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特殊土地基的处理

时间:2022-06-11 06:14:26

常见特殊土地基的处理

【摘 要】 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基础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渠道工程,一条渠道它涉及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因而建筑物的基础尤为重要。处理和防治好基础,是建筑物稳定的关键。

【关键词】 水利施工 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 红粘土 软土 防治

水利工程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一座水利设施能否正常运营,与工程管护,质量等有密切关系,而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基础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渠道工程,一条渠道它涉及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因而建筑物的基础尤为重要。处理和防治好基础,是建筑物稳定的关键,使之更好发挥效益。

(1)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第四世纪大陆相黄色粉质土,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类,一般具有肉眼可见的大空隙。在天然状态下,往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但遇水浸湿后,由于土颗粒之间的碳酸盐类物质遇水溶解,土的抗剪强度显著降低,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的作用下,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的下沉。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防治措施:

地基处理通过换土或加密等各种方法,来消除或减少地基的湿陷量。①垫层法 将基础下的湿陷性土层全部或部分挖出,然后用黄土(或2:8、3:7灰土),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②强夯法用8t以上的重锤,从10m以上的高度自由下落,强力夯击土体。③重锤夯实法 将2~3t重锤,提升一定高度,自由下落,重复夯打,是土的密度增加,减小或消除地基的湿陷变形。④挤密法 将钢管打入土中,拔出钢管后在孔内注入灰土,分层夯实,要求密度不小于0.95。⑤桩基法 桩穿透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层,使桩尖落于承载力较高的非湿陷性黄土层上。⑥预浸水法 在施工前挖坑进行大面积浸水,是土体产生自重湿陷。

防水措施 做好场地平整和排水系统,保证场地排水畅通,不使地面积水。压实建筑物四周地表土层,做好散水,防止雨水直接渗入地基,保证水池或管道离建筑物有足够的保护距离,并防止管网和水池,生活用水渗漏浸泡局部地基土。

(2)膨胀土是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软化和失水收缩开裂两种变形特征的粘性土。它的膨胀--收缩--再膨胀的特性给建筑物带来危害。

膨胀土地基的施工防治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先施工排水沟、防洪沟、截水沟等工程,疏通现场排水,避免建筑物附件场地积水。②基坑开挖采取分段连续快速作业,挖好后,立即施工基础,及时回填夯实,避免基槽泡水或暴晒。填土料不宜用膨胀土,可参入一定量非膨胀性土料混合使用。③混凝土、砌体养护宜用湿草袋覆盖,浇水次数宜多,水量宜少。

(3)红粘土是碳酸盐系出露区的岩石,在气候变化大和潮湿环境气候条件下经风化、溶滤和红土化作用下而形成的高塑性粘土。他的物理力学特性饱和度大,一般在85%以上;塑性指数高;颗粒细而均匀,粘粒含量高,具有高分散性。强度高,压缩性较低,多属中压缩性土,具有较高的承载力。红粘土收缩性明显,失水后强度收缩,原状土体收缩率可达25%,扰动土可达40%~50%。浸水后多数膨胀性轻微(膨胀率小于2%),但个别例外。

红粘土地基的在设计和施工中的防治措施 ①充分考虑红粘土上硬下软的竖向分布特征基础尽量前埋。②红粘土有胀缩特点,在开挖基坑后,应及时施工基础,防止暴晒和雨水下渗使地基土干缩和湿化。如不能及时施工基础,最好留一定厚度的土层待基础开挖时挖除,或用覆盖物保护开挖的基槽,防止基土干缩和湿化。③采用红粘土作压实填土地基时,土料应干燥,其最优含水量、干密度影符合工程要求,并通过击实试验确定。④对场地和基坑边坡,应及时保护或维护,防止失水干缩,导致剥落、滑坡,并做好防水、排水措施。

填土系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堆积的各种土。他的成分较乱,均匀性较差。填土地基的处理应根据实际土质情况和工程结构特点选定,闭关应根据加固效果、成分、工期、环境影响地区经验等方面比较确定。填土地基开挖后应进行施工验槽。处理后的填土地基应进行质量检验,对复合地基,宜进行大面积的载荷试验,以复核地基的承载力。

(4)软土是指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渗透性较小、天然含水量较大的饱和粘性土。常见的软土有: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和泥炭质土等。软土地基沉降大,且多为不均与沉降,极易造成建筑物墙体开裂、柱倾覆或折断、建筑物倾覆。因此软土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危害非常大,在工程建设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利用:①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②对局部软土和暗埋的塘、浜、沟、坑穴等,应查清其范围,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基础局部深埋、换土垫层、短桩、基础梁跨越、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③堆载预压可用于处理较厚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施工措施上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一般应先施工高度大、重量重的部分,后施工高度低和重量轻的部分,并尽可能加大两者间的时间间隔,以减少部分差异沉降;控制施工速度和加载速度不要太快,使地基逐渐固结,强度逐渐提高,这样可使地基不发生塑流挤出,避免建筑物产生局部破坏或倾覆;施工时注意基坑土的保护通常可在坑底保留约20cm厚,施工垫层时再挖出,避免扰动土体而破坏土的结构。如已被扰动部分,用砂、碎石回填处理。

参考文献:

[1]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上一篇:高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乡村社区营造与当下中国建筑学的改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