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敞开心扉:我和围棋、我和常昊

时间:2022-06-11 07:40:48

1999年春节前夕,刚刚夺得世界女子围棋冠军的张璇悄悄地再次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年,她31岁。新郎是23岁的常昊,一位家喻户晓的围棋明星。

两人身上眩目的冠军光环和两人之间令人敏感的年龄差距,注定使他们的婚姻成为新闻焦点、大众话题……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追踪报道,张璇预想的守住自己的平静和隐秘成了奢望。

一个可亲可爱的女人,一份刻骨铭心的真情

1999年3月底,我拨通了张璇的手机。听说,她不太愿意谈自己的私事,我因此有些不安。

电话里,张璇的声音轻柔甜美,带点南方口音,语速偏快,是那种很年轻、很女孩子气的声音,像活泼的小溪。出人意料,她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访。

第二天,我在正在举行围棋天元赛的上海新民大酒店见到了张璇,她和许多人想象中的“女冠军”不同:没有剑拔弩张的锐气和傲气,非常温婉、随和,静下来的时候,她总是浅浅地微笑着;交谈的时候,她一直很专心地倾听,还时时很体贴地询问:“你要不要添些茶?”“在这种光线下拍照,很辛苦吧?”她的装束也和其他棋手的不拘小节不同,优雅而精致:身穿窄窄的咖色套裙,脸上薄施脂粉,更显得娇小秀丽。她的表情很生动,流露着那一种富有激情又羞涩的神情,非常感性、动人。

我注意到,在她的手指上,戴着一枚别致的白金钻戒,谈话中,她频频地轻抚着它。我于是问:“这是不是常昊送给你的结婚戒指?”张璇摇了摇头:“不,这是我妈妈给我的。”“我和常昊都很忙,结婚到现在,还没有空买戒指和衣服,不要说拍婚纱照了。这么多年来,我和常昊连一张最普通的合影都没有。”谈到常昊,她的一往情深是难以掩饰的,像是意识到了这点,她有些羞涩,便把话题扯到了《现代家庭》:“1991年我在日本的时候,就从朋友那儿看到了《现代家庭》,从此以后我几乎每期都买,我很喜欢看一些关于感情的文章……”停了一会儿,她抚摩着指上的戒指说:“婚姻里面,就只有两个人的感情最重要了。”“这枚戒指虽然不是常昊送我的,但我喜欢它停留在我手指上的感觉,是那种结婚的感觉,真的很好,很浪漫!”这天,常昊正在酒店2楼的比赛室和刘小光九段作第二盘搏杀,临近中午的时候,张璇越来越紧张,她解释说:“下午的比赛最重要了。我能看懂他的处境,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后来,有人告诉我,张璇从未游览过上海,但在常昊比赛期间,她没有离开酒店一步。这次上海之行,她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为常昊担心、忧心和操心。

棋盘边的常昊犹如在急流中搏击,棋盘外的张璇却因深沉的爱感受着焦虑的折磨。这份灵犀相通,在张璇看来,就是刻骨铭心的浪漫。

黑白世界里的灵秀女郎

1998年,在夺得“宝海杯”世界女子冠军、打进NEC快棋赛本赛之后,张璇确立了当今女子围棋第一人的地位。然而她却非常澹然。

熟悉张璇的人都知道,她很爱玩,爱说爱笑,爱花花草草的女孩子的玩意,更爱游山玩水,每到外地下棋,不管有多累,她都要抽出时间去“游游荡荡”……还一度“游荡”到了日本,去那里留学,一走就是4年。这一切,在以执着著称的围棋界,真有点儿异端的味道。

张璇的棋路也和其他学院派高手不同,下得自由、无拘无束,像是带着山野间花花草草的灵气和野性。更难得的是,平时兴趣广博的她,一坐到棋盘边,就专心得令人肃然起敬,爱美的她在比赛时却只穿牛仔裤,她说:“在赛场上,我不能为细枝末节分心。”围棋界的行家认为,正是这份提得起放得下的开阔胸襟和与生俱来的灵气,成就了张璇的辉煌。

张璇却说,这一切有先天的因素,更是后天的磨练,在她的成长中,最重要的一步,是终于看开了输赢。

张璇在古城福州长大,很偶然地,她的小学班主任喜欢上了围棋,8岁的张璇因此走进了围棋世界。11岁时,省队很偶然地来学校“选苗子”,张璇成了专业队员。14岁时,她第一次来到北京,参加全国女子个人赛,当时,她的实力一般,却“很偶然”地连败孔祥明、芮乃伟两位高手,打入了决赛。

