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活民间资本加快区域民营经济发展

时间:2022-06-13 01:32:10

以激活民间资本加快区域民营经济发展

[摘 要]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民间资金已成长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营经济和社 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多年前民间资金作为“地下资金”活动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如今地下资金 以“民间资本”的身份登上了中国经济舞台。本文从民间资本现状与作用出发,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引导民间资本 发展民营经济,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发展和规范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地方性中小金融 中介机构,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风险投资体系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 民间资本;民营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7-0167-03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区域金融支持江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批准号:06YJ29)

[作者简介] 段军平,宜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龙国光,宜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江西 宜春 336000)

一、民间资本现状分析

我国民间资金经过20多年发展,已发展成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民营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中国民间资金规模大约是9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GDP的6.5%(中国金融网,2005)。我国民间金融主要发源于农村尤其是沿海地区如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从1986年开始,农村民间借贷规模已经超过正规信贷规模,且每年以19%的速度增长。可见,我国民间资本正以势如破竹之势发展。主要表现在:

1.覆盖面广,区域性特色明显。调查显示,2003年底地下信贷规模在7400亿元至8300亿元之间,占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增加额的比重近30%。调查的第一个指数是地下金融规模指数,平均值为28.7。其中,西部7省区的地下金融规模指数为28.98,东部8省区的地下金融规模指数为28.66,中部5省区的地下金融规模指数为25.2。西部和东部的地下金融规模要远高于中部。具体到20个省区市,排在第一位的是黑龙江省,指数达到53.4,最低的是贵州省,指数只有4.7(资料来源:新华网)。可见,民间金融已经发展到全国范围了。从民间金融分布区域看,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民间金融活跃。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企业之间,特别是民营企业之间的直接临时资金拆借高于银行固定利率的民间借贷,数量巨大,近5年来,企业之间直接拆借或借贷的金额平均每年维持在800~1000亿元人民币。这是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民营经济成分的活跃及区域信贷供给不足形成的,而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民间借贷相对平稳。二是城乡结合部民间借贷突出,资金需求量大,而远离城镇的农村地区,以盈利为目的的借贷行为并不明显。三是民间资本借贷规模受金融服务优劣影响大。凡是银行体系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和民营经济力度大、手续简化便捷、满足信贷需求的区域,民间借贷机率低;而银行服务机制缺失、信贷服务不到位、贷款无望的区域,民间金融异常活跃。

2.数额大、期限长。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宁海县农村的民间“聚会”,一般会金都在十几万元;宁海县工商银行对178户城关地区参与“标会”的人员问卷表明,每户每月平均“会钿”支出占其家庭经济收入的1/3;舟山市估计目前农村民间借贷额高达6250万元,相当于同期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的32%(浙江省人民银行)。温州全市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总额中,来自国有商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大约占25%,其余75%来自民间金融。以上是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间金融也异常活跃。如山西晋西北地区,自1990年下半年以来,晋西北地区民间借贷异常活跃,全区有5500多万元的资金参与民间借贷。不少放贷者拥有5万、10万元以上的资金(山西忻州市人民银行)。内蒙古五原县对3个乡的调查显示:150户调查样本中,有借贷活动的人占50%以上,一次借贷金额由原来的2000-4000元上升到今年的5000-10000元(内蒙古五原县人民银行)。

3.利率大幅度上升,高出银行同期利率的2-4倍。民间借贷者多数是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取得贷款,而不得不寻求民间融资取得资金的。目前,民间借贷除极少部分参照银行贷款利率外,年利率大多高出银行正常利率的2―4倍。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监测,2005年浙江省一年期以内(含一年期)借贷加权平均利率逐季上扬,由一季度的11.1%升至四季度的13.2%。这表明活跃于民间借贷市场的中小私营企业对流动资金需求仍较旺盛,而银行较高的贷款条件将之拒之门外(《金融时报》,2006,5)。最为典型的是浙江温州地区,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温州地区民间借贷平均月利率由8.9%上升到11.97%最高值(温州市人民银行)。

4.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我国民间借贷活动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民间借贷形式主要以信用放款为主。到1989年初,由于国家宏观紧缩政策效应作用,这种以信用放款为主的民间借贷跌入低谷,到世纪之交时期,我国的民间借贷又重新活跃起来,尤其是在近几年,民间借贷资金借贷规模不亚于银行信贷,有的地方几乎发展到与银行抢业务的地步。当前日趋活跃的民间借贷已由原来的信用放款发展到贴水借款、抵押贷款、担保借款、投资入股、收取固定回报和各种“标会”、“招会”等多种形式并存。在浙江、广东、福建个别地区,“摇会”、“抬会”等形式又重新兴起。从借贷结构上看,抵押贷款约占30%,担保放款约占50%,信用放款约占10%、投资入股和收取固定回报各占5%。

二、民间资本对当前经济社会产生的作用分析

尽管社会对民间金融发展现状褒贬不一,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金融的存在完善了我国金融体系,尤其是对一些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民间金融市场高利率效应在客观上抑制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有助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经济界普遍共识是,中国经济过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太廉价了,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是比较低的,近几年国家通过提高存贷款利率等手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效果是明显的,这就是说,在源头上堵住了一些可上可不上的项目投资。如果民间资本市场上的利率还低于或等于银行利率,投资项目势必会从民间资本市场打开缺口(事实上也存在),而民间资本市场利率高,相对于项目方来说会在收益――风险之间作出选择。由于银行政策性作用抑制了项目投资的增长,再加上民间资本高利率的配合,客观上就会使得投资增长放慢。尽管民间信贷帮助了一些借款人绕过了政府部门的信贷紧缩控制,这样的投资和国有企业从国有银行中获得贷款而投资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只有那些确实能够获得良好回报的项目才能够承担得起民间资本市场上的高额利率。二是民间金融市场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剂和助推作用。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可是,民营经济在银行资金支持方面却是受到不同程度歧视的。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被政策部门高度关注,政府部门鼓励银行借款给民营企业。然而,实际上效果难令人满意。一方面,银行绝大部分是国有的,一直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对民营企业差别对待;另一方面,绝大多数银行并没有必要的能力去处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目前实行的紧缩政策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却对民营经济支持不够。

