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浅析

时间:2022-06-10 04:50:47

智能农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浅析

【摘要】智能农网是我国电网事业的新发展,它大大节省了我国电力资源的消耗,加快了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脚步。现今这个低碳经济社会,我国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说智能农网的出现与发展适应了现时代的要求,满足了广大用户的需求,智能农网在农村的使用,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主要阐述了智能农网的概念、智能电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及作用。

【关键词】智能农网 ;新农村建设 ;必要性 ;作用

智能农网适应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大环境,带动了农村电力电网事业的发展。它以特高压电网网架为电网运行的支撑点,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的智能技术,是发展新能源的重要力量,大力进行智能农网建设,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推动了新农村的合理化进程。

1 智能农网的概念

智能农网是指智能化农村电网,智能电网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智能电网利用其内部的传感器对电网发电、输电、配电及供电等诸多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实施实地监控;其次,将监控的过程中所收录的数据自动运用网络系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合;再者,其根据数据显示对整个电网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对整个智能电网系统更好的进行管理及优化。我国政府在特高压输电技术会议中已经对智能电网进行了定义,我国认为,智能电网主要是以坚强的网架结构为支撑点,为电网信息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其最主要特色是在整个电网系统管理控制中是以智能化作为控制手段的,对电网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整合管理,是一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清洁环保,经济高效的电网。

2 智能农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电力电网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能源消耗也是越来越大,面对这一现状,要使我国的电力电网事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要开拓新的适合于现今低碳经济社会的电网,而智能农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与应用为电力电网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1 智能农网适应了我国电力电网事业的发展需求

智能农网是一种新型农网,适应了我国电力电网事业的发展需求。我国传统的电力电网能源消耗量大,给我国能源供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智能农网具有坚强的网架结构,并且有其独有的智能化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使用智能农网是我国电力电网事业长远发展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使用农网,可以降低农村用户的用电量,减少用电量的消费,从而提高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化发展。

2.2 智能农网是开发新能源的坚实后盾

智能农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它能够对电网输电,发电等工作进行自动化的数据统计,从而根据数据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为农村电网提高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智能农网能够减少电网中的线路耗损等故障的出现频率。此外,它的适应力极强,支持农村建设发电中的各种状况,比如发电出现间歇性,间断性,以及随机性的电能接入等问题,都不会影响其工作的运行,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是电力电网事业的一大创新,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智能电网十分必要。

3 智能农网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3.1 智能农网能够激励农村用电客户积极参与电网运行管理

电力消费是一种经济消费,过度的电力消费会增加农村用户的经济压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智能农网,能够为农村用户合理规划用电,节省大量电力资源,一来为农村广大用户降低了经济压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二来对于我国电力电网事业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智能农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减少了线路耗损,为农村电力企业节省了大笔维修费用,提高了新农村的经济水平,它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对用户十分有利,能够激励用户积极参与电网运行管理,使整个电网系统更加合理化,安全化。智能农网支持客户根据自身对电力的需求去购买电力,物尽其用,在一定程度上合理调整了农村用户的用电方式,确保了电网运行的平衡。智能化农村电网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电力消耗,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3.2 智能农网确保了为农村用户提供的电能质量

确保电能质量在电网运行中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了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倘若不能保证电能质量,电网在运行会出现电压偏移、频率偏移及线路三相等三者的不平衡,从而导致电网线路中的电压骤降或突升,但无论是哪一种状况,都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导致用户无法正常用电。智能农网确保为农村用户提供的电能质量,对电力电网事业及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智能电网为农村用户提供了优质的电能,消耗量小,节能,经济,适合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节省了电力资金输出。此外,智能电网支持用户自己选择电力标准,电力标准优质与否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它可以根据客户对电力的不同价格需求,从而提供不同等级的电能质量,使用户拥有了用电的自由权和选择权,体现了人的主体性,有利于规范农村用电秩序,加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3 智能农网能够优化电力,使其高效运行

智能农网能够优化电力,实现最低成本为农村用户提供电力资源,智能电网应用其自身的功能性及技术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了宽广的用电空间,它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力使用,合理调整了电网的运行状态,使整个运行更加快速节能,它利用高速通信网络能够对电网中的运行设备进行在线监控,使其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观察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当出现问题时及时发出维修信号,这样的话维修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至于影响用户的用电,确保智能农网的高效运行,增强了智能农网的安全性,这一特性有利于电网企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

智能农网确保了电网运行的最佳状态,智能农网系统中的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电网运行状态以及用户的用电状况及时调整电力供给量,避免因线路电压骤降或突升出现的线路耗损状况,保证了电网运行的优化状态,另外它还可收录运行状态数据,通过网络通信系统进行整合,给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提供了方便,使整个电网线路更加高效运行,提高电网的规划能力及水平,为用户创造更多的福利,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4 总结

智能农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是电力电网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加强了新农村建设。智能农网为用电客户提供了高质量且具有稳定性的电能,确保了电网的高效安全运行,减少了线路耗损,降低了用户的用电费用,提高了农村用户的经济水平,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田华茂.智能化农村电网建设的实践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08).

[2]张海文.加速农村智能电网建设[J].农村供用电,2011(13).

[3]卢宪林.加快发展坚强智能电网为服务“五个湖北”建设提供电力保障[J].名企风采,2012(11).

[4]王业强,王晓霞.关于农村智能电网建设的探讨[J].理论广角,2012(21).

[5]赵晓丽.浅析智能电网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J].城市建设研究,2009(10).

上一篇: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 下一篇:继电保护隐患的运行风险在线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