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原理分析

时间:2022-06-10 11:18:31

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原理分析

【摘要】本文简述了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组成和优点,通过行星齿轮机构的基本运动方程,分析了行星齿轮变速传动的原理方案。

【关键词】行星齿轮 变速传动 原理分析

目前,轿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广泛采用液力自动变速器,使汽车的驾驶更为简单方便,乘坐更为安全舒适。液力变矩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动无级地改变转矩和传动比,以适应行驶阻力的变化,由于液力变矩器的变矩系数小,不能完全满足汽车行驶使用的要求。

液力自动变速器通常采用液力变矩器与行星齿轮机构组合使用,扩大传动比的变化范围。行星齿轮传动作为主要的变速传动装置,与液力变矩器配合组成液力自动变速器,才能满足汽车行驶的需要。使得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了解掌握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变速传动原理尤为重要。

一、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原理

自动变速器的齿轮变速机构,主要由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和平行轴齿轮变速机构。目前绝大多数自动变速器,采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与液力变矩器配合使用。

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由行星齿轮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如图1a所示,由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组成,简称三元件。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啮合,实现输入域输出的变速传动。

执行机构根据控制系统的命令,控制行星齿轮机构某个元件的接合或分离、制动或放松,通过改变动力传递路线,得到不同的传动比。

单行星排行星齿轮机构内齿圈,又称内齿环。在单行星排的,与行星齿轮啮合,行星齿轮为外齿轮。通过齿轮轴支撑在行星架上,既绕行星齿轮轴自转,又绕行星架公转,犹如太阳系的地球。行星架位于太阳轮和内齿圈之间,通过齿轮轴带动行星齿轮转动。太阳轮为外齿轮位于中心,与行星齿轮啮合。整个行星齿轮机构装配后,行星齿轮在与太阳轮外啮合的同时,还与齿圈内啮合。

二、行星齿轮传动优点

(一)传动平稳 多个行星齿轮处于常啮合、同轴传动状态,同时传动动力,使得汽车传动平稳、冲击载荷减小。

(二)寿命更长 所有行星齿轮均参与工作,都承受载荷,行星齿轮工作更安静,强度更大,寿命更长。

(三)重量减轻 齿轮间产生的作用力,由齿轮系统内部承受,不传递到变速器壳体,壳体可以设计得更薄更轻。

(四)体积减小 采用内啮合与外啮合相结合的方式,与单一的外啮合相比,充分利用齿圈中部的空间,减小了变速器尺寸。

(五)操作方便 所有齿轮处于常啮合状态,不存在换档时齿轮冲击,满足不同驾驶水平的需求,减轻驾驶员操作疲劳,使乘坐舒适。

三、行星齿轮基本运动方程

四、简单行星齿轮传动方案

(一)太阳轮固定,齿圈主动输入,行星架从动输出,传动比,前进挡,减速、增矩;

(二)太阳轮固定,行星架主动输入,齿圈从动输出,传动比,前进挡,增速、减矩;

(三)齿圈固定,太阳轮主动输入,行星架从动输出,传动比,前进挡,减速、增矩;

(四)齿圈固定,行星架主动输入,太阳轮从动输出,传动比,前进挡,增速、减矩;

(五)行星架固定,太阳轮主动输入,齿圈从动输出,传动比,倒挡,减速、增矩;

(六)行星架固定,齿圈主动输入,太阳轮从动输出,传动比,倒挡,增速、减矩;

(七)连接任意两元件,且不固定,传动比为1,直接档,转速、转矩不变;

五、结论

本文对单行星齿轮机构变速传动原理作了具体的分析。当行星架作为从动件时,行星齿轮机构减速增矩传动;当行星架作为主动件时,行星齿轮机构增速减矩传动;当行星架被固定不动时,行星齿轮机构输入与输出反向传动,构成倒档;当行星齿轮机构三元件自由转动,则行星齿轮机构无动力传递,构成空挡;当连接任意两元件转动,第三元件将跟随转动,三元件之间没有相对传动,无论以何元件作为输入或输出,构成直接传动直接档;连接任意两元件,借助机械装置固定齿圈,行星齿轮机构锁止不能转动,构成驻车档。

参考文献:

[1]陈志恒. 汽车电控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春明.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精度控制探讨 下一篇:浅谈10kv带电作业状态检修的应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