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迪康 匠心独运 艺坛荣光

时间:2022-06-13 08:28:25

他技巧娴熟、炉火纯青、屡获佳绩。

作品题材广泛、风格迥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的创作范围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近年来,他倾心於创作大画,

以具象的手法描绘出一个个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由各种人物所组成的一幕幕故事。

他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将古今中外、悲欢离合,化作笔下的一幅幅缓缓展开的历史画卷。

善以画叙事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也为向家乡同胞汇报自己近年来的艺术成果,2012年6月28日至7月8日,郭迪康先生将自己所画的百餘件国画精品、数十件雕塑作品展出於汕头艺苑文化广场,此次展出名为“郭迪康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里,整体雄浑有序、引人入胜、细节惟妙惟肖、精彩纷呈。

目前,郭迪康先生创作了更为大气磅礴的画作,他说:“画家到了一定程度,就要向高难度挑战,我现在专攻特大尺度,特大场面的作品。”他又说,一般画家过了60岁,技术成熟了,但很多体力卻不如以前,很难胜任大画的创作。

大画是绘画界的鸿篇大作,长和宽都比普通作品要多出10倍或以上,画面结构内容复杂、十分考验画家的功力和耐心。像郭迪康先生近作:长19米、宽1.9米的作品《黑奴恨》,呈现了三百多个人物,且每一个人的表情、肌理、身形都不尽相同。画中的殖民者、黑人、传教士、酋长、贵妇、船夫等人物神态各異、动作千姿百态、服饰各有千秋。即使是非洲土著的盾牌、运输的象牙、军官的马刀,郭迪康先生都一一精细描绘。

虽然整幅画是用国画的笔调创作,但在场景纵深和写实比例等都结合西方绘画的技巧,其用较低沉的色调展现出十八世纪的西方殖民者在非洲的土地上、疯狂进行资源掠夺和黑奴贸易的情境。画中央更巧妙地用一头关在铁笼里、体型矫健、回首怒吼的雄狮映射失去自由的黑奴之愤恨,既点睛又引人深思。

画面上的星条旗说明这些殖民者来自美国,这与反奴隶制傑出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有異曲同工之妙。现实中,郭迪康先生还引申到今日中美关係:“两国之间的关係,时好时坏,有时还会有比较大的冲突,但相信始终有一天双方一定会很好合作的。”未来,人类社会强调和平与发展,这要求国与国之间放下各自的偏见:“美国一再攻击中国的民主制度,但他们在历史上积累原始资本时不讲人权、打击落後民族,他们凭着新型武器和机械侵略非洲黑人、掠夺他们的资源。”

所有的大画都是由多张纸拼接而成,这幅鸿篇大作,他花了一整年的时间才完成。因为郭迪康先生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整幅画卷看不出连接的痕跡、浑然天成。为了专心创作大画,郭迪康先生特意在可进行长28米、宽3.5米大画创作的工作室内设置了铁板、以用於纸张拼接。他在这里创作同样反映西方殖民掠夺美洲印第安人的大画,这幅巨作预计超过20米、出现的人物更多。郭迪康先生也远赴美国印第安人居住区,收集道具、人种形象和风俗衣物等资料。

除了表现历史的沉重,郭迪康先生的大画作品也有欢乐的场景:长18米、宽2.5米的《丝路行》上,画着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约12个民族的朋友,他们在月圆之夜的丝绸之路上欢聚一堂、升起炉火、烹饪美食、载歌载舞;各个民族和睦相处、欢声笑语,预示着祖国民族团结的温馨场面,让现实漫长苍凉的戈壁丝路增添许多生机和美好。

“我还正在绘製一幅取名为《恒河圣浴》的大画,是表现印度人早晨围绕着恒河举行的各种活动。”印度人将恒河视为“圣河”,他们相信恒河的水能洗去心灵的污秽与罪恶,洁净灵魂,因此每天早上,印度教的信徒们都会在恒河附近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曾经两次去过印度的郭迪康先生对这个热闹的场景很有兴趣,他希望以後能再去印度,收集资料、画更多的速写,把恒河早晨发生的种种场景都画成大画。

站在国家的立场,通过大画的题材,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反思,批判罪恶和落後,讚扬美好的生活和风俗。郭迪康先生的大画作品表现出一种比画面更为深刻的魅力。以後,他还希望画出既表现国家民族富强、又跟異邦友好相处的郑和下西洋;还有不辞辛劳、千里跋涉、为吐蕃带去文明繁荣的文成公主进藏等题材的大画,相信都将是一幅幅震慑人心的精品。

