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网络的恐怖脚步(二)

时间:2022-06-11 10:21:31

走下网络的恐怖脚步(二)

5.追踪者的足迹

办公室就是比宿舍强,虽说暖气的温度不如宿舍高,可至少电闸里的保险丝比较粗,郭威可以使用电炉。郭威喝了点“孤独者”煮的咖啡,身体渐渐地暖和了过来,便开始讲述自己神奇般的调查经过。

作为一名初中生,郭威本人的年龄自然不大,网龄也就同样少得可怜,但是他比较喜欢钻研,因此长进十分迅速。在有关网络的知识和技巧方面,郭威就像一个读书很少但是却很会耍小聪明的学生一样,比较会走捷径,或者说比较会“投机取巧”——假如这不算一个贬义词的话。另外,郭威手头还有不少小工具、小软件什么的,把它们利用起来,郭威在网络这片森林里更是如虎添翼。

接下来,郭威便与“孤独者”详细地讨论起了他的追踪历程,里面充斥了大量过于专业的词汇,让任何一个不懂网络甚至是初涉网络的人听来都会望而生畏。

网络追踪的关键在于要查出对方上网的最初来源,而想要查出来源就要查找他的路径。打个比方说,你从北京去天津,无论搭火车还是坐汽车也就是那么几条路线,但是你也可以从北京乘飞机取道上海然后再乘飞机到天津,还可以先飞到海南岛再飞回北方,甚至可以飞到美国的某一个城市然后再乘客轮回国进大港,只要最后的目的地是天津市就行。当然了,后面那几种设想对于现实生活来说无异于抽疯发神经,可是这在网络中却极为正常。在网络上,你从自己家连接到学校的BBS与绕道美国再连回学校是一样的——有时候后者可能还会比前者要快。

因此简单说来,“孤独者”所做的,就是反复绕道,像森林里的狐狸一样迷惑猎人的追踪;而郭威所做的,就像一个细心又大胆的猎人,顺着她的踪迹反推,最后找到她的出发点。

听来简直像是一部通俗的侦探小说。郭威最终的追踪结果是发现“孤独者”就位居本校校园里面,这一点在最开始的时候令他极为吃惊,但这也给了他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那就是他将很容易查到“孤独者”在哪座教学楼上网。别忘了,郭威对这个校园的情况可是比任何一名在校大学生都要熟悉得多。

“就算你知道我在电子系楼上网,可是你又是怎么知道‘孤独者’就是我的呢?”

其实“孤独者”所提的问题过于网络化了,对于现实生活实在是考虑得太少了。她也不想想,现在正值寒假期间,进出电子系楼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她还忘记了郭威前几天提过的一个问题。

挑战的起因现在两个人都已经忘了,只记得在之前的一次闲聊中,“孤独者”声称自己现在在某个地方,与郭威相隔很远,而郭威表示不信,认为她必定与自己位于同一个城市。“孤独者”讥笑郭威在想当然,但郭威的直觉告诉他自己的猜测一定是对的。

又偏巧那天郭威无意中问了“孤独者”的一些个人情况,比如平常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不戴眼镜之类。“孤独者”一一据实回答了——而且郭威当时就相信她是“据实回答”的。一般来说,人在大的方面撒谎的时候,在这些小细节上反而会说实话。

可是看了“孤独者”的回答以后,郭威突然想起,前两天他在电子系楼见过这样一个人,而且是一个不能以“他”相称的女生。人们在冬天穿的棉衣外套不可能每天更换,更何况郭威的记忆力又是如此的出众。

迄今为止,郭威的记忆力还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郭威在某一天与某个路人说上几句话——甚至不说话,只不过多看上几眼,那么在第二天以至于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当郭威在这座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再遇到此人时,都能够毫无差错地一眼就辨认出来。郭威的这一优势早已令他所有的同学甘拜下风。老实说,即使郭威吹嘘别的什么会遭到别人的嘲讽,但是对于这一点,大家还是一致赞同的。

