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出勤率最高的妈妈

时间:2022-06-14 09:39:29

杨澜是个大忙人,但她却是儿子学校出勤率最高的家长。她是主持人、董事长、商界名流,但她最乐于扮演的,却是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如果你看到过化蝶的经过,你一定会大吃一惊。杨澜说,每个女人,都有这化蝶的一刻,完成一次蜕变,让世界大吃一惊。从“综艺大观”到“杨澜访谈录”,从“阳光卫视”到“天下女人”,再到目前开办的电子杂志,杨澜一次次蝶变,光芒越发耀眼。

坐在《家人》记者面前的杨澜,精致的淡妆,大方的举止,极富感染力的笑容,举手投足间难掩端庄优雅。去掉诸多光环后,杨澜更愿意简单得如同一个平常女人,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角色。

我很相信家庭生活

世界杯仿佛成了所有女人的噩梦。每过四年,都有很多女人独守空闺,控诉“足球寡妇”的“凄凉”。

2006年的世界杯,杨澜却在博客里写:明天,世界杯就要开幕了。昨天老公就约了几个朋友飞向法兰克福往年都只是去看半决赛和决赛,这次兴致真好要从淘汰赛开始看。不过考虑到他前段时间工作非常努力,常常通宵达旦,的确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于是就希望他能就此开开心心地去彻底放松一下。临行之时,除了嘱咐他不要丢了眼镜、手机、护照、钥匙等等之外,还有一点,再三提醒谁知道那些欧洲球迷们会闹出什么乱子来球赛一完就赶紧离场,以免被裹进什么事端。

周围的女性朋友难以想象她的“通情达理”,她甚至大方地劝她们就多给他们些空间吧! 杨澜有资格说这句话,她和丈夫吴征,都给了彼此足够的空间。

很多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杨澜和吴征的婚姻结合是建立在双方各取所需的利益基础上的。杨澜淡然一笑:这是一个通俗小说的俗套。我觉得爱的理由可能不需要向全世界去说,也说不清楚,我就是觉得挺喜欢他的,他也挺喜欢我的。当然在这样的物质社会里,不排除会有这样的利益婚姻,但从我的角度而言,他们太低估我的智商了,我会用我一生的幸福拿去做物质的交换吗?我会那么笨么!

从1995年结婚到现在,两人已经相处整整14年。他们都是希望过稳定家庭生活的人。“我很相信家庭生活,不是那种对家庭生活抱有怀疑态度的人。我父母感情很好,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带大两个孩子白头偕老地生活下去。”

杨澜被记者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事业与生活的平衡”。这对她似乎不是什么难事。 “在各种角色不断转换过程中,我就是想看看自己到底能飞多高。做好主持人,就想做好制片人;做好制片人,就想做传媒公司。这还不够,还想做一个好母亲、好太太、好媳妇、好女儿。”

在家的时候,她总会亲自动手,烧几个好菜,全家坐在一起吃饭,享受家庭的温暖;有空了会陪丈夫一起聊天看书,互相尊重和爱护着。“在一起做事,我们俩的个性都很强,争执在所难免,但是这种工作中的争执是不会真正影响夫妻感情的。”杨澜始终为对方着想,尽量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同样得到对方的欣赏。

绝不给孩子丢脸

尽管也承认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具有高超的平衡能力,说起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杨澜的语气却变得不确定,说常有困惑,一直在摸索……

1996年,杨澜在美国生下儿子;2000年,杨澜在上海又喜得小女儿。 两个孩子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杨澜坚持用母乳喂养;孩子出生后的几年时间里,杨澜也一直自己带他们,虽然有点辛苦,可杨澜觉得很值。

杨澜经常在北京、上海、香港三地飞来飞去,但为了多一点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每次出差,她都会安排儿子到机场接送。回到家中,杨澜即使再累再忙,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专心致志地和他们说话,认真倾听他们说的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的世界。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杨澜会与他们玩拼图、讲故事,会和他们打闹,也会和他们一起看电影。前段时间看《别惹蚂蚁》,一边看一边和孩子一起大叫,童趣带给杨澜很多的快乐。

杨澜至今记得儿子1岁多时的一个场景。那是儿子出生后,杨澜第一次比较长时间地出差,要离开儿子5天。那天回家时,杨澜发现儿子脸上的表情特别有层次,先是把脸转过去,憋了半天之后才委屈得哭出了声,最后把杨澜的眼泪也带出来了。

儿子这个无比丰富的表情,重重地定格在杨澜的心里,她意识到孩子幼小时期不能离开母亲:3岁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损失,以后会很难弥补。后来,她下定决心扔下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整整一年的“全职妈妈”。

对于当初自己的这个决定,杨澜至今感到分外欣慰,那一年太值了!

可是,矛盾不可能每一次都能调和。女儿吃奶才3个月时,刚好遇上申奥,杨澜必须得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来回跑,怎么办?心中有百般不愿,也曾想方设法努力挣扎,可最后还是不得不提前给女儿断了奶。说起这件事,杨澜依然一脸无奈。幸亏如今已上小学的女儿能体谅理解,还会开玩笑地说:“我也为申奥做过贡献哦!”

