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时间:2022-06-12 09:50:59

论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摘要:本文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实际,在说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希望为建筑行业整体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必要性;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将直接导致施工质量的低劣,并会对建筑企业和社会造成威胁和隐患。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良好的技术水平、优秀的技术装备、良好的技术管理缺一不可,这是提高建筑质量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同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还受到施工过程、建筑样式、环境变化的多方面影响,特别在当前建筑施工中工序搭接程度高、工种相互交叉复杂,综合性运用技术很多等种种问题会形成各种对建筑施工质量的制约,为了确保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就成为一种必然,这是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建筑功能的基本需要。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

改革后我国的建筑市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取得了极大的扩张,一些资质不合格、技术水平低下的包工队进城“打工”,形成对正常建筑企业的价格和成本冲击,这些施工队伍为了能包到工程,往往采用挂靠的方式,依靠分包和转包的手段,不规则地获取施工合同,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监督机构在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放松了监管,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能力和质量存在问题变得十分普遍。

2建筑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不高

当前,建筑市场中一些施工队伍对质量和技术的管控只限于经济手段,这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不能形成以技术为中心的管理体系,长此以往会造成建筑市场良莠不齐,大量不具资质和技术水平的建筑队伍涌进建筑市场。

3施工技术监理的缺失

我国对建筑施工技术实行强制的技术监理,但是监理单位的运作和监理一直得不到社会、工程发包方和工程承包方的深层次认可,这造成监理单位的价值得不到社会的肯定,一些施工单位对监理工作采用的是防范和敷衍了事的态度,这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监理作用的下降和监理工作的缺失。

3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多事

3.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规范化体系

首先,制定建筑工程市场的技术准入制度,从制度和规范化的角度重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体系,对建筑企业实行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资金管理等措施,将建筑工程施工的信誉与技术水平进行科学量化,实行对挂靠的清理和检查,让具备技术资质、施工能力的建筑企业真正获得建筑市场。其次,严格执行建筑工程的招标,设计科学的建筑工程招标管理规范,将招投标工作置于阳光下,进行科学和公正的操作,降低不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企业进入建筑市场的可能性。最后,明确建筑企业各项法律权益和法律责任,要使建筑企业明确了解和知晓应尽的法律责任和应享有的权益。

3.2提高建筑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水平

首先,帮助建筑企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特别对于技术的提升要有专门的发展计划,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是一个企业宏观发展的目标,规划的制定应建立在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判断市场未来发展动态和趋势、企业自身将会在其中担任的角色、是向联合企业发展还是走自主规模、追求什么规模的市场份额、企业的风险修正等综合因素,理性确定企业宏观走势。其次,推进建筑施工企业阶段架构设置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筑企业运作可以采用松散组合型与实力组合型相互组合的模式,使其具有在管理方面、技术方面和经营方面的优势,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其四,建立企业运作管理程序,有效的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内容形成把控和推进。技术管理是支持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不可忽视,企业要形成从理念上认识技术管理对生产管理的支撑作用,从措施上制定详细的技术管理条例,使技术管理落实到每个班组的每个环节。最后,推进建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将的应用,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会应用于建筑施工,成熟的企业应具有自觉更新知识、技能的机制和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能力。

3.3提高建筑企业整体的技能水平

城市化需要的是大量的有技能的劳动者,当经济发展达到一个更高的阶段,生产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与时俱进的提高,要求的生产技能也必须跟着提高。建筑工人的技能也应重视起来,企业应该加大对工人培训力度,这样不仅能使工人的技术水平提高,也极大的促进了企业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3.4规范建筑施工技术的监理

监理单位应采用规定程序、资质机构、技术力量等综合力量和能力加强技术监理,监理主要是靠技术管理“吃饭的”,因此对于监理资质在技术力量上的审核更应严格,建立监理资信的联网,实行定期的考评奖惩制度,优秀的奖励、能力达标的升级、水平不够格的降级或淘汰。监理市场的规范除上述的基本条件外,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监理的管理形成制约,以保障监理工作的健康实施。第一,应该从“法”的角度加大监理的责任。一旦监理公司承接了甲方的工程,合同签订就要开始对甲方的工程承担法律上的监管的责任,监理必须对工程运行的好坏负起责任来否则对监理处罚力度。第二,正确把握监理与建筑公司的关系,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从监理运行的很多实例看,监理如果不自律,就会与施工单位混为一体,出现对工程的不负责和相互包庇,有可能损害工程质量。所以对监理的监管应由行政职能部门按照规范进行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鸣.浅谈建筑工程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7)

[2]周欣.有关建筑企业技术管理的创新和完善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33)

[3]李少霏.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7)

[4]金小祥.分析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的要点[J].价值工程.2010(21)

[5]李惠民.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10(08)

上一篇:关于工程测绘技术的探讨 下一篇:关于开发管理成本存在的问题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