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护理干预

时间:2022-06-09 08:28:37

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护理干预

胃肠镜诊疗作为消化系统疾病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患者行胃肠镜诊疗的数量逐年增多。常规胃肠镜诊疗时患者有严重的恶心、呕吐、咽部不适等反应,很大程度影响着诊疗的效果。而无痛胃肠镜诊疗可以消除患者在检查中的不适感,极有利于胃肠镜诊疗的顺利进行[1]。但大部分患者受医院环境因素以及对无痛胃肠镜诊疗相关知识匮乏等因素的影响,在麻醉或者胃肠镜诊疗操作前多出现紧张情绪,引起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性反应,并可发生躯体应激反应[2]。为解决这一问题,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研究了多种护理干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1.诊疗前准备

1.1环境准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就诊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实问题是胃肠镜室外一般都会有较多患者及陪同人员一起候诊,为避免人群拥挤、环境混乱引起候诊者的不良情绪,医院提供宽敞、明亮、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温湿度适中的候诊空间,并有足够数量的候诊椅。配备电视机,适时播放新闻、娱乐节目或健康教育视频,设无痛胃肠镜诊疗宣传栏目,并将与胃肠镜诊疗有关的健康教育卡摆放报刊架上,供需求者自由翻阅[3]。使候诊者在等待的时间里不仅能获取健康知识,又能从感觉上缩短了候检时间。胃肠镜诊疗室内布局要整齐有序、干净,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左右,湿度在50~60%。医护人员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避免患者因环境引起的紧张情绪。

1.2胃肠镜诊疗预约 现各医院中需进行胃肠镜诊疗的人数较多,在时间安排上很难满足患者的要求,如处理不当,往往会引发患者的不满意。陆晓珍采取时段预约法[4]:当接到患者递交的诊疗单或是电话联系预约时,护士向患者了解其的基本情况及检查项目,采取老少特急照顾原则,每个预约日优先安排急危重患者、老年人、小儿、特殊患者(如糖尿病)等,根据内镜、配套设备及人力资源情况,每小时预约一定的患者人数。对不能满足要求的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商量定下双方能接受的诊疗时间,并登记到预约登记本上。此方法能有效提高就诊满意度。

1.3患者准备

1.3.1接诊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并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尤其是注意年龄较大、有心肺病史和药物过敏史患者的评估。确认患者无胃肠镜诊疗的禁忌症,查看是否已经签好手术同意书[5]。

1.3.2交代检查前禁食、禁饮、肠道准备的要求。蒋应玲等[6]的实施方法是采用温馨提示卡,内容分三类:饮食提示卡、安全提示卡、检查提示卡。饮食提示卡用于行胃、肠镜诊疗后需短暂禁食的患者,如胃/肠镜检查回到病房后2小时方能进食,3天内选择温凉半流质饮食等;安全提示卡内容包括慎防跌倒、坠床。检查提示卡内容包括无痛胃镜诊疗前一晚21:00后禁食、禁饮,次晨空腹等待检查;无痛肠镜诊疗的前一晚餐不能吃青菜等粗纤维蔬菜,次日空腹口服洗肠液等。将温馨提示卡置于患者的床头柜上,这样一来,文字与口头相结合的交代,患者能记住诊疗前、后的注意事项、饮食指导以及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告知患者检查前禁水、禁食时,为避免部分患者误认为每日必服的降压药或抗心律失常药,属于禁水、禁食范围而停服,导致平时控制良好的高血压、冠心病因停服药物而突发或恶化,影响无痛胃肠镜的实施或增加患者在诊疗中的意外发生率,因此,特别强调高血压、冠心病的用药护理,告知患者降压药或抗心律失常药可舌下含服或少量开水送服[7]。

1.3.3评估患者对无痛胃肠镜诊疗的认知程度,是否存在负性心理状态,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患者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如告知无痛胃肠镜诊疗和麻醉的目的、安全、操作过程及检查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患者配合默契对诊疗的意义;使患者心中有数,同时告诉患者诊疗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让其能对操作者充分信任[8]。必要时争取陪同人员的支持,以稳定患者情绪,使其能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检查或治疗。

2.诊疗术中护理

2.1 静脉输液护理 为确保镇静药物从静脉通路有效的进入人体,一般采用右上肢静脉留置针通路,并妥善固定好,以免影响药物的临床效果。所用静脉注射药物的注射器筒外标明药品的名称和剂量,根据情况随时追加药量,保证患者在无痛苦状态下配合医师完成诊疗操作[9]。

