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考 第3期

时间:2022-06-13 03:18:27

【前言】“步”考 第3期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3-0136-006 Study on Pace Bai Yaotian Abstract:Pace is a Chinese character,also is a transliterated word with the meaning of raft,ferry and harborage as for the Yue people. The article ascends to the history of regardi...

【摘 要】“步”是个汉字,却也是越人谓“竹筏”、“渡口”、“舟船停泊处”的汉音译写字。文章追溯了我国苏浙以南广大地区谓“渡口”为“步”的历史存在,进而追溯其来源。

【关键词】汉字;古越语

【作 者】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H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3-0136-006

Study on Pace

Bai Yaotian

Abstract:Pace is a Chinese character,also is a transliterated word with the meaning of raft,ferry and harborage as for the Yue people. The article ascends to the history of regarding the ferry as the pace in the southern area to the Suzhou and Zhejiang,and chases its origins.

Key words:Chinese character;ancient Yue’s language

“步”是个汉文,却也是古越人谓“竹筏”、谓“渡口”、谓“竹筏泊处”的汉译写字。

“步”,古代作为地名曾广布于越人生活过的地区。《吕氏春秋・贵因》载:“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步”又在舟之前,道出了古越人制作水上器具之早及娴于水上作业。

越“步”从哪里来?又如何演化?这是本文需要解开的议题。

一、历史上汉语传统对“渡口”、“泊船处”的称名

汉语、汉文源久,有着丰富的表达能力。但是,它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地汲取许多不同族落及周邻民族的优秀文化方才臻就的。

《尚书・泰誓》载,周武王伐纣之兵“大会于孟津”。《正义》:“孟是地名,津是渡处。”在汉语、汉文的历史上,渡口最早称为“津”,并传承下来。汉朝贾谊《过秦论下》的“缮津关,据险塞”,以“关”、“塞”相对,“津”、“险”互衬,“津”即为水边的渡口。《三国志》卷9《曹爽传》裴松之注引《世语》说:“初爽出,司马鲁芝留在府,闻有事,将营骑斫津门出,赴爽。”“津门”,就是渡口的关门。所以,《庄子・达生》载:“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此中的“津人”,就是渡船的船夫。唐朝“诗家天子”王昌龄《沙苑南渡头》诗“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句中的“津人”就是承传战国时《庄子》而来的。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看着洛水横贯洛阳城,认为有天汉(银河)之象:“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①于是,在洛水的渡口处大船维舟,以铁锁勾连南北,建起了一座桥梁,并在桥南北对起四楼,名曰天津桥,作为都城的胜景。天津桥的“津”字,点明了该桥是在洛水的渡口处。唐朝李白《扶风豪士歌》“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的诗句,就是控诉统治者酷用民工、不管百姓死活兴建天津桥惨情的。

明末清初,顾炎武《天津》诗说:“文皇都北平,始建天津卫。”明朝永乐间成祖于出渤海海口的元朝静海县海滨镇设置天津卫,护卫京畿。后来卫名相沿成为地名,今天津市,即缘明朝的天津卫一称而来。

在上古汉语、汉文里,除了以“津”表示渡口以外,还有“济”一词一字。比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的“济有深涉”句。“济”有“渡”的含义,也隐含有“渡头”的意思。因为在古汉语、汉文里,“涉”为徒步渡水,于是出现“登山涉水”、“远涉重洋”等成语,表示乘船渡水。以“登山涉水”观照“济有深涉”,“济”自然是指“渡头”。

随着时间的演进,历史的发展,“济”一词一字除了“同舟共济”、“济河焚舟”(破釜沉舟)二语随时而进不废外,多向救助、接济,有益、有利,成功、发扬光大以及众多等方面转化发展,形成“济困扶危”、“相济相成”、“无济于事”、“业已济成”、“世济其美”、“济济一堂”等成语。继而,又出现了“渡”一词一字。