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上什么样的学校呢?在这些事情的关注上,杨澜和当下大多数父母很不一样。按条件,杨澜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贵族学校、特色学校,或更有利于学习外语的国际学校。可是,无论在上海还是北京,杨澜都坚持为孩子选择普通的公立学校。

杨澜做了权衡和比较,相对来说,中文比英文难学,假如孩子从小没有一个中文写作环境,就难以学好中文。因此,孩子小时候需要重点补充的课程不是奥数,不是英文,恰恰是如今许多父母忽视的中文。

有一次,儿子学校开联欢会,老师事先和杨澜沟通,请她在会上作一个3分钟的发言。连杨澜自己也没料到,经历过无数大场面的她,居然会为这3分钟演讲无比紧张,生怕不能让老师满意,又怕家长们会觉得自己矫情,更害怕给儿子丢脸。儿子看出了妈妈的担心,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的认真,在她最终讲完下来后,儿子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杨澜由此得出结论:“其实孩子也会非常在乎父母做事的态度。”

谁都知道杨澜英语特别好,可她和孩子在一起时,从没正经做过什么英语辅导。他把绝大多数时间花在并不特别擅长的体育运动上,她和孩子一起滑冰,一起去体育场。有一次和女儿滑冰时,杨澜不小心摔坏了尾椎骨,养好了伤还是继续奔向运动场。最近,孩子们喜欢上了动画片《网球王子》,提出要学打网球,杨澜不仅鼓励他们,自己也加入其中。杨澜发现,孩子更喜欢和他们一起运动的妈妈。为此,杨澜和孩子们约定,一星期至少出两次大汗。

把幸福传达给亲人

有天,杨澜陪儿子去参加钢琴考试。气温35℃。送进签到处,家长就不能靠前了。孩子们高高矮矮地鱼贯而入,手里都紧紧攥着准考证,气氛颇为紧张。

这些年,为了练钢琴的事,杨澜可没少跟孩子嚷嚷。其实心里也很矛盾:不严吧,那指法不是单凭兴趣就能练成的;严吧,又怕孩子反感,对音乐产生厌烦。所以常常是软硬兼施、唱完红脸唱白脸,真是为难。这次跟孩子约定,考过四级,万事大吉,以后再也不强迫他练琴了。在击掌为盟后,大人小人都颇为释怀。

不久,儿子从人群中钻了出来。瞧他一脸喜气,知道发挥不错,做妈的心就放下了。拉着儿子的手,杨澜兴高采烈地说:“好了,咱以后不用练钢琴了!”不料,儿子却小大人似的回答道:“钢琴还是要学的,其实我还是很喜欢音乐的。五级也不是不能考虑。”杨澜笑说:“哇,饶了我吧。”心里却美滋滋的。

孩子钢琴学校的校长说,全校一百多个孩子的家长,杨澜的出勤率及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是排在前列的。杨澜是个完美主义者,比如说,一首钢琴曲,有一个音孩子没弹准,她就会责备孩子。吴征就说,孩子他爸连五线谱都看不懂,他能弹出来就不错啦,能把一两个曲子弹得比较漂亮就已经可以了,已经比我强多了。

“在我们家都是我是白脸,他是红脸,他都是鼓励,每次都跟孩子说,呵,你真是太棒了!我是要求严一点,说你能弹得更好,为什么不专心啊。他一回来就说我,干嘛呀你,对孩子要求那么高,他们不爱练就不练呗。我说孩子总得有个良好的习惯啊,他说让他们自由点吧。结果,现在两个孩子总是说,爸爸是他们最好的哥们儿。”

杨澜很委屈,平时对孩子还是比较宽松的,如果他们做事不专心,也会批评一下,但不会很严厉。她说,儿子喜欢画画,喜欢动物,对昆虫最感兴趣,“春天和夏天的时候,我们会特意带孩子到郊外去玩。”

每年放长假的时候,杨澜最惬意的是承担起家庭主妇的责任,买菜做饭。早晨起来,带着孩子去一趟农贸市场,那蔬菜叫一个新鲜!眼看早市快结束了,各个摊位还一块钱一堆地叫卖。孩子大呼:“买这么多菜才10块钱!我的LEGO积木要100块!”杨澜说:孩子,你总算有了点价钱对比的概念!回到家里,烟熏火燎地炒出一桌菜来,这个咸了,那个淡了,“但一家人很给面子地吃光了。”

杨澜觉得,一个智慧妈妈应该观察孩子的潜在能力和才华,她的任务是为孩子们打好基础,至于将来孩子做什么,妈妈是无法设计的。还有,千万不要做一个抱怨妈妈,有些女人喜欢抱怨,怨社会不公,怨孩子不孝,怨男人不好……即使是爱也化作了无尽的唠叨,要知道这样一个抱怨妈妈,对孩子的杀伤力特别大!

杨澜说,母亲自身处于良好的状态,孩子才能感受到母亲传达的幸福,这种幸福感是由衷的,由内而外散发的,整个家庭会在这种幸福感之下真正地放松呼吸。

上一篇:下辈子我做海岩的爸 下一篇:婆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