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09 08:23:06

浅议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74-01

摘要: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含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

关键词:情感教学 实施 增强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情感至关重要。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强,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分析教材,以情激学

政思想课的教学有两难:一是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受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为此,我们要认真分析教材,利用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捕捉与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信息,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陶冶学生,学生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有意地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教材中有许多情感素材可以挖掘。如教材中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劳动模范忘我的工作态度,科学家的废寝忘食、刻苦攻关的精神等,无不牵动和丰富着学生的情感。又如,在思想政治教材中,祖国的悠久历史、辽阔的国土、美丽的大自然,同样会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手段,使教材、老师之情融汇成学生的感情,变成一种学习的热情和冲动,同时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祖国美丽的风光进行淋漓尽致地描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题内容,同时也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的关系,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各方面因素的整合,经过艺术性的加工与处理,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陶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增强对爱护自然环境责任感的体验。

二、教师真情相呼,以情明理

中小学生都具有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他们在学习时,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具体情节的叙述上,不能完全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和摆脱具体情节去理解课文的含义和中心,鉴于此,创造一个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可以接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甚至会使学生与课文融为一体,就好像课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他们身边一样,这样学生受到的感染才深,对文章的理解才透。因此,教师必须创设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

1.语音含蓄,讲活知识

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使学生的情绪随老师的语调而变化。如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以悲愤的语调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暴行。指出了“落后会挨打,贫穷就受辱”的道理。随之我话锋一转,“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东方!”我兴奋地讲了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听后脸上绽出了欣喜的笑容。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了“国耻我辱、国兴我荣”八个字,让学生高声朗读。

2.借助教具,展示自己的情感,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注意选用教具,把抽象的理论用形象具体的教具展示出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在讲解《准备好,担当起社会责任》这一节时,制作了先进人物的投影片,让学生在先进人物的感染下,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懂得爱国是每个公民神圣的职责,懂得青少年应该全面发展,为担当起社会责任而作好准备,懂得从现在做起,出色完成学业,从小养成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尽责的良好品质。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时,我挂出的大幅画像,伟人那浓眉英姿、微笑亲和的神态使学生感到了总理博大的胸襟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

3.借助生动实例,展现自己的情感,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中,举例可体现教师对某一社会现象的情感,对这一现象的褒贬,就会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如教授《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时,我把改革开放前后农民在生活用品、消费水平、居住条件、生活环境质量和农民的家庭生活变化列举出来并作比较,再请学生列举自己家中近几年的变化,并展开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三、热情评价,促进师生情感

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有关爱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包括细微的面部表情、富有情感的动作、充满激励的眼神等,这是引起师生情感交融良好行为方法。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通过对情感评价策略与方法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感悟人类科学知识,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教学中,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设计,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环境,有准备地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问题教学,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应适当降低对知识点的评价要求,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热情的赞赏与鼓励,有意识地培养求知欲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教师的教育能满足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共同发展的需要,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情境。

总之,情感教学不仅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情感教育渗透在我们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会学以及用好思想学习政治课的知识。让生活回归课堂,是新时期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在充满创新、充满挑战的时代,让生活回归教育,教育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必须超越现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发展创新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这不仅是培育新生代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但这并不是说,只要人参加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活动就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突出人的主体性。“人的发展不能解释为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发展,不能解释为劳动的结合。只有当我们把体力劳动和脑力相结合理解为人的劳动能力获得了多方面的、充分的、统一的发展时,才能与人的全面发展含义联系起来”。人的活动应是生存与发展、工作与享受、功利与理想的统一。“真正做到人是目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导课 下一篇:《歌剧魅影》之音画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