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时间:2022-06-12 04:16:18

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人主要通过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感染。人感染布病,轻者感到发热、疲乏、头痛、关节肌肉疼痛,重者出现炎、流产等,影响生殖能力,甚至丧失劳动能力,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对其流行特点、危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治;人畜共患传染病;检疫净化;疫情监测

中图分类号:S852.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32-02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在临床上产生的传染-变态反应的共患的传染病,陕北群众俗称“懒汉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1 布病的流行特点

人和多种动物对布鲁氏菌易感。羊发病较多,人的感染多为职业人群,兽医和饲养员经常接触感染动物和流产胎儿或胎盘,存在很大的职业危险。动物中羊、牛、猪的易感性最强。母畜比公畜,成年畜比幼年畜发病机率大。在母畜中,第一次妊娠母畜发病较多。带菌动物,尤其是病畜、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人主要通过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感染,病人表现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这种人畜共患病,以畜传染人为主,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布病医治不及时易转入慢性病,一旦转入慢性病就成为较难治病例,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

2 布病的危害

一是影响人体健康。布病病期较长,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人患此病常因误诊而转入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甚至导致死亡,这不仅造成身体痛苦,精神压力,而且也带来经济损失。二是影响经济发展。布病对畜牧业发展危害很大,母畜患布病后,常常出现流产、不孕、空怀、繁殖成活率降低,使养殖户难以发展,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患畜还能成为传染源,引发疫病传播,并极易形成自然疫源,污染草场、水源、饲料、土壤,对健康群也是一个严重危险。三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如果有人感染布病,群众会出现恐慌心理,周围人不愿与患者及家人接触,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3 布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群众对布病的认识不够,对该病的防控意识淡薄,购入牛羊不报检是引起该病点状发生的重要原因。

(2)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队伍业务素质差,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影响防治工作。

(3)对病畜扑杀补助的标准低,病畜流失时有发生,少数养殖户发现家畜感染布病后,担心被政府扑杀补助太少,偷偷将病畜卖掉,这也给布病防控带来一定的难度。

(4)由于政府畜牧产业的大力支持,养殖户积极性提高,畜禽流动频繁,净化难度大。

(5)强制免疫不彻底,由于羊布病免疫多为自由饮水免疫,免疫不彻底。

4 布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狠抓关键环节,认真落实综合防治措施。按照“因地制宜、分类防治”的原则,在布病流行区,采取以免为主,“检、免、处、消”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布病。在布病控制区,要抓住春季母羊产羔的有利时机,认真开展母羊流产情况调查,了解疫情动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对检出的病畜全部扑杀,对圈舍、环境、水源等全面进行清理消毒。每年秋季,对假定健康羊用布病疫苗进行高密度的免疫,实行免疫档案管理,确保免疫效果。

(2)切实做好羊奶牛及种畜的布病综合防治工作。对奶牛、种畜实行检疫净化措施,禁止对奶牛、种畜使用布病疫苗进行免疫。对布病检出阳性畜坚决予以扑杀,无害化处理,彻底消灭传染源,严防扩散。政府要保证经费投入,对扑杀的病畜应该给养殖户足够的补偿,以取得养殖户的配合。

(3)加强动物检疫,强化防疫监督管理。一是严格产地检疫。对存栏羊进行产地检疫,应查验布病免疫档案,必要时进行严格的实验室检验,坚决禁止病畜流通、上市,严防疫情传播扩散。二是调运羊进行严格的检验,同时调入后应隔离饲养30 d,经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检疫合格后,方可解除隔离。三是加强对家畜贩运户和经纪人的管理。要强化动物防疫法律宣传教育,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坚决禁止贩运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严厉打击倒卖、贩运布病病畜的违法行为。四是加强对牲畜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严禁未检疫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入市场。五是加强屠宰检疫管理。驻厂检疫员要严格查验耳标和检疫合格证明,对无耳标和检疫合格证明而屠宰的,要坚决依法予以处理。

(4)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对所有的种畜和奶牛每年进行两次血清学检疫监测,对免疫区的当年生5月龄以上的羔羊进行监测,科学分析预测疫情动态,充分发挥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疫情观察员的作用,健全畜间布病疫情报告制度。

(5)严格疫情处置,防止疫情扩散。对疑似布病患畜,应立即进行隔离,防止养殖户倒卖、藏匿或转移造成疫情扩散,对确诊的病畜坚决扑杀,对病畜污染物、排泄物以及病畜的产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认定为布病暴发流行的疫区应依法实行封锁,并严格执行封锁期间的各项防治措施。

(6)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对基层业务人员进行布病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对广大养殖户宣传预防布病的方针、政策及布病流行和危害。

(7)建立卫生与畜牧兽医部门互通疫情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按照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原则,将布病的各种预防措施落到实处。

此外,还要加强同周边地区的疫情通报信息,控制布病的发生。

上一篇:畜牧业中医学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下一篇:蒙自市实施兽药GSP认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