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强化学法指导 追求设计科学性的英语教学策略

时间:2022-06-09 07:00:18

浅探强化学法指导 追求设计科学性的英语教学策略

[摘 要] 在减负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减负增效的主阵地在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和思考,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语言综合能力得到更好更快的提高。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有效教学 学法指导 科学性

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前沿阵地,它能清楚地反映一名教师在落实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提高语课堂教学实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学生、教材、教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唤醒学生潜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生成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我在此仅谈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强化学法指导和教学设计追求科学性两个方面的教学策略探索。

一、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强化学法指导,拥有互动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要学好英语,我深深地认识到兴趣是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师要以人为本,发至内心地爱不同层次的所有学生,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学困生,学习有障碍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结。我努力保护他们的尊严,赏识他们毫不害羞地大声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面对他们的些微进步,我和他们一起高兴,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老师的褒奖和鼓励下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并满怀信心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其次,我非常重视学法指导。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积极研究科学、适用的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我要让我的学生学会学习:一是要重视英语朗读背诵,使他们养成“用耳朵吸收,用嘴巴巩固,杜绝仅用眼睛”大声读英语的习惯;二是阅读时在脑海中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立体画面,使学生对英语语言逐渐具备形象感,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想象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发挥语言的自觉思维的作用;三是英语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力争在课堂内把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牢,当堂消化。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会学生学习。”当任教同一个班级的语文老师告诉我,学生们都说英语比语文好记、好学、好玩时,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我关爱着他们,他们喜欢着我,我们的关系和谐而生动。

二、教学设计追求科学性,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策略

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如果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中,我总是精心设计问题,牢记优化问题设计的标准和原则(层次要清晰,有递进性;提问要设置悬念,具有挑战性;形式多样化,具有开放性),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有意识地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如设计9A U5 Reading Hollywood’s all-time best — Audrey Hepburn这一课的问题,考虑到本文涉及的美国地名、人名、电影名较多,在阅读前这一阶段,我设计的问题很简单:“Where did Audrey come from?”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题目、有关Audrwey的剧照及影视插图等进行浏览和观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经过阅读前阶段的积极思维、猜测、引导,教学步骤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阶段即阅读。在阅读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进行。“略读”阶段我设计了八个判断题(T or F)以及Audrey的出生时间、逝世时间、出生地点及她的伟大作品,使学生了解了关于Audrey一生的大事。而“扫读”阶段,学生查找特定信息时,通常需找到信息所在的段落,然后认真阅读,来了解课文细节。利用这一技巧进行阅读时,应指导学生寻找课文的有关细节,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主题有关的段落中。通过这一环节的阅读,使学生能够掌握寻找文章细节的正确阅读方式,促进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在阅读的最后阶段即阅读后阶段,我设计了首字母短文填空这一题型,这是检查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复述课文,经过不同层次的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复述。每一个阅读阶段,我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环套一环,恰到好处地设疑,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和参与。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成了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

当然,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英语教师,要不断关注自身成长,教师要拥有一种终身自我发展能力,要加强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集教书、科研于一体的复合型教师,在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和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寻找“教”和“学”的最佳契合点,从而使“教”更有效地为“学”服务,构筑理想的、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胡春洞 包天仁《中国当代著名英语教学法流派》(吉林教育出版社)

3.郭宝仙《英语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及其对教师的启示》(《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武进区湟里初级中学)

上一篇:电线电缆导体电阻和电阻率的分析 下一篇:如何让单元复习课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