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

时间:2022-06-12 10:48:41

试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外汉语教学时一门特殊的学科,有很多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因此,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也有着特殊的要求 。本文主要对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师 素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基本含义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甚至国内少数民族进行汉语教学,它的本质所在是第二语言教学,更确切地说是第二语言汉语教学。因此它不仅应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而且还应遵循汉语语言学习的特殊规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来华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现状却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每位教师都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一、 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弘扬中华文化、扩大对外开放国在世界上影响的一项伟大事业。对外汉语教师要有高度贵任感和使命感。对外汉语教师不仅仅是在从事教授汉语的工作.还是在从事关系到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工作。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本身就愈味着承担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政治使命。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以爱国主义热悄向世界传授汉语、传播文化、介绍中国。要热爱祖国的语言和文字,热爱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自紊感,要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超越狭隘的功利愈识,始终保持热忱的教学态度,做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结交世界朋友的准“外交官”。 在对部分对我国有误解和偏见的留学生,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让事实来说话,逐步改变他们对我国的看法,切勿横加指责、态度粗暴。对留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热心帮助,但也要掌握分寸,注意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不仅要在外在形象上体现汉语教师的美德.用良好的言谈举止潜移欲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吸引更多的汉语学习者和汉民族文化爱好者,还要努力增加亲和力和凝聚力,树立教师威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维护自己的人格、国家的国格,维护国家的尊严。

二、 扎实的专业功底

第二语言教学的支撑理论包括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三方面的知识是一位对外汉语教师所不可缺少的。

语言学也是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起源和发展的科学。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是隐藏于大脑中的一套规则,是思维的工具,还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明确这些,对外汉语教师才知道对外汉教学要满际的原则、系统的原则、认知原则和文化原则,才知道教外国人汉语,至少包括了三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技能;二是汉字、词汇、句法、篇章、语义、修辞、语用等知识,三是影响交际的文化因素。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把语言知识、语用知识和有关的文化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

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涉及了众多的心理学知识,对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来说是绝对必要的。对外汉语教师注意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学习策略以及兴趣性格等心理特征,符合现代教育观念。举例来说不同性格的外语学习者会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外向型的学生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但他们往往不十分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内向型的学生学习外语时则更善于对有限的语言输入进行细致的分析。

在外语教学中,我们总是要考虑,如何设计一个类来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则,怎样做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可见,一个对外汉语教师的教育学知识直接影响到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

三、 广博的中国文化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

语言与文化有着共生、相属、相依的密切关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语言的理解包含着文化的理解,语言的理解需要文化的理解。对外汉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的民情风俗、历史发展、地理概况、各类艺术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等。教师需要知道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帮助学习者通过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来开掘提高汉语水平的潜能;需要知道怎样寓文化价值观于语言教学;需要知道如何应对异文化的碰撞。对外汉语教师能够把视野投入到更广阔的文化领域中,接受、对比多种文化的差异,并能从文化中寻求异文化交际差异的根源,从而利于留学生尽快消除文化冲突。因此,掌握中华文化知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素质。

四、 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时语言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是语言教学最基本的实践。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或作为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在其中所占有的地位是不需要让大家产生任何顾虑的,是我们所从事工作的一个最为基本的能力与要求。外语教学是一种特殊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当然因为我们所教授的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对外汉语教师和任何专业的教师一样,要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用自己对工作的投入和对学生的关心去感动学生。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熟悉、语言点的把握、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教学的技巧、普通话水平、应变能力、教态、板书等几个方面。教师还应尤其熟悉第二语言教学法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以此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六、广博的人文学科知识

时代的发展和学科的综合性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能够对多个学科领域有一定的涉猎并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对外汉语教学是综合的学科,多学科的交叉影响以及汉语学习者学习目的的多元性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人文学科知识。例如,教师能尊重并正确地理解中华文化,具有一定的中华文化、中国文学和中国社会的背景知识,特别是与汉语交际直接相关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和教育学等理论知识,了解语言学习和习得的过程和规律,能结合教学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够精通一门乃至多门外语;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及适当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学艺术等学科知识。

七、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创新是时展的要求,是教师工作特殊性的体现,是教育工作中有所建树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往往查遍资料也找不到现成的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是因为汉语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界至今尚未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这种现状就要求教师必须边备课、边研究、边探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应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具有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能够将自己的思考成果通过语言文字、数据以及其他的符号形式流畅地表达出来。对外汉语教师也要以自己平时的教学感染和带动学生从事汉语教学的创新研究。只有这样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才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才会蒸蒸日上,越来越有前途。(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2] 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 王爱君.试论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江南学院学报,2001

上一篇:构建农类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