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会发财?

时间:2022-06-10 12:53:47

什么样的人才会发财?

至少一个世纪来,心理学家所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只有一些人才变得富有?

洛克菲勒、麦伦、福特,这些亿万富翁最初是一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跟着时代经济随波逐流。有些是简简单单靠薪水生活的人,有些在起步时甚至地位更低,简直一贫如洗,但他们靠自己的头脑与脊梁站起来,成为不可一世的人。

那么,这些白手致富的人,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

男人成为富豪的机会远远比女人大。世界上的大富翁尽是男人,这并非统计上的意外事情。事实上,目前在美国的女性中,还没有人出身寒微而聚积到一亿美元的财产。那些靠自力发迹的大富豪之中没有女性。

为什么没有呢?

妇女解放运动者当然会辩称:妇女不能变成大富豪,是因为文化和经济制度剥夺了她们致富的机会。另一方面,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妇女没有聚积资金的强烈欲望。

一位心理学家说:“妇女对财富比男人更有好感。一位妇女希望有足够的金钱,使她个人及家庭宽裕———或许希望有使她过豪华生活的足够的金钱。但当她到达那种富有的程度时,她总是不再去聚积更多的金钱。男人则不同,他们得到了足够花用的金钱之后,仍拼命地去聚积他们的财富。”

在一个家庭中,妻子开始总是协助丈夫增加收入,甚至督促丈夫更加努力。但当他们到达中年,有了相当的财富,妻子就来了一个大转变。丈夫继续去聚积更多的财富,妻子因怕丈夫患溃疡或心脏病而走相反的方向,试图说服丈夫不要因金钱而过度辛劳。

很难说这种不同的现象是否是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力量使然,也很难说是两性的天然个性使然。我们只知道:希望成为富豪,男人的机会比女人为大。

白手致富的人,有不少是在年幼时便失去了父亲或母亲,有的是因死亡,有的是因离婚。富豪中半数有着这种惨的经历。这一统计上的偶然现象说明什么呢?

有三位教授曾对110家公司的创始企业家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企业家幼年时父母死亡者极多”,他们很多是“孤孤单单的孩子,双手肮脏,眼睛含着泪水,接受不幸,面对危险的未来……”

为什么父母的死亡或离去,能使一个孩子走向富有?这三位教授提出了二个可能性:一是失去父母的孩子有极强烈的不安全感,他决心要赚大量的金钱,以使自己永远不会沦于困苦中;二是失去了父母,他得更依靠自己,为了治愈精神创伤,他要说服自己,使自己相信并不真的需要父母,而是可以自己力争上游,图谋发展。

另一个反证是:越是被父母溺爱的孩子,越没有生活能力。娇生惯养的孩子,也许容易成为一个相信亲情友情的善良人,但一般不能洞明世事、练达人情。

白手起家的富豪中,有半数都是中学休学的学生,只有极少人勉强读完大学。

大学教育对于商业成功并不重要。如何发财,一般的学校或大学是不教这门功课的。许多大学生对股票、期货一无所知,至于如何运用别人的钱去发财,更是一窍不通。这些知识,只能受完教育走出校门后,在社会中凭眼睛和耳朵去学习。

学校里讲授的是知识,要发财更需要能力。往往功课极好的学生是书呆子,反是那些功课差的更留心社会,日后跳进商海时更易游刃有余。

多数富翁在学校时默默无闻,甚至是个很失败的学生。一项调查发现:“最成功的那些中年人———若以金钱作为成功标准———却是当年在学校时,同学们对之印象并不好的那些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往往最不善于交际,他们害羞、笨拙、怪异。而那些在学校中表现最杰出的,使同学们认为日后必成大器的学生,事实上却未能实现同学们对他们的期待。”

这是什么缘故呢?也许,学校的环境与成年人的世界很不相同。在学校里成功,需要某一型的人;在成年人世界里成功,又需要另一型的人。因此,一个在某一种环境里成功的人,会发现在另一种环境里成功不易。也许,所谓“最可能成功”的学生可能在年轻时,便已耗尽了他们的锋芒,而那些笨拙怪异的学生却慢慢获得了成功,而且成年后发挥尽致。

富翁的离婚率比一般人高一倍。一位教授统计数字证实了久已被人们接受的一种说法,就是“你越富有,你离婚的可能性就越大”。

为什么呢?

金钱显然是答案之一。才子风流,财子也风流。女人喜财也许更爱才。而且,自我致富的人时常缺乏热情,不能与男人、女人或孩子建立持久的关系。

缺乏热情源于他的经历。富人的孩提时代大都困苦,他的典型遭遇是父母死亡或离去,把他弃于不顾。他不曾享受过、也不相信人间的亲情爱情,他只想在口袋里装满钱以证实自己的价值。

正如袋子里的钱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一样,找个漂亮妻子也有如是功用。一位教授指出:“典型自我致富的人,时常把妻子跟金钱同样看待,也即是珠宝,美观而无价值的。他之所以要娶她,是要藉此增加他外表上的价值。他要这世界以他这珠宝的美来判定他。”因此富人一般没有热情亲爱的婚姻。

以妻子作为珠宝,当然还有两种不妥。第一,这珠宝会褪色,他必须去寻找另一种珠宝;第二,这珠宝总归是女人,她会向男人争取感情上的要求———而他不准备答应这种要求。她希望分担他的问题和共有他的生命,这都是他所不愿的。

很富的人,往往是很缺乏人性的人。

有人说:最可能变得非常富有的人,也就是最不可能享受财富的人。相反地,我们这些可能会享受财富的人,却是不能致富的人。

富豪也有最喜爱的事情:工作。富豪们对他们工作的兴趣,可能就和一般人对婚姻、孩子、运动、嗜好和电视机的喜欢一样。

自我致富的人显著的共同之处,是崇拜工作,绝对爱好工作。他们强烈的工作欲,破坏了他们的婚姻,也可能破坏了他们生活的其他因素。工作是他们本身的一部分,他们不能改变工作的习惯,正如不能改变他们的性别一样。

普通人的精力跟富豪们相比,只不过是涓涓滴滴而已。富人们每天的工作量极大,他们的思想像江河般川流不息,时时在产生新观念。他们跃进一个极危险的环境时,毫无畏惧,充满信心。

富豪们在成功后仍工作,或因为他们喜爱工作,或因为他们觉得不能不工作。

一位记者在报道中说:“我发现一件难以使人相信的事:当我访问他们时,他们几乎都在办公室里。你会想,他们有了那么多的钱,何不去某个地方休息享受。但是不,他们都辛苦地工作。我发觉这可能就是致富的真正秘诀,虽然他们没有一位曾提到说:应该努力工作。”

(责编 张圣荣)

上一篇:荷兰公司的服务到“家” 下一篇:找到那扇对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