用艺术表达感情

在雕刻艺术上,郭迪康先生取得的成绩亦是非凡、曾负责创作多个大型雕塑项目:泰国万佛慈恩寺里、全世界最大的富贵弥勒佛像;柬埔寨吴哥窟民族文化村里、以柬埔寨历史人物及建筑群为背景、包含百餘人物和动物的大型彩色雕塑;首届广交会组委会中、栩栩如生的骏马雕塑;台湾佛学界泰斗星云大师的雕像;国学大师饶宗颐的铜像……他还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台北及内地多个城市举办个展,作品为多个艺术展馆及知名藏家所收藏,在国内外艺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郭迪康先生的珠宝首饰设计上同样能看出他的奇思妙想,他不会按照传统特意去除翡翠玉石存在瑕疵的地方,反而用珊瑚、珍珠、宝石等镶嵌其中,令作品增色不少。他所看好的“中国金黄玉”便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新颖独特的美,传统设计常把玉皮、杂色去掉,而郭迪康先生匠心独运地将玉石的这些部分保留起来、甚至设计成主体,不仅丰富作品内容、也表现作品的层次感,完美地化腐朽为神奇。

郭迪康先生坚信“艺术即感情”,因此他的作品都反应着他的感情、真切而不造作;他追求“神似”和“美感”,从不生搬硬套,而是从灵感出发、用“心”创作。也因此,他追求艺术、追求美、追求真实,为了实现真实的美,他下了不少苦心,常到国内外很多地方为作品写生取材,为了完成一匹马的雕塑,他不仅到西北画了很多马匹的速写,还在一个难得的机会中、亲自参与一匹伤马的解剖过程。这种严格和专注,从郭迪康先生的绘画上可见一斑。

“为了提高我现在的水平,我对以前的画做出总结,让自己的创作态度更认真。”对艺术精益求精,郭迪康先生的境界也因此提升,变为纯粹的、认真的追求艺术:“现在我会很认真的画画,因为这是对艺术的尊重,画得不专心,是自己不尊重自己。”

以前作品画得不好,郭迪康先生还会保留下来;现在他一旦画出不合心意的画,就把画撕掉。他说这才是追求艺术的态度,不能贪图一时的方便或者一点利益而随便创作。每个作品,都代表着自己、反应着自己的感情,人必须要真正地正视自己、为此负责,在艺术之路上达到德艺双馨。

郭迪康先生简历

1960年:就读於广州美术学院。

1968 - 1973年:三次到甘肃省敦煌考察及写生。

1974 - 1975年: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的美术研究和创作。

1975年:到北京参加“”发生後第一个全国工艺美展,多件作品入选。

1976年:移居香港。

1977年:与香港宋城签约,设计並创製中国历代帝王腊像67个。

1979年:在香港星光行举办个人画展。

1980年: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

1981年:参加香港政府首届工艺美术展,並作现场表演。

1982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举办巡回画展。同年应香港旅遊协会邀请於香港第二届工艺美术展现场表演速塑技术。

1983年:在马来西亚怡保举办个人艺术展。

1984年: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

1985年: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个人画展。同年:於泰国京华银行举办“郭迪康水墨画展”。青铜雕塑作品《思》参加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並被香港艺术馆收藏。应韩国东方文化研究院邀请於汉城世宗文化艺术馆举办个展及即席挥毫。

1986年:在台北“阿波罗画廊”作个人画展。

1987年:为泰国万佛慈恩寺设计全世界最大弥勒佛像。

1990年:在泰国举办个人画展。

1993年:在新加坡举办个人中国画展览。

1996年:到马来西亚举办个人画展並与当地文艺界作学术交流。

1999年:於泰国举办个人中国画展。

2001年:代表香港应邀往甘肃省天水市举办个人画展,並与徐悲鸿作品展同展於天水美术馆,同时也与徐悲鸿夫人作小型学术交流 。

2002年:完成柬埔寨吴哥窟民族文化村百多位人物之彩色群雕。

2003年:为惠州市设计製作中国数学家华罗庚青铜像。

2007年:为汕头市博物馆塑製中国画大师“十万山人”青铜像。

2008年:投身玉雕首饰创新,己製成新作100件。

2009年:为香港慈善家庄静庵先生(李嘉诚先生之岳父)设计製作铜像。

2010年:为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设计及製作“饶宗颐”铜像。同年:有多幅中国画作品发表於北京“驾御”杂誌。

2011年:继2010年之後被邀参加广州翰艺画廊、金雅轩画廊联合举办之“墨缘”画展连续三次。

同年:获广州和文化有限公司邀请与广州多位画家联展於沙面和展馆。创作十大高僧图为厦门大中华国际博物馆购藏並作永久展出。

2012年:於汕头岭东美术馆举办《郭迪康的艺术世界》,由“汕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汕头市美术家协会”及“汕头艺苑文化广场”主办。同年9月,应陕西省海外联谊会之邀参加延安:《笔墨千秋情、同心一家亲海内外百名画家写意延安创作画展》,作品《草原雄风》入编精品画集,並获发证书。

上一篇:清凉厨房 7期 下一篇:期酒2012:美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