张璇记得决赛前的那个晚上,她激动得无法入睡。这可能吗?福建是围棋贫困省,如果从那儿走出来的14岁的小女孩得了冠军,就像穷乡僻壤的孩子夺了全国高考状元一样,是多么光彩而又奇妙的事啊!小小的张璇第一次尝到了成功这杯烈酒的醇香。

然而,决赛中,张璇发挥失常,只获得了第三名,失败的酸涩刹那间填满了她的胸臆。

那以后,张璇在国家队顺利成长着,和许多运动员一样,轮番品尝着胜负、成败,为一次胜利燃烧心灵,为另一次失败哭肿眼睛,后来,张璇突然有一种想飞的冲动。

“23岁时,我下决心去日本读书。我很想看看世界,看看围棋以外的人是怎样生活的,我不想只被输赢左右情绪,我想,应该拥有一些更广阔的东西。”

再见常昊,她不再是他的张老师了

4年后,在1995年9月,当于斌九段带着年轻棋手常昊来到日本,登门看望张璇时,发现她有些不同:岁月的流逝使她变得更温柔、更快乐,更有一种一个可爱女性的风韵。

张璇表示她很快就会回国,围棋是她的职业、她的天地,从出国那一天起,她就明白,她终究是要回去的。临别时,张璇请他们帮忙把一些大件家什带回国,这时,一直沉默在于斌身边的常昊提起了一个大CD机,向张璇微微一笑。

恍然间,张璇认出了这个颇有名气的围棋神童。那是在国家队的时候,张璇和排球队的朋友正在散步,操场边走来一群少年,都长着认真的、早慧的眼睛,齐齐地朝张璇喊:“张老师好!”排球队的朋友笑着打张璇:“你才比他们大多少,他们就喊你老师?”“少年队都得管成年队叫老师,这是围棋队的规矩,哪怕我是最小的成年队员呢。”当时的张璇好不得意。

眼前的常昊,是个身高1米80的英俊男儿,真是那个青青操场边的羞涩少年吗?1996年初,张璇回到了北京,回到了国家队,还是那片操场,漫漫黄沙中,常昊远远地跑过来喊她:“张老师!”两人慢慢站住,像老朋友似的闲聊着。常昊说,张老师的机器像一堆砖头,一路背过来,肩膀上都勒出了血印子……那天,他们笑得很开怀。

2个月后,张璇与常昊对阵,久疏战阵的张璇意外胜出,“游荡”了4年以后能有这样的成绩,常昊不禁对这位“张老师”刮目相看;又过了2个月,常昊在南京战胜了张璇,张璇打量着这个俨然一代大师气度的天才少年,心服口服,她明白,她已不再是他的“张老师”了。

在常昊眼里,张璇善解人意,更是一个“蛮可爱”的女孩子

1996年春天,在比赛的空隙里,张璇和常昊、周鹤洋、丁伟这群小字辈“疯”在了一起。小伙子们突然发现,这个张老师,怎么什么也不懂?玩扑克吧,连“火箭”也没听说过;有个大音响吧,可是只会按开、关两个键,连快进、快倒也不会,真是个女孩子!这个张老师,怎么这么有意思,宿舍里布置得像童话世界,说起话来绘声绘色,笑起来又是那么灿烂!有了这个张璇,这群围棋天才书斋似的生活就有了阳光,他们结伴爬山、旅行……游戏中,张璇发现:这群小天才,真是些懂礼貌、心地善良的好小伙子,尤其是常昊,总是一派稳重、冷静的气慨,有些时候,甚至像个“大哥哥”。那次,张璇输给了韩国女棋手,恹恹地回了寝室,却意外地接到了常昊的电话,虽然只是平常的几句鼓励,却温暖了张璇寂寞的心。张璇忍不住想:这个21岁的大孩子,从小背负着各种沉重的期待,常年超负荷地比赛着,好多时候,累得连脱下西装的力气也没有,可是,他还能关心人、体谅人,一个男人的成熟真不是和年龄成正比的啊。

相处中,常昊发现:张璇活泼、开朗,既充满活力,脑袋里又装满了女孩子的细腻心思,真“蛮可爱”的。那次,常昊痛失好局,回头发现张璇正站在他身边,一脸感同身受的同情,安慰着说:“我们大伙去爬山吧!跟着我玩没错的!”―――蓦然回首,曾几何时,他的身边有了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女伴?1997年春天,伙伴们的活动中,张璇和常昊越来越多地单独在一起了,爱情在两颗不设防的心灵里播下了种子,等到他们有所察觉时,它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