2.2指导患者进行放松术 正确指导患者配合的方法,如先深呼吸5次,再放慢呼吸。并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直至其身体各部位肌肉放松。护士用指腹交替按摩患者的合谷、内关穴位,通过对体表穴位的刺激产生循径感传现象以调整内脏活动,从而使术中恶心、呕吐等不适得以减轻,同时也可通过对皮肤的抚摸,给予患者安全感和被重视的感觉,使其整个身心得到放松[10]。

2.3密切监护 护士应掌握无痛胃肠镜诊疗的步骤,术中主动、娴熟地配合内镜操作,避免出现因操作过程的不协调而延长检查或治疗的时间。术中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3L/min,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和意识状态等,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及协助处理。气道护理是无痛胃肠镜诊疗中的关键,“咬口”必须在患者意识尚未消失前连同鼻导管吸氧妥善放置并予固定,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咬口”脱出,发生“咬镜”等意外。无痛状态下患者咽喉部的肌肉相对比较松弛,诊疗过程中需保持患者头稍后仰位,以加大咽部的间隙,利于进镜和分泌物流出,有效防止误吸、窒息[11.12.13]。熊弦等报道[14],在进行无痛胃肠镜诊疗中有38例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在调整、打开气道、加压吸氧后32例患者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6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同时下降的患者,是由于口腔分泌物增多或舌根后坠所致,在及时调换、清除口腔分泌物,加大氧流量面罩吸氧、吸痰、应用呼吸兴奋剂等药物后患者恢复正常。

3.诊疗术后护理

3.1术后护理观察 通常无痛胃肠镜术在诊疗后5~10 min患者可麻醉清醒,清醒前实施专人护理,牙垫、静脉通道要待患者意识清醒后方可撤除。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咽痛、异物感或腹痛、腹胀等情况。行肠镜检查者因禁食、服泻药等肠道准备,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及时抽血送检可避免发生各种术后并发症[15]。

3.2健康指导

3.2.1告知患者行检查后可能有轻微腹胀及咽喉不适,一般可自行消失。检查后2h后可以进易消化的温半流质饮食,检查当天避免进食易产气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3.2.2护士向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告诉他们即使意识清醒,物尚未完全代谢,此时不宜过早下床。王晶等[16]经电话回访发现有12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磕碰,均发生在离院4 h内,其中60岁以上8例,35~60岁4例,原因分别为腿软、头晕、起床过猛。故认为,在患者清醒30 min后,且无不适时方可由陪同者陪护离开胃肠镜室。检查后24h内不能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机械操作和从事高空作业以防意外。

综上所述,诸多的研究均显示,给予无痛胃肠镜诊疗患者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检查前心理状况、胃肠镜术操作时间、用量、术中不良反应、操作中血压及脉搏等变化均有明显差异[17]。说明对无痛胃肠镜诊疗患者采取护理干预,重视每一个环节的护理,可以确保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安全、快速、有效的进行,以及术后的安全与康复,并能充分体现医疗的人性化,使患者感受到就医期间的温暖,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资料:

1.冯艺主编.临床麻醉系列丛书――疼痛分册[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89

2.张露洁.无痛思路下的胃肠诊疗护理方法和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9):2581

3.余爱玲,朱振红,李家铁,等.人文关怀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0):774-775

4.陆晓珍.时段预约对胃镜检查效果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4.42(3):393-394

5.吴鸿,彭云辉.无痛胃肠镜患者术中风险防范与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4):2169

6.蒋应玲,郭庆.温馨提示卡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4):196

7.麦英明,唐晓华,罗捷潘,等.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1391

8.吴桂冰,王敏青.提前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必要性[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下旬刊:514

9.梁顺萍.浅谈舒适医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3):206

10.吴爱婵,刘凤婷,朱淑兴.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5):1253

11.梁雪影,陆小凡.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0):119

12.袁昌琼,王文菊,刘雯.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120例规范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9):54

13.潘小红.优质护理服务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30):2842

14.熊弦,刘黔,化伟利.无痛胃肠镜检查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 2011,32(20):4227

15.张琳,黄庆娟,廖爱华,等.无痛胃肠镜诊疗术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08(24):114

16.王晶,刘芳慕,亚琦.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0):1166

17.樊忠美.护理干预在胃肠镜检查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3,(14):267-268

上一篇:护理交接班模式的革新与实施体会 下一篇:护理管理干预对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