于是,郭威敲着键盘:“我猜到了,你是一个女孩。”

这句话发过去后,对方有一段长时间的停顿。虽然后来“他”大笑着表示不屑于这个结论,但是这个间隔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也许“他”不能相信,自己的身份就这样轻易地暴露了。

其实郭威也很惊讶,可这就是网上的真实情况:无论多么熟识的网友,当他的身份真正暴露时也常常会使你大吃一惊。比如一个自称是男孩的网友很有可能是一个姑娘,一名自称是青年的网友很有可能是一位老人……这些都很正常。刚开始上网时,你也许会感到有些不适应,可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

于是就有了今天早晨那一幕。

于是就有了今天晚上这一幕。

6.突然的变故

有些事情的发生往往只在一瞬间,让人根本来不及思考并作出决定。

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当你在一段时间里极为忙碌时,会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而事后回忆起来却觉得那段时间又无比的丰富漫长;当你闲暇地度过一段时光时,当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而事后回忆起来却觉得那段时光如飞逝般短暂。

出现这一现象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充实的时候无暇回忆,但在单位时间里又发生了很多事件,因此给了回忆者极大的回想空间,结果肯定会觉得那段时间很长;而无聊的时候往往是在空耗时间,大量重复的状态使回忆者辨认不清,回顾起来单调而乏味,结果自然会觉得那段时间很短。

这一夜显然就是一个充满事件的多事之夜。

郭威与“孤独者”交谈了很久,后来两人还是忍不住上了网。在网上他们仍在继续交谈——他们各自进了那家BBS,然后通过网络交谈。说实话,郭威和“孤独者”甚至根本忘记了正在与自己谈话的对象就坐在自己身边。

而且,直到现在为止,两人都还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

这就是网络。

很多不熟悉网络的人总是认为网络有多么的复杂,其实它比电脑本身的操作还要简单,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上网的愿望,是否愿意服从网络上面的规则。

郭威在没上网之前,对于网络也有着同样的好奇。可是没想到一上去才发现,里面的情况与自己原来设想的完全不一样——比自己设想的还要神奇。

结果头两个月就各花费了1000块钱的电话费。

尽管郭威的家长还算开明,作好了郭威上网会花费很多钱的准备,但他们看到那张电话收费单时还是大吃了一惊,于是开始限制郭威的上网时间。

上网间隙,郭威去上厕所,仅仅5分钟后,郭威在厕所里听到了楼道里的脚步声。

开始郭威还以为是“孤独者”出来了,可是很快,他便发现那不是一个人的脚步声,来的人至少是两个以上。脚步声一轻一重,一慢一快。

这个时候,郭威并没有产生任何警觉。他想那也许是彻夜不归的大学生,甚至有可能是来找“孤独者”讨方便面吃的。因为他在宿舍里就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深更半夜听见楼道里有人高喊——“谁有方便面?高价卖我一袋。”

脚步声果然在“孤独者”的门前停止了,而这时即便是“孤独者”本人警觉到了也已经来不及了。郭威刚才出来的时候没有把门关上,来者粗暴地破门而入。

首先是“孤独者”那没有完全叫出来的呼救声,但很快便没有了声息,郭威推测她肯定是被打昏了。接下来便是一男一女的对话声:

“完全一样吗?”女声问道。

“绝对没错。”男声回答。

无论女人的问话还是男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言简意赅。

随后键盘便开始“噼啪”作响。

这时郭威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懦弱,平时看电影时所崇拜的那些英雄壮举在脑中早已被一扫而光。他的双腿哆嗦着几乎站不起来,厕所的暖气把汗水催得满脸都是。

慢慢地,那些英雄片段稍微回来了一些:自己也许可以拿一把扫帚顶在那对罪犯的背后——可他们要是回头怎么办?自己也许可以制伏体力弱一些的女性,然后再要挟男性——可即使不考虑侠义与否的问题,坏人却好像总是互相之间不管不顾……只有想到“孤独者”那善良的面孔时郭威才一阵阵地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也不知道那位善良的大姐姐被他们怎么样了!可是郭威还是不敢轻易出去。

