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前预习预热课堂学习

时间:2022-06-13 01:55:34

用课前预习预热课堂学习

[摘 要]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组织教学至关重要的前期铺垫。要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必先燃起预习之火。教师可运用负载问题的预习方式、提出问题的预习方式、亲临场景的预习方式,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教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预习 课堂 高效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3-024

天气突变会有预兆,人总会眼观预兆而采取应对天气的措施。学习也是一样。课上,教师突然提出的问题如同突变的天气,因为时间紧迫,学生可能会手足无措,无法应对,影响听课效果。而预习就能很巧妙地避开这一点,不仅让学生热情昂扬地应对教师的提问,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可以说,预习是预热课堂的一把火。当然,预习并不是盲目进行的,学生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一、负载问题的预习方式

关于语文预习,学生只有负载着问题来读,才能对文本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实现预习的有效性。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课前预习作为学生自愿完成的活动,学生相对比较放松,将预习当做是可有可无的一个学习形式。有时只是蜻蜓点水,略读一遍,所有的问题和疑惑仍继续潜藏在课文中。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学习习惯,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两个分级:一些学生超出了教师设定的目标学习范畴;一些学生则气喘吁吁,跟不上教师缓慢的教学节奏。所以,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处在相同的阶段,都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应提出问题,用问题对学生进行行为束缚和督促,使之有目的性、任务性地开展有效预习。

以《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有励志意味的文章为例,在教学前,教师提出问题:“滴水穿石要符合什么条件?滴水穿石这种现象所指代的精神内涵是什么?作者都列举了哪些人,他们身上都具有哪些品质?”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个悬念,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获得主动预习的动力。而且,带着问题去预习,学生不觉盲目,还会为了寻找答案,不断地进行阅读咂味,预习也有了深度,不再蜻蜓点水。

二、提出问题的预习方式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深刻思考和分析活动的基础上的,它是极力洞察有关事物的最好说明。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好胜心及攀比心比较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展开预习的较量,看看谁提出的问题既切中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又在数量上领先。小学生受好胜心理牵制,自然会认真研读文本,提出更多的问题。提问题的过程便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就像要从文章中榨出油那样,拼命地想从中寻找到问题的蛛丝马迹。

如《爱如茉莉》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文章,以象征之意味揭示了爱情的本真,爱如茉莉,平平淡淡。虽然,该文为了面向五年级小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但是文章的主题却仍然显而易见。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预习,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出自己的问题。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爱情是神秘的,他们或许会问出许多问题,教师可让他们将这些问题列举出来,作为预习的一个依据。例如,有学生提问:“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父母之间的爱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爸爸的焦急状态怎么表现?”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得知学生预习时是否用心。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这些问题作为教学的依据,切入要点,教学生所未知。

三、亲临场景的预习方式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要使课本上的知识内化于心,必须通过实践来认识、验证和记忆。当然,这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后,并不是说学过的知识才能用实践来体现,未学过的知识仍然可以用实践的方式去认识,形成初次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预习。以实践的方式进行预习,能够亲临场景,体验字里行间的叙述,形成初次的有着自己标志的感受。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实践观察,并将实践结果与课本文字内容进行比对,互相证明,获得感受。这对学生深刻理解课本内容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滴水穿石象征着一种专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通过太极洞中的神奇现象被娓娓道出,给人以启示。作者也通过这一现象波及到人,加深了对这种精神的哲理传达。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这一现象,通过这种现象洞悟一种精神,教师可让学生在预习时做一个实验:在一张纸上画上一个圆圈,并让水滴连续滴在这个圆圈内,观察圆圈位置上纸张的变化。为了说明滴水穿石的条件,还要再准备一张纸,让水滴断断续续分散地滴在纸张的不同位置,观察纸张状态,并写下实验报告。通过观察,学生便可知道水滴专注与分散滴下时分别产生的效果。这一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道理更明确地内化于学生的心里。

有效的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自如,他们会迅捷地接收教师的知识传达,并通过对知识所形成的第一印象,有效地进行再次的深入学习。可以说,预习是预热课堂的一把火,它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让讲评为习作添能加量 下一篇:谈评课的“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