“爱情路上最大的障碍是你心里的结。”

这年秋天,常昊出国比赛,张璇突然发现“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伙伴们的笑语再也无法使她轻松,她在等待、在盼望。

一个月后,当她在归心似箭的常昊的眼中看到同样的渴望时,爱情便不可遏止地生长了。

在这条不平坦的爱情路上,张璇不止一次地反问自己:“这可能吗?现实吗?”她比他大8岁,又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两人的年龄、经历、生长地域都不同,能不能有结果?外界的压力她不怕,最难跨越的是自己心里的结。

矛盾中,常昊的一些小事在她的回忆里闪现:在1996年的段位赛上,7点多钟时,一位棋迷拉住了刚下完棋的常昊,常昊饿着肚子陪他下了一盘棋,没想到棋迷意犹未尽,又提出再下一盘,当时已经8点多钟了,而常昊也已经下了整整3天的棋,旁观的人都有些不满,可常昊还是毫无怨言地又下了一盘……点点滴滴的往事,都清清楚楚地说明,常昊是一个不一般的男人,值得信任的男人,这样的男人,难道不能做出和常规的爱情法则不同的事吗?再说,“常规的东西也不一定就好”,社会上多少貌似般配的婚姻,不也有不为人知的隐痛吗?“别人看起来美满的,不一定真好,关键是看两个人的感情。”张璇想。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在压力面前,常昊的坚定、勇敢也使张璇的心变得坚定、勇敢。

因为相信爱情、相信常昊,张璇终于坦然了:“一切顺其自然吧,我该解开心里的结。”

“围棋和常昊,充满了我的生命”

1999年1月,常昊向张璇求婚,话说得很真:“登记了也好,名正言顺了,别人也不会说什么了。”张璇回答得很平静:“要不要再等一两年?你还太年轻。”“结婚早晚没什么区别,只要考虑成熟了。”他们真的都考虑成熟了。没有戒指、没有婚纱,两人在北京买了一套不足80平方米的二室一厅,就成了家。

常昊还在天南地北地比赛,一有空,他就赶紧回家,张璇也赶紧替他脱下西装,解下领带,说上几句温柔的俏皮话。

张璇学会了煲汤,常昊总说:“你做的菜我吃得高兴。”吃完了饭,缓过劲来的常昊抢着洗碗:“你洗不干净的!”他对张璇说,一副“大哥”做派。

常昊出国比赛的日子,张璇一个人装修房子,很累,但也非常快乐。她在取暖片上设计了一个梯形架子,放上小花小草,越看越甜蜜……张璇说:“在别人看来,我比较照顾常昊,好象我付出的比较多,可是,因为我们不能常在一起,所以,为他做家务,种种付出,对我来说,都是享受。”两人相处的时候,时间往往从黑白棋盘旁静静滑过。

“围棋和常昊是我最重要的东西。”“我这个人,除了在围棋上有股灵气外,其他方面都很平平,我和围棋的缘很偶然,好象有一种天意,把我送进了这方天地,我是属于围棋的。”“婚姻是一种缘份,两个深深相爱的人的婚姻则是一种幸运,我和常昊相遇,是大幸运。”“今后我还会努力下棋,成为九段高手是我的目标。”“至于常昊,他会和过去一样钻研棋道,胜负之外,也许,能留下几盘好棋。”我们说到棋坛顶级高手们间的经典之作,不禁悠然神往。张璇深情地说起当今第一大高手―――韩国棋手李昌镐:“他和常昊是真正的知己,他们对围棋的热爱都超越了名利,心灵都很纯净,性格都很醇厚,难怪他们虽然是敌手,却互相欣赏。去年,李昌镐请常昊去他家,据说,围棋界,他只请过常昊一个人。两人用仅会的一点点日语交流,还谈得那么激动!”“等我们的家装修好了,我会请李昌镐来玩,他们一定会很开心的。”我想象着这样的场面:一个幸福的家,一对惺惺相惜的顶尖高手,一位善解人意的棋坛才女,一个变幻莫测的黑白世界……其中洋溢的智慧、爱情、友谊、欢乐,感动着所有的人。愿张璇和常昊的世界永远如此美丽、精彩。

(摄影/洪南丽龚佩琳)

上一篇:在韩国过年 下一篇:30年的眷恋,令人柔肠寸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