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子岭矿区矿体分布特征及找矿方向浅析

时间:2022-06-10 02:28:53

白沙子岭矿区矿体分布特征及找矿方向浅析

摘要:白沙子岭锡矿产于大义山式岩体及接触带中,矿床类型以云英岩型、蚀变岩体型为主。岩浆岩、构造及围岩蚀变与成矿关系密切,各类型矿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具有严谨的分布特征。综合分析白沙子岭矿区及大义山地区锡矿的成矿特征,认为在白沙子岭矿区深部和周边均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锡矿类型;分布特征;找矿方向;成矿特征;岩体;矿体分布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4-0111-02

1 矿区地质

1.1 地层

矿区地表出露的地层除第四系外,主要为泥盆系锡矿山组灰-深灰色厚层状灰岩和石炭系马栏边组灰色厚层状含白云质条带或斑状灰岩。锡矿山组灰岩厚度一般为300m左右,矿区东部有少量出露,与岩体接触带大部分蚀变为大理岩或矽卡岩,伴随出现锡、铜矿化。石炭系马栏边组灰岩仅在区内局部出露,大多蚀变为矽卡岩和大理岩,与岩体接触带附近出现锡矿化。

1.2 岩浆岩

区内岩体为多期侵入活动形成,区内主要表现为前期小恒单元(J2X)岩体侵位形成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出露面积占矿区面积的50%;第二期次岩前单元(J2Y)岩体以上拱和覆盖的形式与小恒单元成脉动侵位;第三期次道士仙单元(J2D)岩体与前期岩体呈涌动接触隐伏于地下;最晚期次介头单元(J2J)岩体以上拱和穿插的形式大部分隐伏于地下,与前期花岗岩体界线清晰,呈脉动接触,在深部形成小岩株,上拱接触面附近及前峰部位形成强烈的自变质和围岩蚀变,是蚀变花岗岩型锡矿床的主要成矿点。

1.3 岩体与成矿关系

区内矿体均赋存于花岗岩岩体内,以云英岩脉型、石英脉型、蚀变花岗岩型为主,矿物沉淀和生成具有从高温到中低温递变的过程,体现了岩浆期后热液成矿的分带规律性。花岗母岩中富含W、Sn、As等元素。

1.4 构造与成矿关系

区内构造主要为断裂及褶皱,具体体现为北北东向、北东向、北北西向、近南北向断裂、节理、裂隙及剪切劈理成带发育,是区内重要的容矿构造。由于局部应力场的转换,在某一块段形成以某方向为主的密集平行分布的构造带。矿区中部矿体严格受近南北向的一组节理控制,矿体产状同节理产状一致,同时发育一组与该组节理斜交的北东向节理,与成矿无密切关系;东部白沙子岭矿段矿体严格受一组近东西向节理控制;西部铜丝岭矿段矿体受一组近南北向节理控制。

2 矿体分布规律

2.1 平面分布规律

2.1.1 矿体间分布规律。区内矿体沿岩体北西方向大致分为三条带,平面上呈近三等距分布图1所示,东部白沙子岭矿段矿体走向近东西,中部桃花冲矿段矿体近北东走向,西部铜丝岭矿段矿体近南北走向,总体呈现由南东到北西方向的拉扭特征。

DX——泥盆系锡矿山组灰岩 J2X——小恒单元 J2Y——岩前单元 J2J——介头单元 1——云英岩脉型锡矿体 2——蚀变岩体型锡矿 3——接触带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 4——构造蚀变带型锡多金属矿

2.1.2 矿体内分布规律。区内矿脉一般由一条主脉及若干条细脉组成,主脉为云英岩脉,位于脉体中心部位,脉幅较大,两边发育若干条云英岩细脉、石英细脉或电气石细脉,各条细脉平面上近等距分布。

单条矿脉在平面上沿走向具矿化富集等距分布的规律,相邻矿化富集段相距30~100m。富集矿体厚度大、品位高,其间矿体厚度变小、品位变低,呈现出渐变的特征。

2.2 竖向分布规律

在岩体内,矿体在垂向上展现出明显的分带性,自上而下为:云英岩微细脉带(

2.3 矿化分带性

蚀变花岗岩型锡矿在垂向上呈现出矿化和蚀变的分带性,从上至下为:锡钨石英脉带,主要在矿区南西段有出现,其他地方表现不明显;伟晶岩脉带,厚度一般为5~20cm;钠长石金属硫化物带,蚀变岩体型主要的赋矿带,以锡石为主,伴随有黑钨矿;钠长石化绢云母化带,深部民窿有少许揭露,一般具黄铁矿化、毒砂矿化、黄铜矿化;绿泥石化、叶腊石化带,矿化带与正常介头单元花岗岩的过渡带;介头单元(J2J)正常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

3 找矿方向分析

(1)白沙子岭矿区锡矿主要为云英岩脉型和蚀变花岗岩型,矿床成因均与富含Sn元素的大义山复式岩体关系密切,特别是晚期侵入的介头单元细粒少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Sn元素丰富值远高于其他花岗岩地区,给锡矿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通过钻孔和老窿验证,师茅冲段和铜丝岭南段均存在隐伏的介头单元花岗岩体;白沙子岭标高470以下也有介头单元岩体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在该区域深部应存在中小规模的蚀变花岗岩型锡矿体。

(2)区内构造受大义山式断裂影响,发育有各方向派生的次级裂隙、节理和断裂,脉型锡矿均产于这些次级节理和裂隙中,成为良好的容矿构造。因此在区内寻找成组成带分布的节理和断裂带是找矿的方向之一,同时注意后生节理对矿化富集更为有利,以往的工作主要放在研究北西向构造带上,但实践表明,区内近南北向节理和裂隙也是重要的成矿带。

(3)介头单元岩体是最主要的成矿母岩,而岩体上拱造成前期岩体形成大量张性节理,为锡矿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容矿空间,事实证明,岩体上拱部位是蚀变花岗岩型最为有利的赋矿部位。因此,岩体形态越复杂、节理裂隙发育越集中是寻找蚀变花岗岩体型锡矿的标志之一。

作者简介:游光辉(1985-),男,湖南新化人,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上一篇:关于未成年人房屋登记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关于发电厂节能灯具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