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复习课要善于创新

时间:2022-06-14 11:47:33

小学英语复习课要善于创新

【关键词】小学英语 复习课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77-01

复习课是学生巩固、梳理所学知识的重要载体。然而,复习课作为英语课重要课型之一却被“弱化”了,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依然存在着“炒旧饭”的现象,导致学生上英语复习课时兴趣全无。要真正实现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把握“创新”这个关键词。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要更新

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中,课时目标的确立不能只是对新授课课时目标的简单叠加,而应该引导学生对新授课所习得的英语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与盘点,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准确定位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更新教学目标。例如,《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6

“Review and Check”一课,其教学目标可以这样定位:(1)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单词及日常交际用语。(2)学生能掌握礼貌用语,熟练地把所学的交际用语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对新授课教学目标的提升与“更新”,能指引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英语复习活动。

在制订复习课的目标时,我们应当把某个重要的语言知识点作为复习内容,并且对此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教会学生举一反三,从而夯实基础、加深记忆。同时,教师应当注意在复习过程中,不能只关注知识点表面或注重单一句型、词汇的训练,而是要深度剖析知识点,归纳语言规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二、改变形式,教学过程要新颖

复习课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对于小学生来讲,难免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对此教师应当在复习课程中多花些心思,变换复习课程的教学方式,使复习课程新颖有趣。

1.巧妙整合,寻找“新载体”。复习单元的课程内容是由很多个单元的知识点综合起来的,这些知识点散乱甚至毫无联系,那么,怎样使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变成为一个学习整体呢?此时,就需要我们创设一个新的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人物或者文本,能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接起来。例如,在教学Unit12“Review and Check”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用英语交流的积极性,笔者设计了“闻、尝、猜”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猜食物,并操练课文中的主要句型。集中复习了前几单元的重点句型,这样做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所学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循序渐进,设计“新情境”。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上复习课是重复相关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创设“新情境”,设计注重结合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及语言功能多功能合一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5A Unit5“Review and Check”的Part B时,笔者通过在不同的位置摆放fish,由学生说出:The fish is on/in/…等句式之后要求学生自己编一个故事,讲完故事之后同学间互相提问,笔者则对学生的对话加以指导和修正,从而让学生掌握介词的用法。这样,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课堂一下子就生动了起来。

三、精心设计,让复习课的练习有新意

对于复习课程中的习题设计,应该着重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系统化地进行学习。由于都是熟悉的教程,学生不会有太多的新鲜感,因此,教师在编习题时,应该有技巧地导入,着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我在设计练习时有以下做法。

1.延伸知识,关注拓展性。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复习的有效性,笔者着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适当增加题目的难度,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例如,给学生出一些趣味猜谜,或者脑筋急转弯类型的题目,如“What is the smallest bridge in the world?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th Pole and the South Pole?”此外,还可以出一些同义句替换练习。

2.拓展阅读,形成延续性。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一项重要环节。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寻找语感,记住语法点。通过一定的阅读练习,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课程当中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外阅读材料,或是在进行复习课教学时,融入一些简短、有生动故事情节的阅读材料,以吸引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再通过设计判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不同类型的题目加入到其中,帮助学生端正复习态度,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力。

总之,要想充分发挥英语复习课的功能,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善于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复习题设计等方面求新,从而使复习课走出“炒旧饭”的尴尬境地。

(责编 黎雪娟)

上一篇: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下一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