“渡”,表示“渡过”江河水道,既有徒步渡水之意,也有以船渡过江河之义。比如,“褰裳而渡”就是揭起裤子过河。又比如,《史记》卷7《项羽本纪》载,“项王欲东渡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汉书》卷48《贾谊传》载贾谊上疏说:“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无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度与渡,古为通假字。所以,东汉许慎《说文》载:渡,“济也”。此后,渡又具有渡口、摆渡处的意义。唐朝王维《归嵩山作》“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诗句②以及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句③中,“渡”都是指“渡口”。所以,同为唐朝人的刘长卿其《余干旅舍》④和罗隐《忆夏口》⑤二诗中便有了“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汉阳渡口兰为舟,汉阳城下多酒楼”。同时,由渡口及于摆渡人,出现了“渡子”一词:“洛水渡口船三艘,渡子皆取侧近残疾中男解水者充。”⑥迄于明代,高启的《待渡》诗仍有句说:“渡子未回舟,立傍沙树头。”⑦

汉文还有一个“港”字,今有港湾、港口等词语。廖廷海《转语》载:“《新附》出港字。钮树玉考之曰:‘港古通巷。’引晋惠帝《造石梁文》‘改治石巷水门’为证。”⑧所谓《新附》,就是北宋徐铉于《说文》各部后新附的字。“港”字是其中之一。徐铉等《进说文表》说:“复有经典相承传写及时俗要用而《说文》不载者,承诏附益之。”⑨当然,汉代也有“港”字,但它却没有能力独立成词,而是与“洞”连作“港洞”一词,表示相通。而且,“港”不读gǎng而读hōng。比如,《文选》马融《长笛赋》“巧老,港洞坑谷”。唐、宋时的“港”字读gǎng,由沟转化而来,指江河分流或与江河湖泊相通的小河。韩愈《昌黎集》卷20《送王秀才序》的“道杨、墨、老庄、佛之学,而欲之圣人之道,犹断港绝潢以望于海也”,此“港”是指江河分流。《宋史》卷97《河渠志七》的鄞县(治今浙江宁波市)“其县东管有道土堰至白鹤桥一带,河港堙塞”,以及浙西运河“沿河下岸,泾港极多”,二“港”字就是指与江河湖泊相通的小河。同时,宋代杨万里《诚斋集》卷33《舟中买双鳜鱼》诗中的“小港阻风泊乌舫,舫前鱼艇晨收网”句,“港”就是指人们利用风小浪小的江湾或海湾停靠船只。现在的港湾、海港等词即缘此而来。

古代汉语汉文以渡口为“津”、为“济”、为“渡口”,以水边停靠船舶之处为“港”。然而,上古越人却以“步”作为“渡口”和“水边泊船处”的称谓。后来汉语汉文接纳了越人此一称谓,明及其后更将“步”变“埠”,从而出现了了“埠头”、“商埠”、“本埠”等词语及其书写形式。

二、古代越人“步”的分布

北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3除了记载岭南风俗“相呼不以行第,唯以各人所生男女小名呼其父母”以及“谓村市为墟”外,又载:

韩退之《罗池庙碑》言:“步有新船。”或以“步”为“涉”,讹也。盖岭南以水津为步,言步之所及。故有罾步,即渔者施罾者;有船步,即人渡船处。

然今亦谓之步,故扬州有瓜步,洪州(治今江西南昌市)有观步,闽中谓水涯为溪步。

吴处厚纠正了唐、宋人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步有新船”句中的“步”为“涉”,认为“误也”,无疑是正确的,从而揭示出了一个真实存在,即“岭南谓水津为步”。但是,他依文生义,说岭南人谓水津为步,是因“步之所及”。同时将岭南越人谓水津为步移就汉语,说“然今(汉人)亦谓之步”,却忽略了江、浙、赣、闽等地昔为越人的居住之地。宋代,这些地方的越人虽然已经基本趋同于中原汉族,不再被汉族文人称为“蛮夷”了,但昔日语言、习俗与中原汉族相异的越人,以其人语言名地的地名仍然残留于他们曾经真实存在过的地方中。这就是所谓的“语言化石”。

在江、浙、闽、赣及湖湘等昔曾是越人居住的地方,迄于南北朝甚至隋唐以后,一些地方仍残留越人关于“步”的语言化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39《赣水》载:

赣水北去,际西北历“度支步”,是晋度支校尉立府处,“步”即水渚也。赣水又迳郡北“津步”,“步”有故守贾萌庙。萌与安侯张普争地,为普所害,即日灵见津渚,故民为立庙焉。水之西岸有盘石,谓之“石头津步”之处也。……赣水又东北迳“王步”。“步”侧有城,云是孙奋为齐王,镇此城之,今谓之“王步”,盖齐王之渚步也。

