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中数学教学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分享

时间:2022-06-14 10:55:50

通过高中数学教学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分享

摘 要:高中学段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师们发现,高中学段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利时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学生其他学习能力得以形成的基础,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够形成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形成其他学习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能够自主学习,才能积极的投入到高中数学的课堂学习中,才能够将知识不断加入主观意识的进行创新思考与实践,才能不断的在合作交流中展现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高中数学作为高中学校教学的主要科目之一,该怎样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却被放大了无数倍,课堂成了教师为主演的舞台。由于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使得课堂教学的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习新课改下的教学思想,并运用到实践当中。在新课改中强调师生地位的平等。传统课堂上,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学生处于服从的位置。一切教师说了算,教师的一切言行都是对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学生不敢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唯恐出现错误受到教师的斥责。长期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了抑制。在新课改思想的影响之下,教师要放下身段,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等的地位之上,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和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自己和教师是平等的,学生才会敢于和教师亲近,才会在教师授课时畅所欲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得到提高。

二、进行问题教学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考,高中数学的学习更加离不开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思考即是学生学习的引线,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怎样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不断思考呢?就要实施问题情景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俗话说“问题是思维的起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运用好问题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问题情境教学法虽然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出问题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运用了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在许多课堂上,问题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其实际作用,甚至起到了反作用。教师要想成功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就必须从问题的合理设计入手。只有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经验等为学生设计出贴合实际的数学问题,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除了要为学生创设和了的数学问题之外,还要遵循问题的提出原则。在课堂上,教师要从简单问题入手,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学生才会思路清晰。此外,在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切忌在学生还没有经过充分思考之前,教师就说出答案。

三、立足于生活化

任何知识都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将应用于学生的生活,高中数学知识也是如此,高中数学理论性强、抽象性强,但是生活化也强。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如果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际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高中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好生活情境教学法,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从高中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帮助作用。打折问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在学习“均值不等式”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出打折问题的实例:春节快到了,我们周围的许多商场都在开展打折销售活动。周末我去商场买衣服,看到许多商场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打折活动。在第一家商场我看到此商场第一次打A折,第二次打B折;在第二家商场我看到此商场第一次打B折,第二次打A折。请同学们帮我算一下,哪家商场更便宜呢?由于在教学中创设了生活性的情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都被调动,纷纷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他们进行终身学习的保证。

四、享受学习快乐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更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高中学生自制力强,如果学生能够具有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很快提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就应让学生多体验、多反思,从而在体验和反思中获得进步.要做好这一步,我认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并用心去体会、思考和归纳结论,从而将知识和经验内化,形成学习策略.比如,在“幂函数”一课的教学中,我给出了幂函数的定义后,诱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列举大量幂函数的例子,并对幂函数进行辨析.”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感知到幂函数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学习幂函数的定义是为了对幂函数进行更一般的研究.然后,我让学生将他们研究的幂函数的图像分别画到黑板上,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纠正和引导,最终,学生得到了十种不同形态的图像.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各种学习能力形成的基础,高中学段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这些能力并不完善。通过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要发挥学科特点,抓住学生发展规律,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之浅见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真情课堂的七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