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县森林草原火灾与防控对策建议

时间:2022-06-13 09:40:06

美姑县森林草原火灾与防控对策建议

摘要:对美姑县森林草原防火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森林草原补救指导思想、建设“两项制度”、完善林火监测、加大扑火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监测设施建设等建议措施,为森林草原的火灾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对策;美姑县

1引言

美姑县是全省一级火险县,全县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142741hm2,占全县总面积的5548%,其中有林地面积64656hm2,天然林395822hm2,活立木蓄积787万m3(其中:天然林蓄积630万m3)。森林覆盖率4825%有林地覆盖率2567%。境内有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举世闻名的国宝大熊猫的故乡,受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有大熊猫、牛羚、豹、毛冠鹿等,珍惜树种有珙桐、连香、银杏、红豆杉等。森林覆盖率5001%。再加两大工程和全县“三棵树”大力建设,近年来该县林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2森林草原防火的重要意义

美姑县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结合部的横断山脉,位于长江下游的金沙江,大渡河流域。每年1~5月份雨水量极少,连续高温干旱时间持续较长,森林火灾突发性强、危害性大,扑救难度也大。因此做好该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保护宝贵的森林、草原及珍稀动植物资源有十分重要战略的意义。

美姑县位于横断山脉生态区的腹地,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多种生物动物资源库、基因库,其价值远大于木材材质利用的价值。森林、草原火灾是毁灭物种资源和基因的主要灾害因素,所以必须强化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确切地保护好横断山脉生态区这一国家级生物多样热点区域。美姑森林草原资源的消长关系到长江生态屏障的形成,直接影响到长江下游的生态安全。因此加强森林草原防火,降低森林资源损失,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3美姑县当前森林草原防火的状况

美姑县一直是凉山州森林草原防火的重点县。全县36个乡(镇),其中9个是重点林区,5个原始森林乡,占全县39%。随着森林草原防火形势的日趋严峻,森草防火工作逐年得到加强。当前加大责任制落实力度,以县到乡、村、组、农户,层层签订防火责任书,坚持奖惩兑现。林业主管部门与林业职工签订目标责任体系。在森林草原防火紧要期,采取常规的措施进行强化火源管理,县政府聘请巡山员进行巡山。流转公司也在当地聘请64名人员进行巡山护林防火工作。实行巡山责任制,积极推广“两项制度”,发放森林草原防火户主通知书8万份,中小学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手册2万本,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目前该县已修建4座望台,16个重点防火检查站,21个临时检查点,给重点林区配置中转机、对讲机、高倍望远镜和岗哨人员。制定了应急处理预案,并明确响应机制、扑救原则、扑救方法、指挥体系及各相关部门的任务职责。组成了2支100名专业扑火队伍,9支225人的半专业扑火队。在各乡(镇)村组建了156支3432人义务扑火队,形成了县、林业场、站、所专业扑火队,乡(镇)半专业和村社义务森林草原扑火队伍。

4美姑县容易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的原因

4.1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

美姑县年均降水量760~800mm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分布不均,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5月下旬,降水量严重不足,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常刮5级以上的干热风,4~5级高火险天气在100d以上,特别是1~3月份,风大气温高,空气极度干燥,容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该县有的地方严重缺水不仅影响到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连当地人畜饮水都发生困难。

4.2地理环境不利因素

美姑县最高海拔4020m,最低海拔650m。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不少树木生长在50°以上的陡坡上。有的地方人能上去,下来就困难,遇到火情很难躲避到安全地域。同时灭火的扑救机械很难运上场,运上去也派不上用场,加大了扑救火灾的难度。再一个是林区内可燃物载量过多,原始林区的很多树木生长了几十年至上百年,树干比较粗大、枝杈横生、林下竹子杂草杂物比较茂盛,人无法进入,林下枯枝落叶等可燃物年复一年地堆积,厚度高的可达50~60cm以上,树枝上,特别是高大树枝上,到处是雨季形成的赘生物雾挂,易形成难以控制的树冠火和飞火。1998年之后进行的封山育林和全县“三棵树”的多年大量建设,使得林下可燃物大量堆积,杂草茂盛,增加了森林草原防火的难度,大片高山草甸每到冬季全部枯死,遇火就燃,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使潜在的防火威胁更大。再加上近几年来冰冻雪灾,高温少雨,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的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林区的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4.3野外的火源管理困难

美姑县大多数林区是农、林、牧交错,农业生产还是沿袭刀耕火种的方式。森林草原防火期正是春耕农忙繁忙期,在林草区内、边缘、烧杂草积肥、烧热粑粑、洋芋等现象严重,这种民族生活习俗屡禁不止。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旅游、水电、矿产资源的开发及修路、农村新村等基础建设,使得进入林区的人员大幅增加,对林区、林内、林缘、草场的防火重视不够,森林草原防火期野外生产、生活用火随机性比较大。同时传统习俗是火葬,也易引发火灾。

