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子清 诗书经济

时间:2022-06-12 07:37:28

施子清 诗书经济

如今施子清虽已年近七旬,满头银发,然而做起事情来依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就是这样一个慈祥的老者,他坐拥一家大型集团公司,出版多部书法集和诗词集,担任国内多所大学客座及兼职教授,献身社会公益活动,并兼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海内外数十个社团的会长等要职。最显赫的则是该家族的政协世家身份,一门五委员,雄冠商界,可谓是政商两界的佼佼者。

比起现在的成就,施子清的早年则要寒酸得多。

施子清,1939年生于泉州晋江,父亲及祖父均系旅居菲律宾的华侨。小时候由母亲带着留在家乡,家庭所有的开支全凭海外亲人的侨汇。然而抗战爆发后,和众多的侨眷一样,侨汇中断,施子清和母亲开始了艰难的生活。施子清对儿时的记忆印象十分深刻。他回忆说:“当时全靠母亲外出挑盐、卖旧衣为生”。

好不容易等到了抗战结束,施子清的父亲亦从菲律宾回来了,并在老家盖了一所足以夸耀乡里的大洋房。不料次年父亲便因肺炎去世,遗下年幼的施子清及刚出世不久的妹妹和母亲相依为命。

“这是一段艰苦的时期,眼看过着的好日子一下子回到了以前”,施子清回忆起这段光阴时说。直到长大后,在菲律宾的叔父来信让他去菲律宾帮忙。于是在1958年,十九岁的施子清只身到香港,准备由港转往菲律宾。然而更不幸的事情还在后头,他无法取得赴菲签证,便滞留在香港。“这一留,便留了几十年”。当年令他进退失据的香港,后来竟成了他庞大事业的发祥地。

凭着自己在家乡读书的底子,施子清在抵港后先找到一份在小学教书的工作。一边教书,一边补习英文。通过半工半读,他先后获文学士和中医学院全科毕业文凭。这期间,是施子清开始创业的时期。他先后从事过教育、进出口贸易,也办过五金厂、表壳制造厂等,均因经验不足而难以为继。但是,“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从来不觉得苦,从来不怕苦。”正是这种精神使施子清在逆境中能挺得住,终于迎来顺利发展的日子。

1967年,施子清独资创办了恒通贸易公司。他的事业开始了转机。随着大陆开始改革开放,恒通公司将经营方向转向与内地做纺织品进出口生意以及纺织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样的先见之明让施子清获益颇多,八十年代初,香港是内地唯一的外贸窗口,出口贸易都要经由香港的中间商才能买进卖出,施家就这样赚到了家族的第一桶金。恒通贸易公司的年营业额达数亿美元,此后更是一路上升。经营的范围除了纺织品的进出口贸易,还进入了纺织业。

目前,恒通资源集团已形成一个业务多元化,经营网络涉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及中国多个省市,具备相当规模的商业投资机构。

除了在经商上眼光独到之外,施子清还爱好诗文,他说,每天除了做生意、社交外,基本上要安排两个小时的时间读书写字,先后出版有散文集《雪香集》、诗词专著《雪香诗钞》、政论专著《子清刍议》等。其中,施先生的“风物宜向长处看,我虽白发亦少年”尤为人称颂。

尽管诗书中豪情跃然,对于事业的成功,对于外界所津津乐道的经商理念,低调的施子清却谦逊的说,做生意讲的是赚钱,要讲经济效益,所以一步一个脚印最重要,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因此,在经商生涯中,他一直尝试着把优秀的文化传统注入商业,他说:“过去人们习惯称商人为奸商,我就不会有这种感觉,虽然我也想尽办法赚钱,但都是正当的途径,否则,就会觉得与儒商身份不符,与自己的思想格格不入。”

上一篇:中国廉价轮胎引起印度制造商恐慌等 下一篇:经济酒店:黄金周消费新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