郭威痛恨自己的胆小,但他十分清楚自己如此胆怯的原因。

7.身份认证

在郭威出来上厕所之前,他曾正式向“孤独者”提出了他的问题:

“那您到底是不是网络监察员?”所谓“网络监察员”是比较正式的说法。其实郭威还有半句憋在心里——但他咽下了这句几乎就要冒出口的补充——“也就是‘缉黑之手’的成员?”

这下“孤独者”无法再隐瞒下去了,因为对于一个本性诚实的人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撒谎的确比在电脑网络上回避要困难得多。她沉思片刻,终于点点头说出了实话:

“你猜得不错。”

“这一行是不是特别有意思?”郭威顾不上惊讶,也顾不上询问“孤独者”是如何获得这一权限的,只是感到出奇的兴奋。一方面是为自己猜测成功,一方面则是为了这个职业本身。他又接着问:“抓捕黑客?”

“其实我要对付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黑客。”“孤独者”摇头回答道。

的确,郭威心想,她并没有对付“黑色阳光”的主人。那张网页至今仍在欺负像郭威这样的水平一般者,但毕竟只是一个不带恶意的玩笑。后来它的主人在BBS上发文,承认自己的那个“BBS”只是为了记录有多少本领不高的网民无法进入,至于像“孤独者”这种能够自由出入的网虫,则被恭敬地邀请进去切磋技艺。

“你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黑客吗?”“孤独者”补充问道。

“破坏别人的数据——不对不对,应该是破解别人的密码,侵入别人的系统……反正就是这个意思吧。”

“你忘记了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孤独者”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显然是给郭威留了一些面子的,因为她清楚地知道郭威不是忘记了这条原则,恐怕是根本就不清楚,“黑客的所有行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的一切行为都不带有任何政治、经济或其他功利性的目的。”

郭威茫然不解。

“黑客进入别人的系统,只是显示自己的能力。好奇心每个人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是黑客可以。”

“可是很多黑客其实都在破坏……”

“不错,后来黑客的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带有一定的政治和社会倾向性,他们攻击别人的站点,但是他们至少不会严重地危害社会。”

“你所谓的危害社会是指……”

“现在出现了一批新型的黑客,他们利用网络信息传递非法情报,盗取银行账户,贩卖,甚至图人钱财害人性命。在中文中他们被称为‘骇客’或者‘害客’,他们是真正的社会渣滓!”

“这不和黑社会一样了?”

“他们就是网络时代的黑帮组织!”

郭威不寒而栗。

“那你们的安全……”

郭威说不下去了,他仿佛能听到那些“骇客”们追踪“孤独者”的脚步声。既然郭威能够追踪到,“骇客”们就更别提了。

郭威没想到的是,仅仅在一刻钟之后,他便真的听到了这恐怖的脚步声。

“你以为在和平年代从事技术工作就没有丝毫危险?”“孤独者”忽然义正词严地提出了一个带有两个前提的疑问,“如果没有人来对付他们,谁来保证正常的网络秩序?”

当时郭威突然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崇高感,他不得不重新审视面前这位并不强大的女性。

正是由于对这一情形的回忆,使得躲在厕所里的郭威鼓起了勇气,作出了不再坐待的决定。

郭威决定:冲出厕所,跑出电子系楼,向保卫部门报告!

尽管披着“首先必须及时向公安机关报信”的外衣,但郭威心里十分清楚,这一行为还是掩盖不了自己是个逃兵的形象。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郭威终于说服了自己:

我毕竟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只是一个刚上初中的学生——顶多也就算个准男子汉。

(下期更精彩)

上一篇:唐池子:沉迷在童年梦幻岛的写作天使 下一篇:浅谈作文细节描写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