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心肌病的社区健康教育防治

时间:2022-06-12 08:03:45

酒精性心肌病的社区健康教育防治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联合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在酒精性心肌病的早期防治中的方法及意义,总结社区健康教育经验。 方法 联合所在社区对50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治疗情况并评估健康教育的作用。 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疾病各项观察指标表现良好,差异显著(P < 0.05);配合戒酒组与不配合戒酒组相比,活动性气促症改善率分别为61.1%、28.6%,心胸比值继续增大率分别为22.2%、71.4%,心衰复发率分别为25.0%、57.1%,差异显著(P < 0.05)。 结论 对酒精性心肌病的预防和治疗应加强社区与医院之间的合作,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

[关键词] 酒精性心肌病;社区健康教育;早期防治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1-0114-02

酒精性心肌病就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由长期嗜酒引起的心肌病变,主要特征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1]。戒酒是酒精性心肌病防治中最重要的环节,又是最难控制的环节,戒酒后又重新酗酒者为数不少,因此社区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院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50例患者联合大石街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并评估加强健康教育在防治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衰发生及复发上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50例,均来自大石街社区,男性,年龄25~60岁,平均(45.4±5.5)岁;患病前一日三餐均饮酒(白米酒、九江米酒等),部分为酒店从业人员。

1.2 方法

以患者入院开始治疗后6个月为试验期,住院期间、出院后均积极联络好患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酒精性心肌病诊治及其健康教育内容的学习培训,让社区医生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做好病情交接,共同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统计健康教育后患者行为习惯改变情况。按戒酒和不戒酒分成两组(分别为36例、14例),统计两组患者活动性气促症、心胸比和心衰复况并分析。

1.3 健康教育

主要从疾病认识、遵医行为、饮食指导、药物指导、生活规律方面进行教育。

1.3.1 用药指导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均需严格戒酒并控制感染。必须对患者反复告知过度饮酒的并发症及其危害性,并通过家人及所在单位领导共同监督,使逐渐脱离饮酒环境,同时给予抗心衰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利尿剂减少心脏负荷、硝酸酯类与ACEI类药扩张血管,必要时予多巴酚丁胺、洋地黄强心治疗;调节电解质平衡、积极控制血压高的患者的血压,给予心室腔内血栓形成的患者华法林口服,房颤患者予以口服胺碘酮[2]。

1.3.2 饮食指导 患者的饮食由医护人员指导和督促,嘱戒烟和限制浓茶。患者进食不宜过饱,宜少食多餐,食物要易消化。饮食中过多摄入盐会增加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最终会诱发心衰,因此要给患者讲解低盐饮食的重要性[3]。

1.3.3 运动与休息 休息是以往护理心衰的基本措施之一,但长期不运动,会导致心血管功能改变、心衰症状加重及体力活动受限,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因此,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呼吸功能锻炼,劳逸结合,并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要防止过度疲劳,适时增减衣服,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

1.3.4 心理护理 由于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是可逆的,心衰反复发作、对疾病的发展的无法预测以及沉重的医疗负担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悲观、自怜等消极情绪,进而产生失眠诱发心衰。因此心理护理环节不可忽视,多与病人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治疗新进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满足患者心理需要,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如听音乐、散步、向亲友诉说等转移不良情绪,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与家属一起在生活上关心体贴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1.4 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①疾病认识:掌握酒精性心肌病的病因、了解自我疾病程度;②遵医行为:能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③饮食指导:患者做到严格戒酒,合理膳食;④药物指导:能按时服药,合理用药;⑤生活规律:作息规律,适度锻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比较

健康教育前后,50例患者在对疾病的认识、遵医行为、饮食指导、药物指导、生活规律等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 0.05),说明健康教育在此5个方面均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表1)。

表1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比较

2.2 配合戒酒及治疗患者与不同意戒酒者观察后期病情变化比较

配合戒酒治疗组与不配合戒酒组的患者相比,活动性气促症状改善22例(61.1%),心胸比值继续增大8例(22.2%),心衰复发9例(25.0%);不戒酒组中,活动性气促症改善4例(28.6%),心胸比值继续增大10例(71.4%),心衰复发8例(57.1%),戒酒组与不戒酒组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差异显著(P < 0.05)。

3 讨论

酒精性心肌病是由长期过量饮酒或间断酗酒引起的,临床上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多因顽固性心力衰竭、栓塞、猝死等而死亡。它是由乙醇及其代谢产物毒性效应所致的心脏病。研究表明,酒精引起的心肌抑制是可逆的,在戒酒后,心功能恢复良好,心腔无进行性扩大,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继发性心肌病[4]。因此,严格戒酒,坚持适量的体能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治疗、预防酒精性心肌病复发都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结果与上述结论相符:戒酒患者与不配合戒酒患者相比,在活动性气促症、心胸比值、心衰复发率等方面均明显改善(P < 0.05)。

对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对酒精性心肌病的认知水平,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提高,有利于患者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5-6]。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如专栏、板报、广播、健康教育画廊录像等)向社区居民传播卫生知识,针对性地开展酒精性心肌病相关讲座,使人们认识到该病的病因及危害性,从而提高人们对酒精性心肌病及危险因素的认识,有效地预防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以及复发。

加强社区预防、与医院合作进行社区健康教育与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康促进理论认为,改变生活行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非常困难,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7]。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并能巩固医院治疗的效果,整体性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尤其在有大量人口饮酒的社区,这一点更显重要,两者之间的合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杨晴. 健康教育对扩张性心肌病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87-2688.

[2] 陈心容,杨苓,邓进,任华容. 酒精性心肌病临床观察及护理[J]. 护理研究,2012,26(6):1480-1481.

[3] 马丽. 15例酒精性心肌病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209-213.

[4] 刘朝辉. 酒精性心肌病的诊治研究[J]. 当代医学,2009,15(1):10-11.

[5] 周贵文,林忠如. 酒精性心肌病22例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87.

[6] 曹斯琦,陈丁丁. 酒精性心肌病:病理生理、临床与药理学[J]. 海峡药学,2006,18(4):4-8.

[7] 刘莹. 高血压病与社区健康教育[J]. 继续医学教育,2011,9:64-66.

(收稿日期:2013-04-07)

上一篇: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 下一篇:早期护理干预在部分足拇趾再造缺损指尖术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