文中记叙了南北朝时赣水(今江西赣江)流域存在的度支步、津步、石头津步以及王步等。郦氏笔下所谓的“步即水渚”解释似欠妥。“渚”是水边,“步”是渡口,显然是不同的概念。而“今谓之王步,盖齐王之渚步也”,“渚步”究竟是“水边渡口”还是“齐王在水边闲步之地”,令人难以揣度。这都是郦氏对越语“步”的含义不了解却侃侃而谈、依文生义的结果。

至于太守贾萌与安侯张普互争地盘,张普杀了贾萌,贾萌其“灵见于津渚,故民为立庙焉”。贾萌的庙必然是建在赣水渡口,因此其地名按照原来的越语当为“贾步”或“萌步”或“庙步”,然而却称为“津步”。“津”在汉语里是渡口,“步”在越语里也是渡口,二字连垒作为地名,明显是床上铺床,屋下架屋。不过,从此也可以看出由于时间的演进,汉文化的植入,越语地名逐渐为汉语地名所取代的趋势。诚如今黔、桂边界的红水河一样。红水河,壮语、布依语本称为“ta6 di1”,ta6是江河,di1是红色,“ta6 di1”为水红色的河流,汉字近音译写应为“都泥”,然而宋朝已经规范于汉语的构词模式写作“都泥江”。⑩这是屋下架屋式的译写。清朝以后将“都泥江”改作“红水河”,则全失了壮和布依人的语味了。

与郦道元同一时期,南朝梁人任《述异记》卷下载:

上虞县(今浙江上虞县)有石驼步。水际谓之步。

瓜步(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在吴中。吴人卖瓜于江畔,用以名焉。

吴江中(指今太湖流域一带)又有鱼步,龟步;湘中(今湖南)有灵妃步。日方按:吴楚间谓浦为步,语之讹耳。

这也是任不明越语“步”的含义而主观随意解释。作为“渡口”的“步”与“水际”(水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怎么可以将步与水际混同,说“水际谓之步”?“瓜步”得名于“吴人卖瓜于江畔”,则是望文生义,编生故事,与“步”的含义风马牛不相及。至于说“步”是“浦”之讹,“浦”汉语其义,一是水滨;二是河流注入江海的地方,与“步”为渡口或水边停靠舟船处的含义也完全不同,怎能说“步”是“浦”的语讹呢?

“步”在汉语里,其语义,一是行走,步行;二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即跨出一足,再跨出一足为步;三是“易迹更步”,也就是步伐、步骤;四是跟随,所谓的“步人后尘”、“步韵”,就是这个意思;五是“推步”,古人推算历法称为推步;六是长度单位,旧时营造尺以五尺为步;七是进度、境地,如进步、地步等。这七个意义均与渡口或水边停船处无关,因为在汉语里渡口或水边停船处有“津”一词来承担来显示其意义。唐朝王昌龄《沙苑南渡头》诗的“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句,其中“津人”的“津”字,说明的是此一情况;明代顾炎武《天津》诗的“文皇都北平,始建天津卫”句的“天津”的“津”,说明的也是此一情况。

犹如“岭南谓村市为墟”,吴处厚说出了社会真实存在的同时,又望文生义,强以解释,说“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不知“虚”在越人中另有其义一样,他道出“岭南谓水津为步”此一真实存在,并正确地指出有人以为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步有新船”句的“步”字当为“涉”字这种认识的错误,说他们不知“岭南谓水津为步”,以己意乱行窜改。其实,他说“闽中谓水涯为溪步”,又何尝不是以我为主的主观解释!因为“水涯”是水边,并不与“水津”同义。

