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回家看看吧,有四成爸妈都抑郁了

时间:2022-06-12 04:24:44

中国即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吗?

建国后的第一次生育高峰发生于1950年至1957年之间。现在,随着这些人逐渐进入老年,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正在形成。

从数据上来看,中国2013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突破了2亿大关,达到2.02亿,占总人口的14.8%—而国际标准是:达到10%,一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另一个数据则是,到了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会占总人口的1/3。

所有的问题都会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而扩大。具体来说,抑郁、疾病、贫穷这三大问题正在折磨着中国的老年人。

虽然国家已经立法要求“常回家看看老人”,淘宝也衍生出了“代看望老人”业务,但问题依然难以解决,60岁以上的老人有40%出现了重度抑郁症状。

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数量高达1亿,高龄和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后者已经高达3000多万人。老人患病很正常,护理能力有限才是问题关键。调查显示,有597.6万失能老年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但目前民办养老机构中仅有15%左右的养老机构以提供“康复护理”服务为主,远不能满足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

护工人数也远远不够。如果按照老年人与护理员比例3:1推算,全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针对老年人的专业护理员。但全国老年福利机构职工只有22万人,大部分还是“无证上岗”—有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只有2万多人。 3:1平均每3名在职职工养活1名退休职工

贫穷的证据则是:2011年~2012年间,中国22.9%的60岁以上居民年收入少于3200元。而另一项调查指出,至2010年,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靠家庭供养,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

即使这样,养老金依然在快速成为国家最大的福利负担。养老金制度发展至今的状态是,三个在职职工交的养老保险用来给一位退休老人发退休金,国家却依然需要投入大量补贴。

中国的养老金负债总额2013年将达到2.9万亿美元。而按照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领导的复旦大学的团队测算,如果养老保险制度保持不变,将导致2033年的负债总额高达10.25万亿美元—也就是当年G D P的近4 0%—假设中国GDP平均能保持6%的年增速的话。

老龄化在种种问题之外,也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济方向。比如,一个庞大的养老市场正在形成。 有40.7%的老年人仍靠家庭供养,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

按照北京市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希望将来入住养老机构的占参与调查总数的24.5%,远远高于政府预期的4%。

但全国养老机构38060个,床位266.2万张,只收养了210.9万个老年人。一位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前来入住的老人要排队,有的甚至要等待两三年才能住上。

所以,现在的养老地产市场商机无限。水面下正在暗流涌动,比如万科、远洋、保利、首创等房地产开发商都在酝酿着养老地产项目。

还有老人再教育。截止到2007年,中国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已发展到32697所,在校老年学员已达330余万人。这个数字还远远不够。因此,有报道称为争取山东老年大学最后一个入学名额,数百名老年人曾凌晨赶到学校排队报名。 40.7%有40.7%的老人仍靠家庭供养,有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

上一篇:大陆八项规定的台湾效应 下一篇:物流大户,你熟悉的顺丰只不过名列第1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