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科学课堂成为创新思维的摇篮

时间:2022-06-11 09:08:21

让小学科学课堂成为创新思维的摇篮

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小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长期培养的结果。下面谈谈本人在科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索情境,设置悬念,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创新思维。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能量及其形式》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瓶塞塞住装有少量冷水的试管,再加热试管,使试管内的冷水沸腾,突然瓶塞“砰”的一声,喷出几米远。这时教师发问:“是什么使得瓶塞喷出来的呢?”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一新奇的现象吸引住了,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不同的课题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法、生活事例法、游戏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敢于提问、敢于探索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动手实验,促进创新思维

俗话说:“眼观百遍,不如手做一遍。”科学教学是以实验为主的,每个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动脑思考、分析判断。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时,引出课题后,让学生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不管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不要急于下结论,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学生就可以在实验中进行创新,原来学生认为的难题也在实验中解决了。动手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增强了学生创新的热情和信心,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古人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就意味着创新的开始。学生有了问题,才会主动去探究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欢迎学生多提“为什么”,并能和他们一起去解决问题、探究知识。对敢于设想创新、标新立异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不同见解,正确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必将点燃起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

四、合理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发现和发掘学生自由想象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异想天开的想象力。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时,启发学生想象“要是不存在摩擦力,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学生各抒己见,答案层出不穷。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将会更富有创造力,从而发展创新技能。

五、重视实践,拓展创新思维

在科学教学中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利用各种活动(如郊游、参观等),带领学生到外面的世界去,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活动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制作等动手能力,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冈县第一小学)

上一篇:如何引领幼儿自主发展 下一篇:魅力英语课,亦师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