由于“岭南谓水津为步”,因此在当时岭南各地,凡是渡口或水边停靠船筏之处都称为“步”。所以,韩退之《柳州罗池庙碑》载“宅有新屋,步有新船”,[11]以“宅”与“步”以及“屋”与“船”相对成文,真实地道出唐代岭南人谓渡口、谓水边停靠船筏之处为“步”的普遍性。当然,我们生在吴处厚千年之后,一方面是原来岭南的土著居民越人在汉族和汉族文化大量传入之后,在汉文化的强力浸渍下,广东、桂北、桂南、桂中的壮族先人越人全部或大部分已经趋同于汉族,越语已失;另一方面,聚居于今桂西及滇东南的越人后裔即今壮族,由于一统之下汉族文化强力影响,以自己民族语言名地给阻断了,如同“都泥”改为“红水河”一般。因此,以“步”名地也仅有昔日的残存了。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宅有新屋,步有新船”,[12]既点明了谓渡口、谓停靠船只的地方为“步”,在岭南是普遍存在的,又是泛指,不具体“步”名。不过,他的《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癸戈)墓志铭》有“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税”,[13]“泊步”却是个真实而具体的“步”名。在北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卷3的记载中,岭南还有“罾步”、“船步”。此外,广东省高要县有“禄步”,[14]广西宜州有“浪步”,[15]灵山县有“水步”[16],广西南部有“神步”,[17]今广西贺州市有“八步”,云南元江流域有“步头”,[18]“古勇步”,[19]红河流域有“下步”和“金华步”,[20]桄榔县(在今越南凉山省境)有“花步”等。[21]

今日检阅能见到的文献记载而知道的岭南“步”地名已经不多。此种情况与北宋元丰、元间(1078~1094年)吴处厚《青箱杂记》卷3所载的“岭南谓水津为步”相差已极太远,令人无从窥见当时及其前岭南越人传承古越人以“步”名地的盛况。这或者就像元和八年(812年)唐朝柳宗元“悯时俗之未革,故以子孙冒昧于铁炉步之失实,诫有功于名教”[22]而撰的《永州铁炉步志》说的“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永州(治今湖南省零陵县)北郭有步曰铁炉步。余乘舟来居九年,往来求其所以为炉者无有,问之人,曰:‘盖尝有锻者居,其人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独有其号冒而存。’”[23]一千多年前,唐代的柳宗元对湖南永州“铁炉步”的“铁炉”已经索之无影,而失去依存的“铁炉步”在历史的更替中,唐、宋以后又被汉人理解的同音字“埠”所取代也无影无踪了。

因不时上书朝廷议论时政得失招致保守派忌恨的苏舜钦,北宋庆历八年(1044年)被革职为民退居苏州(今属江苏),其《寄王几道同年》诗的“步头浴凫暖出没,石侧老松寒交加”句,[24]其中的“步头”就是渡口、泊舟处。这明示北宋后期在今江、浙一带,原越人义为渡口、舟船停靠处的“步”依然存在,以致诗人不经意就以之入诗抒怀。

江、浙、赣、闽、湘、滇、两广及越南北部等处越人谓“渡口”谓“泊船处”为“步”为“步头”,被汉族群众接纳后,又何时被“埠”、“埠头”取代从而消失了呢?

《康熙字典》释字的体例,是先音后义,在每个字下面先列《唐韵》、《广韵》、《韵会》、《正韵》等书的反切,然后解说字的本义,随着再列这个字的别音、别义和古音,一般的都引古书来证释,有所考辨,即附于注末,通常也加“按”字来标明。

《唐韵》是唐朝人孙?所撰;《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是北宋陈彭年等于宋景帝景德四年(1007年)奉诏修订而成;《集韵》则为北宋宋仁宗在位年间(1023~1063年)命丁度等对《广韵》重加修订成书的;《古今韵会举要》简称《韵会》,是元朝初年熊忠所撰;《正韵》是《洪武正韵》的省称,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乐韶凤、宋濂等奉命修纂。《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五书可说是代表了我国历史上明朝初年以前关于汉字音读、释义的代表作。但是,在这五部字典里,并没有关于“埠”的音读与释义的记载,说明此字不见于宋、元之际。

“埠”,《通雅・地舆》载:“埠头,水濒也。”《通雅》是方以智所撰。方氏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卒于清朝康熙十年(1671年)。他以“埠头”一词入书,进行释义,不涉“埠”字的音、义,是因为其书是仿汉朝人的《尔雅》而来,为体例所限。不过,也说明了“埠”字为明代初成的字,“埠头”当源于“步头”而来。

明末张自烈撰《正字通》,未及刊行就离开人世,其稿为廖文英购得,据为己有,[25]刻行于康熙十年(1671年)。该字典称:“任曰‘吴楚间谓浦为步’,俗遂作埠字。今笼货物积贩商舶之所曰埠头。”这道出了明代以同音字“埠”来取代“步”,以便于理解,并得到了社会大众的理解和认同。也就是说,“埠”因“步”而来,音同于“步”,义同于“步”,而不是因“埠”而生“步”。“步”作为“渡口”、“船泊处”,其音出现于古越人中,“步”、“埠”只能论其音不能论其字。

