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谁说“发哥”的许文强不可超越?

时间:2022-06-10 09:58:05

如果让你列举如今内地的最佳男艺人,你会选谁?我敢打赌,在前三位里一定少不了黄晓明。

在各大电视台连续热播的《新上海滩》中,黄晓明的表现打破了“发哥”版许文强不可超越的神话;而在金庸最爱的《鹿鼎记》中,他又以迥然不同的顽劣、智慧而不输大义的韦小宝形象让人们兴奋不已――仿佛又见当年梁朝伟亦庄亦谐的迷人风采;而那首“碟未出,歌已红”的《暗恋》,更是让人们看到歌手黄晓明的实力。

如果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两种巨星:一种风格永驻,一种百变常新,那么黄晓明注定是后者。

毫无疑问,黄晓明已经是当今最红的男明星之一,《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和《新上海滩》中的许文强让他继续闪着荧幕上的光芒,全新单曲更是表现出黄晓明深情的另一面。这让我下意识地在喷发着浓烟的拍摄场地,问了他一句有关成名的问题。

“我不是一夜成名的人,很长时间里人们都把我称为赵薇、陈坤的同学。十年前我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不过,镁光灯下,他的明星光芒和男人傲气显然异常动人。

于是,在接下来3个小时的采访里,我开始尝试着把他性格中蕴涵着的复杂与简单,清楚地分开。

成功或失败,永远是个问题

“你周围的人对你现在这么红有没有什么看法?”我问这个会为演戏连着三个月不吃晚饭的人。“我不敢说我是最好的,但朋友们都说我很努力。”他掰着手指细数他吃过的苦,语速飞快,声音里没有感情。

“人在被逼无奈时可能会做很多想不到的事情,这种事包括五天六夜不睡觉。包括我拍《龙票》时,遭遇到两次车祸,颈椎受伤了,我没打石膏,坐着沙漠过山车进沙漠拍戏,两周后坐着车出来。当中还得了急性出血性角膜炎,脖子不能动,可还得骑马,还得打。拍《鹿鼎记》时两个星期背下五本厚厚的剧本,那上面常常一连五六篇密密麻麻的全都是韦小宝的台词。

“精神压力,怎么没有精神压力?最要命的就是《新上海滩》,所有的人都认定,发哥演出来的许文强才是许文强,重拍这部戏,只会失败不会成功,其中包括我自己。不过,我喜欢,我一时冲动就不考虑太多。这事不会有什么太坏的后果,大不了被人骂。不过我做了喜欢的事,也值了。”

今天的黄晓明觉得挨骂和做喜欢的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在自己能够努力的范围内,他不会允许自己失败。所以他并不是在抱怨什么,只是想告诉人们,没有谁的成功是唾手可得的。

现在为了宣传他的歌曲,他开始了用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一样的生活。

他把手搭在沙发沿上,半安慰自己地说:“幸好是做采访,有人说会儿话还不至于睡着。”尽管如此,他还是认真地讲,耐心地听,有电话进来时会连说几声对不起。

“我不能耽误别人的时间啊。”黄晓明说得非常恳切,生怕我对此有任何不满。怎么会呢?

我所能想象的最正常生活

“如果不是在高中毕业时,我遇到一位到过北京的老师,我的一生可能这样度过:作为一个乖乖的、跟人说话都会脸红的高中生,考进青岛任何一所技术类的大学,进公司当个白领,结婚,然后节假日时带着孩子到处转悠。”话未说完,一旁的助理先笑了。

“我不知道,可这就是我能想象到的最正常的生活。”

正是那位到过北京的高中老师用如下理由把他带上了另一条路:“电影学院是正规本科,还提前招生,当不了演员还可以回青岛当个主持人嘛。”最后一句话给了他父母考虑回旋的余地,“他们本来是不同意的,觉得当演员,工作会很不好找。”不过,“既然可以回来当主持人,既然可以提前招生,我一犯赖,他们也就同意了。”

入学后不久,他却无奈地写下了如下字句,“考进来可能是个错误。我总是怕羞,说话也不敢大声。老师说我还没开窍,像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

在当年的电影学院504宿舍室友眼里,他永远像个跟在人家后面跑的小孩子。而且有着学表演的人很少有的弱点:紧张。一年级时第一次演小品,上台时他的嘴角一直在抽搐,旁边的赵薇哈哈大笑,他却竟然毫无知觉。

拍完《大汉天子》,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Fans,“不过,第一次见着他们,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紧张的。”

这种紧张甚至―直蔓延到今年第一次出席金马奖颁奖典礼时,他看着周围人们的眼睛,脑海里一片空白。

他对自己这个习惯的分析是:总想做到最好,结果就越来越焦虑。另外就是经历有限,从小环境单纯,没遇到过多少事。即使是青春期,他也没有叛逆的时候,“再热的天,我妈让我多穿衣服,热死我也会穿。”如今爸妈已经搬到北京专门照顾他,给他惟一的忠告是:少拍点戏,别太累了,钱够花就行。

所以即使是在媒体、影迷这些喜欢用放大镜、多棱镜甚至是哈哈镜看他的人前,黄晓明的性格也表现得很直白。在生活中,他有着男孩们惯常的粗线条和随意,当他饶有兴趣地在采访中插几句纯属家常的闲聊时,你觉得偶像也不一定是塑造出来的。

强烈和单纯的成长

他当然有着事业上的无限期望,而且很认真地“想要做那种国际巨星”。在刚刚入行时,他认认真真地演每一个角色,憧憬着加盟大导演的制作――他做到了。接着他自己找歌唱老师,学习发音技巧和方式,无比认真地为每一件他希望做的事情努力。这种强烈而单纯的向上生长的力量让他在10年后成为现在的黄晓明。

2007年7月,“歌手黄晓明”的新专辑还没有命名,第一支单曲就已经上了排行榜。娱乐记者们不断地追问着《暗恋》之名的溯源:为什么会在这时,有感而发地出这么一首歌?难道感情有什么变化?

他费力地纠正:“与什么名字无关,唱歌是我的爱好,爱好。”聊久了,他便只好说:“我今年大半时间在拍电视剧,年末接一部电影,中间录歌。时间正好。”

实际上,这个天蝎座的小伙子不会让他正在做或准备做的任何一件事,逃脱自己的控制――这是他性格的另一面。除了第一次进棚时被自己干巴巴的声音吓了一跳外,他对于自己目前的状态有着少有的满意。

“站在镁光灯和麦克风前的感觉有何不同?”

“唱歌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很充分地秀一下自己。演戏则需要大量的、艰苦的准备。虽然我是个新人,但相对于演戏来说,唱歌还算是个轻松的活儿。”

在筹备了两个月后,他推开了录音棚的门。和拍戏时一条条主动要求重来的习惯不同,这一次,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搞掂了全部。

采访在拍摄的间隙进行,在短促的暂停中,他还要和全天候的英语外教熟练口语,对这样勤奋的人而言,大概没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

拍摄从中午一直持续到深夜,当最后一个场景准备的时候,黄晓明小声问:还有多久?在听到还有10分钟的时候,他蜷坐在沙发上毫无防备地合上眼睛。这让我忽然觉得他与其他明星比起来,好像本色才更戏剧。

上一篇:午后的留言版 下一篇:两两相望,两两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