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戍士的悲情和豪迈

时间:2022-06-13 07:12:06

《采薇》的主题一直被认为是戍守边防的战士的思归之情,可是在经过认真研读之后,发现此种解读有它误解之处。

对本诗主题的解读为思归之意,恐怕最重要的原因是诗歌的末章中说道“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起码可以理解为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悲伤的,但这并不能作为全诗的主题来理解。诗歌的主题是用来统率全诗内容的本质内涵,而诗歌的感情基调只是作者或者主人公的感情脉络。

从全诗来看,一二三章以薇的生长起兴,写岁月的流逝,表现戍守边疆之久,思归之情自然流露。这种思归之情是人之常情,突显的是一个戍卒的“柔美的一面”,是保家卫国的壮志背后的柔情,也是无法抛弃的情感。对于前三章的解读,没有太多异议,但依此就把全诗主题作思归来讲明显是断章取义了。

诗歌的第四五章的内容主要描述的是沙场战事的情景,但是这种描述究竟想表现什么呢?第四章,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起兴,既然是兴,那么必然联系到“彼”与“此”的关联,一般认为此处仅是写战场的棠棣花的盛开,表现戍卒的昂扬斗志。其实,在《诗经・小雅・棠棣》中已经把这个意象表现得非常明确,棠棣花是兄弟的情谊,如此解释,那么,后文写君子、戎马、小人就可以理解了,在战场上,与子同泽,与子同袍,不正是沙场上的兄弟之情吗?不正是帅、士、马如同兄弟一样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吗?就是因为上下一心、慷慨激昂、斗志昂扬,所以才有“一月三捷”的捷报频传的佳音。此章,展现了战士的豪迈气概,所向披靡的杀气。

第五章,续写战事。“四牡”“四牡翼翼”,队伍威风凛凛,展现士气昂扬;“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展现的是战术精妙;“岂不日戒,狁孔棘”意在表达面对紧急的战事、紧张的战局,采取严明的纪律、严谨的布局慎重对敌。此章整体上表现出戍卒对战事的毫不懈怠的态度和夺取战事胜利的坚定的自信与无法掩饰的自豪。

综合看来,四、五章与思归之情并无关系,让我们看到的是戍卒的豪迈气概。驰骋沙场、横刀立马、威武雄壮,这才是作为战士的的极致。在这里,一扫前文的儿女柔情,有的只有豪迈慷慨。从此看来将全诗的主题缩小到“思归”上,明显是有失偏颇的。

至于有人从诗句中寻章摘句地解读出“帅与卒的不平等的待遇”,“士卒采薇填腹的艰苦和战马的膘肥形成对比,体现士卒的不公平待遇”等等说法,未免显得太小家子气了些。

再看,诗歌如果依此两部分的内容,先写戍守边疆的生活,再写沙场驰骋的景象,体现的是戍卒的柔美和豪迈的两面,而此两种情态在他的身上融合得如此的和谐而统一,一个是人之常情,一个是士之责任。诗歌的第六章写到战事了结,班师回家。全诗的脉络就非常清楚了。全诗以叙事为主线:从出征戍边,戍守边疆,到沙场抗敌,再到班师回家,思路清楚,符合叙事的基本逻辑。其中思归之情的柔美和战敌的豪迈在最后的归途中纠结,归途是他的期待,其中交杂者喜悦兴奋,急切忐忑,于是前两种情态似乎被冲淡了,于是有了“莫知我哀”的悲伤。

在全诗内容的梳理后最应该解读的就是末章,准确地说是最后一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此句翻译为:我内心的悲伤是没有人知道我的哀叹。戍卒的哀叹是无人理解自己,无人能体会到他的个中情怀。此处的“哀”,也只能理解为“哀而不伤”,这是符合《诗经》情感基调的。而戍卒哀叹的是什么,这是必须解读出来的。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句中,其中艺术技巧的欣赏在此处就不作论述了,笔者只探讨这种今昔对比产生的效果和表达的意图。昔日开赴战场,春光明媚,杨柳新绿,随风飘舞,一派清新可人景象,表达了戍卒出征前的昂扬斗志和内心的喜悦、自豪的状态;今天,他踏上归途,漫天飞雪,路途雨雪泥泞,这景象是何等的苍茫,这归途又是何等的艰辛,给归途中的戍卒平添了几分烦恼,于是“行道迟迟”,自然之语。紧接着的“载渴载饥”的解读,一般认为,此句写归途中的艰辛和疲惫,但这未免随意。对于这样一个长久在外戍守边疆的士卒来说,最快乐的是就是回家,现在踏上归途,归心似箭,怎么会顾及路途的艰难呢?或者在外多年,现在踏上归途,“近乡情更怯”的害怕与惶恐,已经无心顾及路途的困难了。此句的写法和第三章“忧心烈烈,载饥载渴”的理解,并非实意的饥渴,而是表达忧愁的深切。那么“载渴载饥”解读为路途上的艰辛是不妥的,而应该表达了戍卒内心的急切、喜悦、害怕和惶恐的复杂情感离家越近,这种复杂的情感就越发强烈。如果把末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仅仅当做本章的结句来理解,那么哀叹的是归途的艰辛,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全诗就是一首叙事诗,表达了一个戍卒征战、思归、抗敌、归来的心路历程和生活再现。那么把“思归”当做全诗的主题,显然是狭隘的。如果把末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当做全诗的结句,那么他哀叹的是自己一路走来的内心哀叹,全诗就境界就完全不同了,并且此句作为全诗的结句,全诗的勾连就不同了,他哀叹的就不是归途中的一种情感,而是整个戍边的哀叹。于是一、二、三章写的思归柔情,四、五章写的是征战豪迈,六章写的是归途的急切和惶恐的矛盾,就是这些情感的交合,让很多人无法理解自己,而不被理解,岂不哀叹,怎么是一句两句说得清楚的呢?

另外,本诗被收录在《小雅》篇中,当然会有更大的意义,其主题应该从大局出发,而绝不会只是把一种常情作为宫廷乐歌,展现一种状态远比表达一种感情意义重大得多。

作者单位:湖北鄂南高级中学。

上一篇:语文教学情境创设中多媒体技术运用初探 下一篇:《国风》与田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