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寝室文化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个人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12 01:08:23

试论寝室文化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个人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摘要:初中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里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是增长知识、接受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大,叛逆心理严重,抗挫折意识和能力极其薄弱,所以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生;寝室文化;行为习惯;重要性

现代的社会,不仅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更需要高素质的国民,高素质的国民教育要从学生抓起,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教育指明了德育培养方向。

一、寝室文化是住校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

教育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美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但现在的农村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在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缺点:一是寝室卫生差:床上床下乱七八糟,不会打理;一片混

乱。二是个人卫生习惯、环保意识差:乱丢纸屑、

瓜皮果壳、食品包装袋;乱倒脏水;随地吐痰。三是学习行为习惯差:不会预习新课;没有时间观念,上课铃响后仍在操场上游逛;不按时作业,随心所欲;人生没有奋斗目标;得过且过混日子等等。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素养,素养铸就人生。”不好行为习惯有损学生的健康,有损学生的文明形象,降低了自己的人品,这无疑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使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我们深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寄宿制学校是学生除了学校规定和法定放假休息时间以外的所有时间原则上都将在所在的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寝室文化是由住校生在生活领域的相互作用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精神的产物,以及其创造过程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住校生生活、交往的最基本场所;是学生群体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住校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这个阵地的活动方式、内容,如何才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待于我们探究、归纳、总结应用。行为习惯是指出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的、高度自觉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的好与坏,是关系到学生个性品质发展,关系到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关系到促进学生其他良好行为习惯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对学生后期的发展起至关重大的作用。

二、寝室文化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好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坏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让人陷入恶习深渊,影响人一辈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体现学生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着一个学生的道德修养,初中阶段是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如何把握好这一黄金时期,如何让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学寄宿制学校寝室文化建设有效地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变化、健康发展,值得我们一线教育者深思。

学生的生活能力、行为习惯从小父母就开始培养,经历学前班、小学的几年教育,具有初步感悟、领会行为是非的能力,慢慢地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行为习惯。进入初中,环境发生改化,社会视野逐步扩大,开始了寄宿生活,要整理床铺、收拾房间、又要参加户外活动,增大了劳动量,由于身心处于发展时期,好奇心强,加之多数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学生成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既特别关心,又十分溺爱。这样,“惰性”行为渐渐产生,思想上的“固执、任性、不听话、”,成了今天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学教育的难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课内外结合,创设适合寝室文化教育的情景、场面,培养学生的行为意识,对寄宿制学校要利用学生朝夕相处的寝室场所,形成有特色的寝室文化,传播先进思想、名人文化,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因人而教,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全方位地发展健康的思想意识。

结语:

总之,初中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里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是增长知识、接受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大,叛逆心理严重,抗挫折意识和能力极其薄弱,所以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祝志 王鹏 林琳;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J]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文迤;和谐寝室文化建设[J] ;改革与开放,2010年14期

上一篇:小议学生修改作文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日本军国主义何以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