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患者的辨证施护

时间:2022-06-13 09:05:38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绒毛膜癌是滋养细胞疾病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早期即可通过血行转移至全身,破坏组织或器官。中医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癥瘕”、“崩漏”等病证范畴。

绒毛膜癌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病人多为育龄妇女,其中50%继发于葡萄胎,少数发生于足月产、流产及异位妊娠后。绒毛膜癌也可发生于绝经后的妇女,这是因为滋养细胞具有可隐匿多年的特性。癌肿在宫壁形成单个或多个肿瘤,呈深红、紫或棕褐色。它可突入宫腔或穿破宫壁而至阔韧带或腹腔。因没有间质,癌肿质脆,极易出血,宫旁静脉中往往发现癌栓。卵巢也可形成黄素囊肿。中医学认为,本病的起始主要是邪毒瘀结,其后是气血俱虚,或瘀久化热,瘀伤血脉而成。

1 身心状况及中医辨证

由于病情较严重,病人常感到悲哀,不能接受现实,对疾病的预后万分担忧;又因需要多次化疗而发生经济困难,表现出焦虑不安,有时会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若需要手术切除子宫,则会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迫切希望取得医护人员及亲人的理解和帮助。本病以“水泡状胎块”排出后或堕胎、小产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或伴咯血、腹部包块为辨证要点。临床中常可辨证为以下证型:

1.1 邪毒蕴结型:阴道出血不止,量多色红,心烦易怒,胸疼、咳嗽、咯血,口鼻或牙龈出血或见紫色结节,口干咽燥,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本证邪毒侵及胞宫,阻塞经脉而瘀血内停,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故阴道出血不止,量多色红;邪热扰心,故心烦易怒;邪毒蕴久化热,热伤肺络,故胸疼、咳嗽、咯血;火热上炎,故口鼻或牙龈出血或见紫色结节;热邪烁津,故口干咽燥,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1.2 气滞血瘀型:阴道出血不止,量时多时少,夹有血块,色紫黯,少腹疼痛拒按,血块下后痛减,舌黯红,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涩。

本证素体多抑郁,加之邪毒内侵胞宫,气滞血瘀,胞脉阻滞,故阴道出血不止,量时多时少,夹有血块,色紫黯;血瘀气滞,不通则痛,故少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瘀滞暂缓,胞脉通畅,故血块下后痛减。

1.3 肝肾阴虚型:阴道出血不止,量时多时少,头晕耳鸣,心烦失眠,颧红,手足心热,腰酸腿软,便秘尿赤,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本证肝肾本虚,久病耗伤阴津,加之邪毒侵及胞宫,冲任失守,故阴道出血不止,量时多时少;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故头晕耳鸣;水不济火,虚阳上浮,故心烦失眠,颧红;阴虚生内热,故手足心热;肝肾精亏,外府不荣,故腰酸腿软;虚火灼津,故便秘尿赤。

1.4 气血两虚型:阴道出血不止,量时多时少,色淡红甚至阴道大出血,出现昏厥、面黄体瘦,心悸气短,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本证素体气血虚弱,加之邪毒内侵,气虚不固,统摄失权,故阴道出血不止,量时多时少,色淡红,甚则阴道大出血,出现昏厥;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面,外达肢体,故面黄体瘦;血不养心,故心悸气短。

2 一般护理

2.1 增强信心:护理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正确的疾病治疗知识及相关信息,赢得病人的信任;运用沟通技巧,让病人表达其悲哀,给予同情。为病人提供交流和活动机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增强其信心,认识自身价值。帮助病人分析可利用的支持系统,纠正消极的应对方式。

2.2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并记录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出血多时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阴道大量出血或剧烈腹痛常提示伴有内出血,可能为癌肿穿破子宫,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手术准备。

2.3 缓解不适:对疼痛、化疗副反应等,积极采取措施,减轻症状,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2.4 做好治疗配合:对于接受化疗、手术者以及出现转移灶症状者,讲解治疗方案,取得病人主动配合,并提供相应护理,缓解症状,满足个体的需要。

2.5 健康教育:鼓励进食,提供病人喜欢的食谱,经常变换口味。有转移灶症状出现时,应卧床休息,待病情缓解后再适当活动。节制性生活并落实避孕措施,有阴道转移者严禁性生活。

3 辨证施护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坚持治疗,避免七情刺激,保持心情愉快。

3.1 邪毒蕴结型: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合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水煎温服。还可选用向日葵90g,凤尾草60g,水杨梅60g,水煎温服。

平素服赤豆筵鱼:活筵鱼1尾(约2000g),赤小豆50g,陈皮6g,葱、姜、调料适量;鲤鱼去鳃、鱗、内脏,洗净,将赤小豆、陈皮塞入鱼腹,另加适量姜葱、食盐、料酒等,再加少量开水,上笼蒸一个半小时后即可食用。或葵树子30g,捣碎,水煎数小时,同鸡炖后服用。

3.2 气滞血瘀型:宜活血散结,行气破瘀,用大黄廑虫丸(《金匮要略》),水煎温服。

平素服佛手柑粥:粳米100g,佛手柑15g,冰糖适量,佛手煎汤去渣备用,粳米加水适量为粥,粥成人佛手汁及冰糖微沸即可,每日1次,连服10~15d。或服桃花粥:粳米30g,鲜桃花瓣10g(干品2g),桃花瓣与粳米煮稀粥,隔日服1次,连服7~14d。

3.3 肝肾阴虚型:宜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用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水煎温服。

平素服首乌粥:粳米100g,何首乌30g,清水1000ml,文火煎何首乌30min后去渣,将粳米洗净,置药水中,用武火煮至沸,改文火熬成粥即可食用。或服红杞海参鸽蛋:枸杞子15g,海参2只,鸽蛋12个,调料适量;将海参用水焯两遍切片,鸽蛋煮熟放凉水内剥壳,滚干淀粉,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待用;炒锅内放入鸡汤,加入海参、鸽蛋、枸杞子,湿淀粉勾芡即可。

3.4 气血两虚型:宜益气养血,扶正祛邪,用八珍汤(《正体类要》),水煎温服。

咳嗽、咯血者,加白茅根、仙鹤草各30g,炒藕节15g;头痛、呕吐、抽搐者,加天麻、泽泻、半夏各10g;带下色黄腥臭者,加败酱草、生薏苡仁各30g,蒲公英15g;出血较多者,加茜草12g,紫草根15g,三七粉(冲服)3g;呕血、便血者,加大黄10g,三七粉(冲服)3g。

平素服天冬蜜汁:取鲜天冬30~80g,红糖、熟蜜各适量,天冬洗净泡透,切碎榨汁,调入适量红糖蜜水即可饮用,每日2~3次,连服7~10d。或服杏圆炖银耳:冰糖60g,干银耳30g,南杏仁、干桂圆肉各15g,北杏仁6g;以温开水发银耳,洗净去根,开水泡杏仁15min,去皮备用;桂圆肉洗净浸10min后,与杏仁共蒸1h,加入银耳与冰糖水再蒸15min即可,每日分2次饮用,可连服2~3周。另外,对绒毛膜癌术后转移疼痛者,可用针灸治疗,取内关、气海、关元、中脘、三阴交、足三里穴,缓慢进针,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5min,留针30min,每日1次,10d为1疗程。

上一篇:新时期中药研发和市场战略研究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积液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