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数学课件风帆,驾好高效教学之舟

时间:2022-06-11 05:16:08

扬起数学课件风帆,驾好高效教学之舟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何把握信息技术,做好整合工作,更好服务于教学,已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实施有效教学作一些阐述。

关键词:激发兴趣突破提高巩固

数学科长期以来总是在数与形、公式与定理、观察与推理等方面打交道,总是与趣味扯不上关系,是学生公认最枯燥的学科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充满趣味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多媒体辅助授课,表现力强,能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图像的翻滚、移动、闪烁、重复、定格,色彩的变化以及声音效果等都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平移》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几组由平移得的漂亮图案给学生欣赏,然后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图案是怎么形成的吗?然后,用鼠标拖动一个图形,并拖动边粘贴,形成一排整齐的形案,接着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种现象,在数学我们这种现象称作"平移"。 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寻找身边的"平移",如有些学生说自己衣服上的图案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有学生说教室墙上的红旗中的四个小五角星是经过平移得到的等等,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育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选取电教媒体,准确地把握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契机,能突出训练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时,如果我们光靠口头说,学生是很难掌握,如果制作实物展开给学生看,也是很不方便的,因为一个几何体往往有多种侧面展开图,我们不可能制作那么多给学生看,但有了多媒体事情就容易得多了。因此我选择了多媒体来上这节课,我运用了《几何画板》制作了几何体的各种侧面展开,只要按一下几何体就自动展开,再按一下又自动复原,这样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能让学生轻易的接受了。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运用多媒体模拟演示,不仅能够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判断、推理、抽象、概括、比较、辨析等,而且有助于开拓思路,起到发展思维的作用。

例如: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时每分行900米,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这列火车长多少米?"学生解答时有困难,我们用多媒体作模拟实验,在声响提示下火车开始移动,并以车头为准在所行路程上改变色彩,当车尾离开桥面时,再次声响提示,火车停止,学生从动画演示中,不难看出火车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和火车长的总和,从而列出求"火车长多少米"的方程 ,从而求出火车长。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在教学《角》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认识,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1)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图中有的是角,有的是两条没有相交的射线,摆放的形式多种多样)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断;(2)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断。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3)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断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真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余文森:《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为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下一篇: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