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实录

时间:2022-06-09 08:57:29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实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49-0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例1。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能用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呼啦圈两个,磁钉5个,卡片5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复习有关因数的知识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了因数和倍数,有关因数的知识你知道哪些?跟老师说说。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2.分别写出6和9的因数

师:你能写出6和9的因数吗?

(选两名同学板演)

师:6和9的因数各有几个?

生:6的因数有4个,9的因数有3个。

二、游戏介入,学习新知

师:老师把关于6和9的因数都做成了卡片,我们借助这些卡片来玩个游戏,想玩吗?(随定5名同学,一人发一张卡片)请观察你的卡片,现在你就代表你卡片上的数字。比如,张三就代表1,李四就代表3……卡片上如果是6的因数的同学请起立,拿着你的卡片来老师这。

(生拿着卡片走上讲台,确认无误后)

师:好的,谢谢同学们的参与,请先回到座位上。卡片上是9的因数的同学请起立,拿着你的卡片来到老师这。

(生拿着卡片走上讲台,确认无误后)

师:请刚才几位同学也到这来。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呼啦圈,(拿出两个呼啦圈,举起一个)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集合圈。

师:6的因数站到左边这个圈里来,请君入圈(4个),9的因数站到右边这个圈里,请君入圈(3个)。我们这儿总共应该有7个同学,一起数数(数总数),5个?咋回事?少了2个,那么,还有2个跑哪去了?难道是4+3=5?

生:1和3既是6的因数,又是9的因数。

师:哦,是吗?手里不是有圈吗,自己想办法,让我们看个明白,那2个跑哪去了?(学生自己想办法进入相应的圈里)

师:(数)6的因数4个,9的因数3个,中间两个被数了两次,他们两个(既是6的因数,又是9的因数)。

师:好一个“既是…又是…”,(板书)原来如此,6的因数里有他们,9的因数里也有他们。他们两个可真了不起,结合因数知识,给他们几个真了不起的数起个名字吧,看看你们的发明创造和数学家的发明创造是不是很接近?

(生思索,若有困难,师引导)

师:公共数、公因数、共有数,你们认为那一个取名最好?为什么?

(首先,他们都是因数,前面的“公”字,说明不是哪个独有的因数,而是两个共同拥有的因数)他取的名字太好了!掌声在哪里?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公因数”吗?

生: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他们的公因数。

师:如果是三个,四个,五个数呢?这句话怎么改?(思考,交流)

生: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他们的公因数。

师:6和9的公因数就这2个吗?还有没有其他的?说说你的理由。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师:在6和9的公因数里,最小是几?最大是几?

师:我们把3叫做6和9的最大公因数。

师:(手拿呼啦圈)6的因数,9的因数,两个圈重叠的部分就是6和9的?(公因数)。我们如何把6和9的所有因数用呼啦圈这一集合形式画出来,想想怎么画?(黑板上画出集合图)

师:这8位聪明可爱的同学们,请帮你的卡片上的数字在集合圈里找到他的位置。我们比比,看一看哪些同学贴的最快。

(学生把卡片贴在相应的集合圈里,集体订正)

师:重叠部分的这两个数叫?(板书:6和9的公因数,生齐读)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就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课题)

三、练习巩固,强化概念

1.巩固练习

师:请完成练习纸上第2题,完成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学数学需要交流,我们要做个善于和他人合作的人。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若发现错误,展台展示,生观察指正)

师:事实证明同学们真的都达到第一个目标了,掌声送给自己。

师:一起来看第二个目标(生自由读)

2.强化练习

师: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是很有用的,能帮我们科学的解决问题。看看第二个目标你是否能达到?想不想挑战一下?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这是小红家的贮藏室,自由的读一读,从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长16分米,宽12分米)

(课件出示:小红的爸爸想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小红的爸爸可以买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说说你的理由。)

师:来疏通一下题目中的关键词,“整分米”是指多少分米?“铺满”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不可能实地去铺了看看,但我们可以借助数学上的简单图形模拟贮藏室的地面,请看屏幕,这是一个长方形,长16分米,宽12分米,他要用正方形地砖来铺,我就把长方形地面画成小方格的样子,一起数数,一横排有几格?(师生一起数),一竖排有几格?(师生一起数),我们发现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代表几分米?(一分米)答题卡上有方格纸,同学们亲自动手画画看,画好后,同桌或前后4个同学为一组交流,看看哪个组的同学建议最多。

(生画,交流,师巡视,指名汇报,课件演示)

师:通过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说。

(小结:要知道可以买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其实就是找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因数。边长最大是几分米?其实就相当于找长方形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

师:恭喜同学们,第二个目标,你们达成了,掌声送给自己。

师:看第三个目标(生自由读),为什么说和他人交流是个良好的习惯?因为,如果我们不和他人交流,会感到孤独,遇到困难会感到无助,就不会发现比自己更简单的解题方法,生活中需要交流,学习也需要交流,数学学习更需要交流,我们不仅要会做数学,还要会说数学,说解题方法,说解题思路,说你的想法。

师: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你能说说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因数是针对一个数来说的,公因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指公因数里面最大的那一个,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离不开因数。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到这就结束了,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上一篇: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 下一篇:例谈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导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