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中签率创五年新低

时间:2022-06-13 03:20:11

在暂停四个多月后,A股IPO于近日正式开闸,新一轮打新盛宴开启。但要享受IPO重启后的头啖汤,却并非易事。目前,首批10只新股发行完毕,随之公布的中签率之低超乎预期。

12月4日,首批新股中最后一只进行网上申购的股票――中科创达申购情况公告,作为一只拟登陆创业板的小盘股,其网上中签率仅0.24%。这并不是最低的,与其同批发行的润欣科技的中签率排在末位,仅有0.147%。同批发行的其他新股的中签率也普遍偏低,在0.15%-0.32%的区间内,10只新股平均中签率仅为0.22%。

无论与上半年还是此前几年的水平相比,这一批新股的平均中签率都创下新低。

《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上半年两市发行新股近200只,平均中签率为0.53%。

从最近五年的新股发行状况看,今年的新股中签率是最低的。《财经》统计发现,2010年以来,每年新股的平均中签率几乎都在1%以上。尤其在2011年,新股平均中签率达2.3%,这相当于本轮IPO重启后首批新股平均中签率的10倍。2011年发行的双星新材中签率曾高达65.52%,创下历史新高。

与超低的中签率相对应的是超高的新股冻结资金规模。《财经》根据首批新股的公告统计,其累计冻结资金近2.5万亿元,远超机构此前预期。本次IPO重启前,华泰证券曾测算,首批新股将冻结资金9600亿元左右;兴业证券估算约有1万亿元。最终结果比机构预计的高出一倍多。

高额认购难掩新股黯淡的业绩。近期首批新股补充2015年前三季度财报,其中仅邦宝益智和中科创达2家公司业绩实现正增长,其余8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枯燥的数据背后凸显的是机构和投资者高涨的打新热情。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两点,一是当前二级市场行情低迷,赚钱效应偏低;二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的高额收益。

今年夏季股灾令股市元气大伤。本轮IPO重启前夕,沪指还上演了单日大跌近200点的惨剧,令投资者持股信心受挫。低迷的股市令部分资金开始瞄准收益更稳健的打新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2014年4月监管层对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令新股上市后收益率倍增。2014年4月,证监会在新一轮IPO重启前《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有关发行市盈率的“25%规则”。

意见规定,发行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发行人,上市后实际盈利低于盈利预测的,证监会将视情节轻重,追究发行人高管的责任。此后,新股发行市盈率一直维持在23倍以下。据投行内部人士称,23倍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已成为业内不成文的规定。近期发行的10只新股,其发行市盈率也均在23倍以下。

在新规限定下,新股发行迎来发行价和市盈率双低格局,这令资本市场上炒新成风。暴风科技自今年3月上市后连拉30多个涨停板,股价从发行之初的7.14元最高上涨至300多元,期间最高涨幅达45倍。

根据汇添富基金最新统计,今年以来打新基金已平均获得16.11%的年化收益率,与债券型基金相比,打新基金风险没有明显扩大,但收益显著提高。

新股的高额收益令机构打新积极性高涨。据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此前一周新成立的14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中至少一半是打新基金,共募集资金102亿元,平均每天都有2只到3只灵活配置型基金成立。且新成立的打新基金募集时间都非常短,一般不超过五天,机构申购踊跃。

首批新股发行后,第二批新股将紧随而至。12月3日,证监会又放行10只新股。按照证监会此前规划,年内将有28家企业分三批上市。前两批新股发行后,年内还剩8只新股待发行。

随着更多打新基金的成立,以及明年新股发行新规的施行,新股中签率有可能继续走低。根据监管层规定,明年开始,新股发行将采用新的规则。新规针对巨额打新资金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及部分投资者卖老股打新股问题,取消现行的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将申购时预先缴款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新规则被生动地形容为“先上车后买票”。华融证券认为,这一规则的变化将导致中签率显著降低。

上一篇:城乡医保整合未竟 下一篇:没有忏悔的《忏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