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止痛药当心患肾病

时间:2022-06-10 03:44:36

服止痛药当心患肾病

大家都知道,人在一生中经常发生的一个症状是疼痛。从小到老,每个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伤口痛等等。所以止痛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每个人都服用过。如果能按照病情的需要,适当应用,确实可以解除疼痛给我们带来的不适,达到对症治疗的目的,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却滥用止痛药或对止痛药依赖。殊不知止痛药物长期服用或使用不当也可以引起其他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急性糜烂性胃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支气管哮喘等。而更严重的是经常使用止疼药会出现肾坏死或间质性肾炎,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医学上称之为“止痛药性肾病”。

止痛药引起肾病症状

止痛药性肾病发病高峰在40~60岁,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一般人多有头痛、腰疼、关节疼、背疼等长期服用止痛药病史,起病缓慢隐蔽,早期多无症状,病人逐渐出现多尿及夜尿增多,正常人不超过750~800毫升,这就表明肾脏浓缩功能已发生减退。还可能出现无菌性脓尿,这是由于变性坏死的肾细胞脱落造成的,肾细胞坏死后容易合并急性尿路感染,会出现寒战、发烧、腰疼、尿疼、尿急、尿频等膀胱刺激症状,并且可引起败血症,诱发感染中毒性休克。脱落坏死的肾细胞还可以引起肾或输尿管的梗阻,出现肾绞痛和血尿。还有一些人可有血压增高,并可发展为恶性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尿中的蛋白很轻微,因此往往得不到应有重视,大多数病人发现肾功能不好时已到中晚期。

止痛药性肾病应如何防范?

首先要避免滥用止痛药,停用止痛药或非甾体类抗炎药,但有不少病人因长期应用止痛药已成瘾,这类患者停药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精神支持疗法配合。

必须服用止痛药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注意多饮水,以增加尿量,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利于排出体外。

中老年人由于患有多种慢性病,需经常服用多种药物时一定要谨慎,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哌酸等。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叠加在肾脏。

对确实有尿路梗阻的病人,可以手术取出脱落的肾细胞组织,使尿路通畅,保护住肾功能。

对长期服用止痛药者一定要定期全面检查泌尿系统及肾功能,一旦出现夜尿增多、贫血、血压升高者要及早到医院诊治。

贴心提示

夜尿增多是指夜间排尿次数和尿量均增多,每晚需多次起床小便。少则3~4次,多者能近10次,而每次排的尿量却不一定多。夜尿增多提示有泌尿系统的疾病,对于长期服用止痛药者,暗示或许造成了肾脏的损害,此时您应该及时就医查明。

上一篇:“三道防线”管理你的心脑血管病(下) 下一篇:5种食物降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