4.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美姑县70%以上都是高山峡谷,多数森林分布在偏僻边缘山区,大部分地方不通公路,已通的乡村路路况又很差。1998年之前采伐树木修建的林区运输公路,在天保工程的实施而停运,因多年失修而无法通行,有些地段连人走路都困难,一但林区发生火灾等到县上组织人员到火灾现场往往已是小火酿成大灾,火势就很难控制了。同时灭火人员在翻山越岭的路途中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体力,难以抓住扑火的最佳时间。望台覆盖不足,目前虽然有4座,但该县大部分林区都在山高坡陡的地方,山山之间相互遮蔽强,对火情的初发时期难以观察到。望台都建在俯瞰较好的山顶上,严重缺水不通路生存条件艰难,防火期过后损毁严重。隔离带的建设尚未形成,该县大面积林区较多,原始林区有的绵延几十里连成一片,地貌都基本上是高山峡谷,遇到火情临时开挖隔离带都较为困难,造成重特大火灾的隐患很大。

4.5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力量比较薄弱

首先,以县武装部和林业内部职工为主体的专业扑火队,乡、村、组建立的半专业扑火队及义务扑火队队伍,仅仅配备了砍刀、灭火棒、水枪、挖锄等简陋的工具。对讲机、灭火机等通信和扑救工具配备较少。其次,以县到乡、村都没有建立森林防火培训基地,各级专业、半专业及义务扑火人员普遍缺乏训练,扑救森林草原的方法多是采用就地取树枝直接扑打或依托当地有利的地形地貌,水沟等进行隔离,很多有效扑火机具运不上去,运上去也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再次,交通运输缺乏设备,我县防火指挥部只配一辆指挥车,没有配运兵车,遇有大的火灾根本就没法满足运输扑火人员的需要。临时租用农用车前往火场紧急运输扑救人员和生活物质,事情万分紧急车况差、路况差又远,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

5对策与建议

森林草原火灾是一个突发性强,造成的危害性也极大的自然灾害。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其他诸多因素,决定了美姑县不仅仅是森林草原火灾的高发区域,而且更容易酿成重特大的森林草原火灾。我县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区域,森林草原资源广阔富集,防火任务艰巨。可森林防火工作的包袱严重,光依靠我县的自身力量,很难以较好的解决森林防火中诸多问题。切实为美姑县解决一些实际情况为此建议。

5.1认真准确地定位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紧紧围绕“抓落实、抓到山头地块、不留死角盲区、保安全、促发展”的主题,努力减少重大和一般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千方百计确保不发生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把火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虽然发生森林草原火灾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防制水平的提升,减少森林草原火灾造成的损失。坚决杜绝迎风而扑,顶火硬打,强调抓住战机、对火势小、风力小、早晚温差大、湿度大、扑火地形占优势的避难路线好的战机灵活扑救。

5.2大力推行“两项制度”,构成牢固的防火墙

村民巡山护林制度和村民轮流挂牌值班制度,是美姑县基层群众在长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创造和总结的宝贵经验,是坚持群防群治,做好灾前防范的有效措施,是为森林草原防火打下坚定的群众基础。要建章立制,规范有序地推行“两项制度 ”,以推促进、动态管理、务求实效。只要“两项制度”在林区基层得到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流动而坚固的“防火墙”也就很好的形成了。

5.3完善林火监测预警系统

一是要大量增加林区望台的数量,来管控和消除盲区死角,加大对林草监测望预警的覆盖度。二是要完善各望台的设施、设备和人员的工资待遇,在不通电的地方扩充大功率太阳能,改善望工作人员的生存条件。通讯设备差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三是要给林区林业职工和护林巡山村民配发一定比例数量的通信对讲机、卫星电话和喊话筒,对防火突发性的林草火早发现,及时反馈信息,及时处置。

5.4进一步加强地方专业扑火队伍建设

根据美姑县具体林情,扑火队伍建设以地方专业和半专业及村民扑救员为主。专业扑火队应配备运兵车、扑火专业工具、必要的通讯工具,重点林区应配置扑火必要的通讯工具和扑火工具,并派专人保养和管理。县和重点林区集中要点应建立物资储备库和扑火车库。对专业和半专业扑火人员进行定期的分级扑救森林草原防火技能培训,县级要建立培训防火知识和技能培训基地,每年对防火指挥系统人员和扑火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扑火培训,不断提高科学处理火灾技能的能力。

5.5加大林区防火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国家在防火项目资金上应预倾斜支持,加大投入。建议在美姑县等民族重点林区县试行生态防火补偿金制度,增加美姑县等国家重点扶持县防火财政转移支付经费,以解决美姑县防火工作所必要资金。乡村通路工程项目应向重点林区,特别是原始林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倾斜。通过修建林区公路来开设大面积林区战略防火隔离带,提高扑救火灾的速度。

参考文献:

[1] 张连忠.凉山州森林火灾成因与防控对策建议[J].凉山林业,2009(1).

[2] 刘洪斌,韩建海.凉山辖区灭火作战实现安全高效的几点思考[J].凉山林业,2009(1).

上一篇:医院绩效管理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不同垦复施肥方法对毛竹生长和收益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