Rwa=Rt・φm。从理论上讲,可用Rwa的大

小判别储层所含流体的性质,但由于常常不知道地层水真实的电阻率,加之φ和m值也难以求得很准,使计算的Rwa误差较大,故很难用作储层含流体性质指标。为此采用一种特殊的数学方法,即正态概率分布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它是用Rwa的变化规律,而不用Rwa的绝对值来指示储层的含流体性质。具体做法是对视地层水电阻率开方,并命名为

P1/2,即P1/2=(Rwa)1/2 =(Rt・φm)1/2。从统计

学的观点看,对地层某一深度点多次测量结果计算的P1/2应满足正态分布的规律,但事实上这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只能对同一性质的一段地层进行测量,显然在同一层内各测量点计算的P1/2值结果也应满足正态分布规律。

上一篇:浅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庆阳石化公司300万吨项... 下一篇:分频技术在某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