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13 09:09:16

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培育创新土壤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善学,让学生自由探索、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摒弃传统教学中那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向交流形式。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释疑也是一种商讨的语气:“老师是这样想的,你们看看有没有道理”,而不是“看黑板,听老师讲”。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合情理或做出的回答比较“怪异”时,一般不应生硬地给予否定,而是采取宽容的态度,先肯定他这种敢于站起来发表自己见解的行为,然后提示他“再听听别人的意见”,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自悟,自我否定,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发现的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平等、尊重、友善、理解、宽容以及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和鼓励,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然高涨起来。

二、敢于质疑问难,发展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就问。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中开始的。”“有疑问,才会思考;有思考,才会探索;有探索,就有创新。”因此,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不仅是学生主体的体现,更是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让学生明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一切科学发现都始于发现问题,始于问题所激发出来的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四人为一组,优差生搭配,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问题提得好就可以得到设计精美的奖品。我利用成功机制与加分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对提出问题的学生按等级进行加分,每周根据学生所得的总分评选出最佳质疑能手和解答能手,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为了能当上最佳质疑能手和解答能手,就得读熟、读透课文;为了能提出疑问,他们必须用发现的眼光来读书,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就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从而感受到思考、质疑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同时,在学生竞争时,他们的讨论、交流、探索,常常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探索求异,激发创新潜能

求异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去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任何发明、发现和科学理论的创立,首先建立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上,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

语文这一学科本身就具有比较大的弹性,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不同的答案。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就应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大胆“云人所不云”,发表自己标新立异的见解。例如,对“丧志”这一句话,引导学生从相反角度思考:如果选择好“玩”的内容,安排“好”的时间,从“玩”中培养高尚的志趣、健康发展的身心,那么,不一定丧志!通过经常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辩证地阐述“沉默是金”“沉默未必都是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等。记得在教学《爱莲说》时,让学生评“莲”的过程中,大部分观点都是赞“莲”,而有一学生却大胆认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固然可贵,但它却‘忘本’,忘记了自己也是出自淤泥,吸收的正是淤泥中的养料。”这一观点令听课的老师叹为观止。我马上给予肯定和表扬。“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都踊跃发表自己标新立异的观点。当然,有的学生标新立异的观点会过于偏激,但不要轻易斥之为“乱说”,予以“扼杀”。应该认真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决不夭折学生宝贵的创新、探索精神。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再现创造成果,促进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地“打”出问题给学生,学生又不停地“打”回来。这种 “乒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和创造精神得不到充分发挥,他们更多体验到的是学习的辛苦和知识的神圣,认为语文太抽象、太枯燥,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学好语文,这种错误的语文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努力创造条件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到“原来我做得也不错”,从而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语文学科已具备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进行学习的优势,像那一篇篇小说、童话、寓言和一幕幕戏剧,完全可以让学生创作表演,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扁鹊见蔡桓公》的教学中,我大胆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课本剧。在学生表演的课本剧中,有很多的故事情节、人物情态都不是课文内容的反映,但却符合情理,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他们的创造成果及从中反映出来的“闪光点”,马上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语文教学这片土地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就犹如一株奇葩,弥散着诱人的芳香,焕发出灿烂的光彩。而作为新一代的教师,则更应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创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满园春色,使这片土地更美丽。

(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

上一篇:股东的有限责任和公司法人人格的否定 下一篇:那个弃你的人,那个渡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