事实上,民间金融给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替代性选择。研究表明,农户通过地下金融等渠道借贷的规模指数为56.78,也就是说,民营经济从银行、信用社等正规渠道借贷的比重不到45%。西部的指数最高,为62.43,东部居中,为56.45,中部最低,为55.47。这就证明在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农民正规渠道借贷的比重其实是比较低的。中小企业融资一直以来是个难题,很多企业无奈之下只能走偏门,甚至非法融资。调查表明,全国中小企业约有1/3强的融资来自非正规金融途径。从地区分布看,西部6省指数最高,为43.18%,中部为39.8%,东部最低为33.99%,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地下借贷的依赖性越强。这种格局表明,我国三大地带中小企业发展存在成长阶段的显著差异。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已进入中年期(5年以上),依靠正规金融尤其是股权融资比重提高,非正规融资比重有所下降;而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处于婴儿期(0―2年),主要依靠非正规途径融资;中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接近青年期(3-5年),还需要依赖一定的非正规金融的支持(资料来源:新华网)。可见,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轨迹上不能不记上一笔民间金融的功绩,尤其是在浙江、广东和福建,民营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与民间金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三、激活和引导民间资本发展民营经济的金融对策

1.完善商业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一是要进一步改革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在修改现行的商业银行《贷款准则》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放宽办理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同时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特别是扩大支行一级的贷款权限。二是改善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功能。首先,银行应制定一个符合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引导企业朝着“守信用”方向发展;其次,银行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对一些资质好、信誉高的企业,可签发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金融工具,但目前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还存在相互排斥行为,如,不同系统商业银行不使用跨系统存单作抵押贷款,人为造成企业融资难问题;再其次是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机构、网络、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行业分析、决策咨询,给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信贷条件。

2.发展和规范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地方性中小金融中介机构。一是要拓宽城市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城市中小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机构新、机制灵活的优势,扬长避短,将市场定位在中小企业,同时健全内部机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减少民间资金进入的风险。二是提升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农村信用社大多分布在乡镇一级或地域较广的村级,它应该成为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资金供应链。相对来说,企业或农民在农村信用社贷款方便一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监管手段、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不是很规范,尤其是贷款利率上存在“人情利率”,在贷款问题上,有索、拿、卡、要的嫌疑。三是有条件地建立区域性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对经营较好、更适合商业化运作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社、“钱庄”、“银座”,可通过吸收合并形式,吸收民间资本改造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着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融资难的问题。

3.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风险投资体系。第一,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资本构成体系。在美国,风险资本构成是由大公司资金、年金、国外资金、捐赠和公共基金、个人和家庭资金构成,分别占全部风险资金的11%、46%、14%、12%、8%。欧洲国家的风险资本构成是银行、保险公司和年金,分别占全部风险资本的31%、14%和13%,其中,银行是欧洲风险资本最主要来源,个人和家庭资金只占2%。在日本风险资本中金融机构和大公司资金分别占36%和37%,其次是国外资金和证券公司资金,各占10%,而个人与家庭资金也占到7%。由于我国民间资金市场活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都有利于民间资本发展,因此,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是我们的理想选择。第二,大力发展区域性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的组建模式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如欧美国家是以有限合伙制形式建立风险基金的。一类是有限合伙人,一类是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提供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以投资额为限对基金组织承担有限责任;普通合伙人应持有基金股份的一定比例,普通合伙人也是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并享有公司破产善后求偿权。在收益分配上,普通合伙人除了获取基金股份收益外,其劳动报酬还直接与基金公司效益挂钩,这样就有利于发挥基金公司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作用,从而也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第三,积极发展地方性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应定位于提供中小企业信托、投资与咨询服务,以此推进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水平。第四,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本身担负着扶持高科技企业,促使其成为规范股份制公司的使命,被培育出的企业通过上市则是风险投资退出及获得高利润回报的最有效途径。当前应考虑把深沪两个资本市场作为风险投资退出通道,从而起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4.拓宽中小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一是要大力发展以股票融资为主体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是指国内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三板市场以及场外市场。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企业开辟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从而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为此,首先对经营规范、业务运行正常、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进行重组和改制,建立符合上市要求的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次,要做好准上市公司的辅导期工作,为上市作好准备。二是为中小企业开辟债券融资渠道。要进一步修改我国的《公司法》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使之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让成长性强、资产结构合理、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和债券资信评级的基础上发行短期企业债券。三是有条件地规范发展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在现代企业制度模式下,股权流动与股份转让是股份制企业内在机制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有一个为股权流动和转让而设立的市场,这个市场就是场外交易市场。政府有关部门应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进入标准、发行和交易制度,加强监管,为经营条件和经营状况差异较大的各类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来明敏.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匹配研究 [J].南开管理评论,2001,(6).

[5]易平,李奇伟.论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

[6]岳意定,王璇.民营企业金融支持的研究及建议[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7]戴伯勋.现代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8]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9]胡宏章.金融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上一篇:运用委托――理论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 下一篇: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风险投资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