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开展少儿舞蹈教育的四个关键词

时间:2022-06-10 10:38:27

更好地开展少儿舞蹈教育的四个关键词

摘要:在少儿舞蹈课和舞蹈特色班的训练中,我的经验是努力发挥四个关键作用,即从“兴趣、形象、赏识与科学”四个关键词入手,才能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索和发现,变技能技巧训练为潜能开发训练,变纯模仿为创造,少儿舞蹈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成更好地开展少儿舞蹈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寓教于玩;寓教于乐

兴趣对人的工作、学习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少儿舞蹈教育也是如此。只有当少儿的学习兴趣被诱发、激励起来后,少儿才会自愿地轻松地学习;只有当少儿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去追求舞蹈的最高境界。

最初的兴趣来自于少儿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激发,来自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包含着三个内容:一是做游戏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少儿兴趣。在“跳橡皮筋”“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传统游戏中,可以不知不觉地锻炼舞蹈动作,使孩子们无意识地创作出具有舞蹈性的动作与姿态。二是通过拟人化的教学,以拟人化语言诱导兴趣。如歌表演《小鸡、小鸭》,如果不加拟人化,会重复出现“叽叽叽、呷呷呷”三次干巴巴的鸡叫、鸭叫。拟人化之后,小鸡、小鸭是对好朋友,久别重逢叽叽、呷呷:互相问候;互相祝贺叽叽、呷呷:你游泳游得真好;游戏呀、拥抱呀叽叽、呷呷:真是一对好朋友。对于题材极为普通的歌表演,经细节拟人夸张,会变得情节完整,幽默诙谐,少儿表现会很投入、很有兴趣。三是看动作表现、观察表情,通过特发性提问调节兴趣。比如,在教授《马跑》时,一旦发现少儿脸上没有表情,及时问一问:“小马呀小马,你生病了吗?怎么不高兴呀?”效果肯定不一样。

事实证明,练习舞蹈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兴趣便成了少儿学舞蹈的最好动力。

形象:肢体语言,传情达意

舞蹈是一种情动于衷而形于外的艺术。激发少儿的形象性思维,在舞蹈教学中听似无声,看似有形。我们应尽可能用创编的形式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恰到好处地表达内心的情绪,使他们能动地为少儿舞蹈教育增色添彩。

形象的表达,是可以通过联想诱导,唤醒少儿的肢体形象语言;是可以通过音乐的启迪,幻灯的展示,激发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赶海去》教学中,通过“语境”的诱导,感染少儿置身其中。赶海是在海边拾贝壳、捡海菜、这是居住在海边的孩子们乐于做的事,因为这既是游戏又是有收获的劳动。在这个组合中,并没有具体的拾贝壳、拣海菜等动作,而是表现他们在去赶海的路上急不可待的愉悦心情。

创造性形象的展示,往往与生活积累联系一起,然后在自编自演中发挥出来。比如,让少儿表演“穿衣服照镜子”小品,少儿会想象衣服很漂亮,心情特别好;想象衣服上有污垢,得马上脱下来自己洗洗;想象穿着新衣服在郊游中,得到了赞美的心情。再如,让少儿发挥想象表演几个放鞭炮的动作,除了蹲在地上伸长了手点火、笑嘻嘻地远远避开、捂住耳朵等,居然,有一个孩子甚至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他想表演的是:“我要放鞭炮,她们不让我放!”这种让孩子自己去想象去创造去表现的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赏识:适时赞赏,臻至投入

赏识是一种最有亲和力的激励,赏识是少儿学舞蹈最好的朋友。在教学中,结合音乐节奏的变化,通过赏识肯定少儿对舞蹈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少儿的舞蹈表现能力。

教学中的赏识性鼓励,要从少儿的眼睛开始,发现他们的视线能随着老师所指的方向移动,能在空间利用假设目标而转动,即可加以赏识。例如,在做数星星的动作时,他们若是感觉自己好像在夜晚的天空看见了无数的星星,并通过眼睛来表现自己在数星星,这要及时肯定,好好表扬,以达到常识的效果。这说明少儿在跳舞时有了灵感,感情也逼真了,丰富了。

对于4―6岁节奏感较差的少儿,凡是能自动地在一个音乐节奏上随旋律的变化而改变节奏的动作,便值得赏识。发现他们的上肢形成有节奏的动作,便可以鼓励一下,再练习脚的动作节拍,最终达到手脚来配合动作。

科学:立足重点,发掘潜能

少儿舞蹈的动作是根据儿童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选择好最佳年龄的孩子学习舞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舞蹈兴趣的培养与打开柔韧性,3-6岁这一启蒙阶段很重要,但要注意其骨骼较软,动作力度弱,接受能力差,只要起得准、收得称即可。对于身体软、开度不能操之过急,当心伤了少儿身。7-10岁是学习舞蹈的最佳年龄,身体的柔韧性容易开发。7-13岁是发展灵敏素质的最佳时期,而空间定向能力则在7-11岁,反应能力在7-12岁,节奏感在6-12岁。一般来说,少儿过了10岁,学舞蹈的难度较大,表情容易做作,很难一下子到位。

少儿舞蹈多以活泼、开朗的形象和游戏的形式进行表现,中国舞是一套很好的教材,适合少儿入门。芭蕾的训练既科学又规范,能使少儿的气质线条和力量得到双提高,比较适合有点舞蹈基础的少儿或年纪在6、7岁以上的少儿。

少儿在舞蹈训练中,有了一定的灵敏度,才能准确地完成各种技巧,表现出协调、富予韵味和美感。灵敏度的发挥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基本技术越多,越熟练,越灵活,越富有创造力;二是反复练习,形成“动力定型”,可以巩固、提高灵敏度。三是利用特定动作练习,刺激前庭分析器,提高人体的本体感受器机能,如平衡能力,则可发展灵敏度。

一味地传授舞蹈知识与技能,是不科学的表现。科学的训练方法,是以训练有节奏、有美感的姿态动作,激发少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身心与情感熏陶,实现体态仪表、身体素质的共同提高,这才是舞蹈教学的真正目的。

上一篇:舞蹈基本训练之我见 下一篇:紫砂壶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琐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