张自烈的《正字通》是在约成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梅膺祚《字汇》的基础上成书的,对《字汇》的漏误作了补充和修正。《康熙字典》就是以《字汇》和《正字通》二书为蓝本修纂的。《康熙字典》土部“埠”字引《正字通》载:埠,“同步,舶船埠头”。止部“步”字,在引了韩愈《孔癸戈墓志》“蕃船至泊步,有下碇之税”后说:“今人呼船侩曰埠头。埠,音如步。”“船侩”是历史上称自备船只往来于各埠头介绍买卖的人。《儒林外史》第23回载:“牛玉圃在米店内问王汉策老爷家。米店人说道:‘是做埠头的王汉家?他在法云街朝东的一个新门楼子里面住。’”“做埠头”就是“船侩”。

明朝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8称:“后升庵谪戍,住扎泸州,是云南、四川交界处,乃水次埠头也。”升庵是明朝著名文人杨慎。他11岁能诗,24岁中状元进翰林院。嘉靖三年(1524年)因哭谏触怒明世宗,被谪戍云南永昌(今保山县)。他在赴永昌途中逆着长江水而上停留于泸州(今四川泸州市)“埠头”。这说明在明朝中前期,“埠头”一称已经取代“步头”,在社会中为大众所广泛使用,明朝后期张自烈的《正字通》只是作总结罢了。也就是说,明朝中前期,越语谓“渡口”及“泊船处”为“步”就逐渐远离了社会人群,永远消失于历史舞台。

上古越人以汉文近“步”之音表示“渡口”或“泊船处”,汉文音译书写作“步”。这是越人有其言没有其文造成的,也是中国文化以汉文化为主体文化的必然结果。

三、“步”源追索

越人为什么以近汉文“步”之音指称“渡口”或“泊船处”?这要追塑他们当初与水的情缘了。

上古,越人分布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外濒海,内河湖溪流密布。他们居近于水,取食于水,在江河中洗浴嬉戏;他们为了水中作业安全,剪发文身“以像鳞虫”;他们“短绻不绔,以便涉游”;他们“短袂攘卷,以便刺舟”。[26]

上古,越人在江河中荡水使舟是很有名的。“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有舟也”。[27]“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28]这是战国、秦、汉时代,中原汉人以行文化来区别中原汉人、北方胡人和东南越人的不同。“汤、武,圣王也,而不能与越人乘干舟而浮于江湖。越人习水故能乘之,故汤、武不能也”。[29]上古越人驾舟行水,在中原汉人的眼里确实是个很明显的文化特征。此一文化特征的形成,是越人习居水乡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舟,是独木舟。1958年在江苏武进淹城发现了春秋战国时候的独木舟三只,其中最大的一只,长达11米左右。[30]1973年在福建连江也发现了一只属于汉初的独木舟。[31]独木舟需要开凿掏空大木的中心部分,费工费力,而且需要具有坚利的金属工具,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很难做到。好在上古越人所在地区都长着各种各类的竹子,可以将它们砍下来编排约束成筏子。竹子空心,浮力大,可以坐在筏子上转悠于江河之中,涉水捕捞。

历史悠远,当初各地的越人对竹筏是如何个称谓,已经无从考索。不过可以告慰于人的,迄于今日,越人中的壮傣群体越人虽然分化为壮、布依、临高、傣等群体已经有二千多年,[32]但他们对竹筏的称谓仍然基本保持一致。比如,壮语、布依语、德宏傣语谓pe2,临高语谓be2,西双版纳傣语谓为pε2。P、b,上古都属重唇音,其原初音当是be2。因越人没有文字,有称无从记录,于是借助于汉文,以“步”称之。汉文的“步”,上古也属重唇音,与越语be2 属近音字,越语的be2因此变成了汉文的“步”。

