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净空法师的三次缘

时间:2022-06-10 05:54:25

净空不愿意人们叫他大师,愿意叫法师。这倒不仅仅是出于谦逊,也不是对现在所谓“大师”满地走的反感,而是出于对佛教的看法。他认为佛教不是一种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一个导师带了一群学生,到处传播自己的学说,学生们把这些学说加以整理汇集,成为经典,传载后世。在这一点上,佛教跟儒家是一样的,都是人生的教育,是一种智慧的启迪。佛教的僧团组织就是职业教育家集团,但是僧侣所教的内容又与世俗教育不一样,主要是说佛法,所以叫“法师”。净空要求所有跟他接触的人,都叫他“法师”。

我觉得净空法师是当下推广佛陀教育,以及把佛教作为一种人生智慧来普及的高僧大德中最成功的一位。我和他很有缘分,在电视上的对话已有三次。第一次在2004年,我主持《世纪大讲堂》,凤凰卫视的老板刘长乐把净空法师介绍给我,希望法师能在电视屏幕上讲一次佛法。这是个破记录的决定,因为僧人在中国的电视上做演讲,还从来没有过。

我到净空法师下榻的宾馆拜访。法师已经是八十开外的人了,脸色却很红润,脑门儿发亮,脸孔光洁,几乎没有皱纹,嘴巴如婴儿一样丰盈润泽。我知道法师三十二岁出家以前曾经专研过国学,便与他谈起我上研究生时写过的一篇论文,关于一代大哲方东美先生的美学思想。法师立刻说,他出家之前的老师就是方东美!这么一来,彼此的感觉近了很多。

方东美为清初古文大家方苞的十六世嫡孙,自幼熟读古书,1921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西方哲学,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8年出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方东美的哲学思想中,融入了许多美学和宗教的东西。净空法师说,当年自己的出家完全是因为方东美的一句话。大意是,你们要想了解什么是最高深的智慧,什么是人生最极致的一种美,我可能告诉不了你们,因为我没有出家;如果有人能投身在佛的智慧里,可能会体验到一种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美妙。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净空法师在三十二岁时,选择了出家,成了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半路出家,在许多人听起来,是一个贬义词。事实上,宗教史上许多著名僧人、使徒都是半路出家,甚至还是浪子回头。人生中世俗的很多东西他已经经历过了,世俗的很多学说他也研究过了。这时候,再进入宗教,进入信仰,会有一种明显的比对。他了解一个世俗人的思维方式,知道他们会对信仰提出什么样的质疑。这么一来,他再去进行弘法工作,会比那些自小出家的僧人更能贴近世俗的立场,更圆融通彻。我听净空法师说法,最大的感觉就是圆融。无论你提什么问题,怎么提问题,他都能自在、无碍、圆满、清明地加以解释,不知不觉间把你引入他那张广博、精深的思想大网。

与净空法师第二次见面是在一年以后,他托人传话,请我到他香港的弘法机构录制一期电视节目。其时,我正在台湾出差。完事后,直接飞香港,身上没带任何书籍资料,也不知道法师要跟我谈什么。趁着半天空闲,我一个人在港岛街头瞎转,转着转着,发现一家门脸不大的小书店。推门进去,正对着的竟是净空法师与我对谈的头像。原来,这是一家佛教书店,净空法师在《世纪大讲堂》录制的那期节目已经被制作成录像带无偿出让。我随意翻了翻,看见录像带旁边摆着一本《弟子规》。这是儒家幼学教材,和《三字经》一样,教小孩子怎么起卧坐立,说话做人。我觉得很有意思,把录像带和《弟子规》都各拿了一样。那晚,我在酒店里读完《弟子规》,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我要开公司,员工培训的第一件事是让每人熟读《弟子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做人的修养有哪些起码的规定。

第二天,我到净空法师的小电视台赴约。这里的设备挺齐全,录像师、灯光师都是以前在电视台做过的在家居士。一进演播室,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净空法师打算与我对谈的题目正是《弟子规》!而广东的一些企业老板据说已经根据净空法师的建议,对员工进行了一个月的《弟子规》培训,效果非常不错。中国儒家文化就通过净空法师这个佛教徒的援引,并借助《弟子规》这册数千字的幼学读物,悄悄地融入了中国的企业文化。

2006年4月,我们的第三次缘分出现了。这次净空法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我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联络他,希望他能抽出半天时间接受《文化大观园》的访问。法师欣然同意,他的弟子帮忙把一切都安排得很周密,在杭州一座别墅住宅里布置了录制现场,并通知全国各地的弟子们都来听法。录制当天,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一些海外追随者都来了,现场坐得满满当当。净空法师那天状态特别好,滔滔不绝,不知疲倦。事后,许多弟子都说,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法师连续这么长时间讲法了。他们还说,老法师这一次讲得最透彻,他们得到的开悟最多。这一次访谈做成了两期《文化大观园》,播出后创造了收视纪录,在凤凰一周五十多档节目中,这个排在最垃圾时间的文化节目,竟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名列第八!连凤凰的管理层都说这是个奇迹。

净空法师是一个智者。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一个叛教者。他是和尚,却没有庙。他不修庙,也不组织什么僧团。就这么一个人,穿着僧袍,全世界到处演讲、游学、办学校、搞教育。但全世界数不清的人追随他,他的钱多得无法统计。他亲口告诉我,那年他到澳大利亚,没有钱,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一个账号,全世界的钱滚滚而来。他用其中一部分钱在澳大利亚购置了大片土地,盖了学院,还有多余的土地,就种绿色无害蔬菜。他在香港住所招待我吃斋饭,绿油油的各种蔬菜就来自澳大利亚他的学院。他没有庙,但世界各地都有他的学院;他没有家,但他在世界各地都有供养人为他准备好了佛堂、书房和卧室。

星云大师搞“人间佛教”是一种“援儒入佛”“援基入佛”的行为,净空法师作为一位半路出家、国学根底深厚的佛教徒,走的也是同一条路子。他是一位披着僧袍的大儒,也是一位有着儒心的高僧。在这个充斥着文明冲突与宗教仇恨的世界上,净空法师那无上的圆融智慧让人惊叹。他穿梭于基督教世界、伊斯兰世界、佛教世界、儒教世界和无神论世界。他可以虔诚地聆听各宗教的声音,他甚至说我可以帮你们传教,你们也可以到我的学院来传教。他说所有真正的宗教都是通的,就如同人伸出手来有五根手指,可你顺着手指往下走,它们就是一个巴掌,一只手臂。世界上的宗教,往深里走,殊途同归。

上一篇:忆伞 11期 下一篇:免费提供贴牌软件试用版也应经过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