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教师不抛弃“学困生”

时间:2022-06-15 12:04:51

合格的教师不抛弃“学困生”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学困生也越来越多。这里重点强调数学学科,数学学困生急剧增多,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就必须把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学困生及时转化,方可达到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育教学 学困生 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95-01

目前,初中阶段数学学习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变得困难。而从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视角来看,引起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不外乎外部和内部两大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许多外部因素,对所有学生而言都同样客观地存在看。面对这些学困生,作为教师的我们怎么呢?是放弃?还是坚持?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应该坚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能丢下任何一位学生。作为芦蒲中学一名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关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转归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知其因,方能对症指导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以其严谨性和逻辑性而著称,其不同于小学数学。更何况很多学生小学阶段的数学掌握的都不好,到了初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就这一样一步一步,学习越来越困难,越来越没兴趣,数学成绩也就越来越差,掉队了。在这里除了基础问题,然后我就想说一说学习态度问题。学习态度有些学困生并不是不聪明,甚至有的很聪明,但是学习态度很不认真,在课堂上不积极动脑思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练习莫不关心;课后作业不及时完成,解题没有过程,敷衍了事,或抄袭他人,甚至不做;缺乏竞争意识与上进心。

不容否认,学生的心理学也占有很大的因素。学困生有严重的自卑和胆怯心理,平时不爱发言,畏惧老师提问。他们在学习上与一般学生相比付出同样的时间,但达不到同样的效果,还经常受到批评;在家里得不到亲人的关爱,还常常受到指责,从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不敢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害怕被讥笑。由于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问题就越积越多,从而恶性循环,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这种问题很普遍,我们应该引起重视。除了个人原因外,自身原因也不容忽视。思维特征学困生大多数思维速度慢、起点低。在学习中理不清知识的先后顺序,遇到过去已有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回忆,再认知识不连贯。同时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反应不灵敏,遇到一个新问题,往往是束手无策,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尤其对于新课程下出现的开放题找不到解题的方法,不知道用已学的什么知识来解决,最终导致解题失败。其实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知其因,然后对症指导。

2 学困生转化的具体措施

不置可否,数学学困生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那么究其原因,可能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可能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比较懒惰,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运算未过关,基本技能没掌握,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较低。只会死记硬背,没有理解。但不能排除教师的教育不当,教法失调所造成的。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作为教师,我们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抛弃,不放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转归。

首先,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应该着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老师在课堂上可以结合数学知识,创设一些数学情境。如提出一些数学谜语让同学们猜,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

其次,情感教育,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很多学困生的形成并不是一步达成的,大多都是慢慢积累的。而积累的过程中,学生们畏难的心理逐渐增加,从而害怕学习。对于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让学生获得自信。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必须想办法接近他们,培养双方的感情,走进学生心里,直到他们信任你。我所在的班级就有几位留守儿童,贫困生也不少、学困生较多,男生数学尤其差。老师更要以一颗平等之心、平常之心、平静之心来对待他们,于是我利用课外时间找他们谈心,周末也尽量抽时间和他们一起玩。我还经常与他们打篮球、下象棋等,同时我还组织其余的同学搞好后勤保障,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样既拉近了同他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心理疏导和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要及时,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要有针对性,做到对症下药。用真情去关爱他们,用温暖去驱赶他们心头的阴霾。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通过这样大量的工作,使得他们非常喜欢我,信任我,慢慢的喜欢我的数学课,慢慢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最后,注重教学方法的指导。为了帮助学困生转归,最主要的就是教学方法的指导。由于学习困难学生自尊心比较脆弱,如果没有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就可能使这些学生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为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教育方式,又要讲究教学方法。在教育工作中,按照“成功教育”的动力机制原理,以期望,机会、评价为杠杆。坚持正面鼓励为主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批评学生时要讲究艺术性,做到讲场合、讲时机,设计好善后工作。再比如将尖锐的批评软化处理,将敏感的问题含蓄处理,将正向冲突迂回处理,将非原则矛盾淡化处理等。在教学实践中,“成功教育”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三种训练途径,采取与之相应的三种教学模式,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启迪学生智慧。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习困难的存在,尽量采用愉快教学、分层教学、尝试教学等方法,对后进学生实行提问优先、解答优先、辅导优先的三优先策略,布置作业时分层次、分梯度、分难度,确保学生作业收到实效。当然,培养学生合理的自尊还有许多渠道,它要求为师者能够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方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不抛弃、不放弃,明确形成学困生的原因,并合理对症指导,帮助学生转归。

上一篇: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研究 下一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