越人既然谓竹筏为be2,因事连类,人们便将停靠筏子的地方和往来摆渡处即渡口称为be2。

公元前528年,越人驾船人在汉江上唱的《越人歌》有句说:“随河湖。”[33]“随河”即是喉咙,这是越人以喉来作思维器官、表达情感。清朝乾隆年间李调元所辑的《粤风》中载有吴代辑的《狼歌》。这些《狼歌》是壮族青年男女对唱的情歌。其中有一首是“吞同年伶俐,约友二何行。扶买扶过寻,何行也不失。”其意是说:“见同年貌美又伶利,逗得小情妹爱慕不已。人慕人相爱风流,(即使)惹人怨恨也不失时机。”其中的第一个“何行”是“ho21 han21”,直译为“喉痒”,意译为“爱慕”;第二个“何行”(ho21 ham21),直译为“喉咙发苦”,意译为“怨恨”。[34]这就是以喉咙的感觉来表示情感的方式。现在作为古越人传人之一的壮族仍以喉作为思维器官,如谓“思考”为“ho21 nam24”等。以喉为思维、表达情感的器官,与汉族的“心之为官则思”不同。它的产生,可能是越人观察到青蛙喉部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张一缩地动着,便直认它是用喉部来思维的,于是壮人仿之以喉作为思维器官。

在古越人传人壮傣群体越人的理念里,天、云二体因雷而连类,其语自然同为一词,都称为fa4。

在古越人中,蛙被神化了,古越人传人之一的壮族就以直观感知,认为人如同青蛙一样,因而以喉(ho21)为思维、表达情感的器官。

既然古越人的“渡口”及“竹筏停靠处”的称谓缘“竹筏”称名而来,属因事连类的称名,同为一词。越人竹筏谓“步”,渡口及竹筏泊处也是“步”。这就是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所说的“岭南谓水津为步”。

吴处厚说:“岭南谓村市为虚。”不仅岭南越人如此,古代越人分布区的苏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哪里又不是如此。[35]同样,吴处厚揭示“岭南谓水津为步”,往日古越人曾经分布的今江、浙、赣、湘、福建,又何尝不是如此。昔日曾是古越人分布区的安徽省,在该省风阳县西北50里有个地方,是淮水入县境之处。相传古时人们乘船采珠于此,称为蚌步。谈形势者,认为临淮地利,蚌步无不与共;蚌步地利,非临淮所能兼。后形成集市,称蚌步集。再后来,步为埠所代,始称蚌埠集。[36]1947年蚌埠集升为蚌埠市。

因此可以说,古代凡曾是越人分布的地方,何处无“墟”,又何处没有“步”!

远古越人,不管是江浙越人、赣闽越人、皖湘越人,还是岭南越人,都以“竹筏”、以“渡口”、以“泊船处”为“步”,说明越人在新石器时代或旧石器时代末期就已经有了水上的交通工具“竹筏”,盛行于水上作业了。

注释:

①[晋]陆机:《拟明月皎夜光》。②《王右丞集》卷4。③《韦江州集》卷8。④《极玄集》。⑤《甲乙集》[BF]卷1。⑥《唐六典・工部・水部郎中》。[BFQ]⑦《高太史集》卷16。⑧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页。⑨《宋史》卷441《徐铉传》。⑩[宋]吴儆:《邕州化外诸国土俗记》,《粤西文载》卷36;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05《象州・景物》。[11]《全唐文》卷561。[12]《全唐文》卷561。[13]《全唐文》卷563。[14][明]应?贾:《苍梧总督军门志》卷8《兵防五》。[15][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22《宜州》。[16][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38。[17]《新唐书》卷8《穆宗纪》。[18]《南诏德化碑》。[19][唐]樊绰:《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20]《蛮书》卷1《云南界内途程》;《新唐书》卷161《王式传》。[21]《文献通考》卷330《西原蛮》引范成大《桂海虞衡志》。[22]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柳河东集》卷28《永州铁炉步志》注。[23]《柳河东集》卷28《永州铁炉步志》。[24]《苏学士集》卷5。[25][清]钮:《觚?》卷8《粤觚》。[26]《淮南子》卷1《原道训》。[27]《吕氏春秋・贵因》。[28]《淮南子》卷11《齐俗训》。[29]《淮南子》卷9《主术训》。[30]谢春祝:《淹城发现战国时期的独木舟》,《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31]福建博物馆:《福建连江发掘西汉独木舟》,《文物》1979年第2期。[32]白耀天、李富强:《壮、傣二群体越人分化于南越国时期索隐》,《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33]《说苑》卷11《善悦》。[34]白耀天:《粤风・音义》,《广西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35]白耀天:《“墟”考》,《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36]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第753页,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重印1931年初版。

上一篇:神话研究的重大突破 下一篇:试论越族青铜器人面纹饰与农业祭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