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水管道工程设计的阐述

时间:2022-06-12 04:57:58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设计的阐述

摘要:市政给水管道工程设计在各地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中占的比重不大,并且在相关专业书籍中,这一方面介绍很少,市政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要依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小区给水规范、施工规范、消防规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等相关规范和手册,并结合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及当地水司的运行规程等实际情况,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节能出发综合考虑,进行设计。

关键词:市政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设施

Abstract: Municipal water supply pipeline engineering design are essential everywhere, but the proportion is not accounted for in the design of the entire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books in this regard introduced small, municipal water supply pipeline engineering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outdoor water supply, residential water supply specifications,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ire code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manual specifications and manuals,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operating procedures of the geographic and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l water Division, from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economic reasonable and energy-saving departure considering the design.Key word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pipeline; engineering design; facilities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一、平面布置

1、对旧管道更新改造而迸行的设计,在新管道定线前一定要调查清楚旧管线及其分支管的具置,并尽量不占据旧管线的原有位置,最好保证新旧管网之间有1.5 m以上的间距,并且要根据原管道连接的分支管预留管件。这样在新管敷设过程中不至于必须拆旧管线,从而保证旧管线能正常供水,直至并网施工全部完成以后,再彻底废除旧管线。如果规划位置已被各类地下管线占满,布置新管线已无合适位置,不得不占据旧管线原有位置时,则必须采取临时供水措施以保障生产生活正常供水。

2、 在交通密集、道路横断面较宽路段(规范规定大于50 m)以及市区输水干线管径较大的路段,应考虑铺设复线。

3、为降低工程造价,配合市政道路改造,将管道设计在车道下。随着城市道路等级的逐渐提高。以及地下管线的复杂程度的提高,应考虑适当多预留一些接水口,以满足城市美化和生产生活的需要。

4、 供水主管道不宜开口过多,可考虑结合地下旁通式消防预留接口。

5、如果给水管线布置在车道下面,要尽量减少在车道上做井。除必不可少的干线闸阀、排气阀井外,像分支管阀门、地下旁通式消防栓等井尽量设计在人行道上。

6、管径大于DN600的水平弯头应尽量避免采用90°弯。

7、承插式管道沿曲线铺设时,DN600以下管道的借转角度不超过3°;DN700~DN800管道的借转角度不超过2°;DN900以上管道的借转角度不超过1°。

二、管径的确定

管径应根据设计供水量及流速确定。综合考虑管网造价与经营费用,确定经济流速,从而确定经济管径,使管网造价与经营费用之和为最小。设计时常采用平均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当D=100mm~400mm时,平均经济流速取0.6 m/s~0.9 m/s;当D>400mm时,平均经济流速取0.9 m/s~1.4 m/s,大管取大值,小管取小值。

1、 市政给水管道管径一般根据管网平差计算结果和用水量情况来确定。实际中,有些管径在若干年前已经规划,随着各地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应结合城市改造的步伐,考虑远期发展,同时照顾经济性和可靠性。对于已形成的城区或工业区,设计供水量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

(1) 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根据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及最高日时变化系数综合分析确定。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含淋浴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确定。

(3)消防用水: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等根据现行有关规定确定。

(4) 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

(5)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比计算。对于正在兴建的新城区或工业区,虽然已有规划,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引进的往往与规划不一致。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企业的性质与所在地块性质规划不吻合,用水量就会有所变化,此时可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来进行估算用水量,从而确定管径。

2、 居住小区内室外给水管道管径确定,一般依据小区用户的数量、住宅类别、建筑标准、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等规范中居民用水定额、用水量等相关内容来确定。要注意区分最大小时流量与设计秒流量的应用范围。无论是市政给水管道还是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都涉及到流量与管径的对应问题,应依据流量、流速按《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的水力计算表及地方经验来确定。

三、管材的选择

1、选择的管材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各种内外荷载。

2、 选用的管材应具有很高的水密性能。供水管道是承压的管道,管道的水密性差,以至经常漏水,而增加管理费用和导致经济上的损失。同时,管网漏水严重时,也会冲刷地层引起严重事故。

3、为降低净水厂的常年运转费,选择的管材要水力条件好,内壁不结垢、光滑、管路畅通,水头损失小。 4、 选用管材的价格相对要低,使用年限长,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并有较高的防水和土壤的侵蚀能力。

5、 管道实际是个大的反应器,出厂水未完成的化学反应将在管网中继续进行,并且含氯水与管壁发生新的接触,产生新反应,这些反应有生物性的、感官性的以及物理性的。因此,选择的管材要既耐腐蚀,又不会向水中析出有害物质,最大限度地降低配水管网的二次污染。

四、管道附属设施

1、 检修阀供水主管每500 m~1000m应设置一个检修阀门,主要管道和次要管道交接处的阀门设在次要管道上。

2、 伸缩节

(1)供水管上设置的检修阀门应加设伸缩节,当阀门需要更换时,可以减少阀门更换的时间,缩短停水区域的停水时间。

(2) 露天管道应设伸缩节。

3、排气阀

(1) 排气阀设置位置:管道局部最高点;管道下降坡度变大点;管道上升坡度变小点;长距离无折点上升或下降管道每隔500m~1000m设置一个排气阀;长距离水平管道每隔500m~1000m设置一个排气阀。

(2)排气阀的口径:排气阀的口径与管道直径之比为1:8~1:12。

(3)排气阀与管道连接之间应设置阀门,可避免拆换排气阀时大面积停水。

4、排水阀和排水管

(1) 在管道下凹处或阀门间管段最低处需设置排水阀和排水管,以便排除管内沉积物或检修时放空管道。排水管应与母管管底平接并具有一定坡度。

(2) 若地形高程允许,应直接排入河道、沟谷;如地形高程不能满足直接排放时,可建湿井或集水井,再用抽水机具将水排出。

(3)排水管和排气阀的口径与母管道直径之比为1:3~1:4。

5、 消火栓

(1)两个消火栓之间的间距―般为100m~120m,距车行道边不大于2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

(2) 冻土厚度≤400mm的地区宜设置地下式消火栓,冻土厚度≤200mm的地区宜设置地上式消火栓。

6、阀门井

(1)由于管网中的附件设计在阀门井内,为了降低造价,配件和附件应布置紧凑。阀井的平面尺寸,取决于管道直径以及附件的种类和数量。但应满足阀门操作和安装拆卸各种附件所需的最小尺寸。井的深度由管道埋深及阀门尺寸确定。但是井底到管道承口或法兰盘底的距离至少为0.1 m,法兰盘底和井壁的距离宜大于0.15 m,从承口到外缘井壁的距离,应在0.3 m以上,以便于接口施工。

(2)阀门井的形式根据所安装的附件种类、大小和路面材料而定。直径较小,位于人行道上或简易路面以下的阀门,可采用阀门套筒,寒冷地区不宜采用。安装在街道下的较大阀门,应采用阀门井。

上一篇:汽车安全驾驶全解析 下一篇:刍议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