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中的中国农村与农村体育

时间:2022-06-09 01:34:33

变迁中的中国农村与农村体育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34)

摘 要: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大当展主题的影响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观点层出不穷。但已有的研究仍较多采用陈旧的视角观察农村体育,认为,探讨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应当着眼于农村社会在当代的变迁所形成的当代新农村的特点,再基于此分析农村体育的发展模式。从农村农民的内涵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特点入手开始,对农民体育需求,农村体育发展推动力等展开较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农村体育;改革;变迁;农民;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19-03

Chinese Rural Area and Rural Sports in Change

SHAN Ying, WU Zhen-hua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4, Zhejiang China)

Abstract:Sports researcher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ports in the period of the government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and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 But current researches were done in old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discussion of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contemporary rural area in changing rural society, then analyze its mode of development. To begin with contents of rural area and peasants and features of peasants' life style, profound analysis will be exerted in peasants' sport demand and dynamic of rural sport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sports; reform; change; peasants; life style

1 农村体育中的农村界定及其特怔

1.1 农村界定 论述农村体育问题首先应明确其论述的适用范围。以往研究者分三种情况界定农村体育中的农村概念:1) 指除城市之外的地域,包括县、县级市和城市边缘农村人口超过50%的郊区。2) 指以县为单位进行管理的县域范围,这就涵盖了我国约3/4的人口。3) 以农业户口为标准界定农民,农村体育即研究农民体育。认为,以上划分主要是尽户籍管理和行政区域划分之方便,而非为研究而设计,农村体育研究者应该跳出该圈子基于研究目的进行科学的农村再划分。笔者认为,中国农村人口庞杂,又是一种后发型发展,社会发展交错着传统性和现代性,甚至某些思想领域已渗透后现代的影子。当代中国社会远不能简单的搞城乡两分,在体育领域至少应将整个中国社会划分为城市、小城镇和农村村庄三个部分来研究,这三个部分各自都有很大的领地,泾渭分明,且必将长期存在,并且在体育领域也会表现出显著的不同,分别研究不但思路清晰,也更有长久的价值。而其中的农村村庄体育正是我国当前体育研究的薄弱点,笔者的论述即立足于此。由此,农村体育的研究对象可界定为:以村庄为经常居住地,以传统农业及相关行业为主要生计的农民。

国外学者C.Geertz对于农民的三个定义值得我们参考:从经济角度,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产品主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中的成员,在一定程度上介入货币和市场。从政治角度,这一群体在社会政治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受到有权阶级的管理和统治,并需向他们交付一定收入。从文化角度,农民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1.2 农村村庄的传统特征

1.2.1 农村村庄生活方式的特征 农村体育的视角应当立足于生活,体育参与是农民余暇生活方式的选择,而非政府政策的结果。对农村生活方式的探讨本已陈旧,但笔者此次通过较长期的实地观察,又梳理了几条农村生活方式典型的特征如下:1) 工作体力型,身体负荷重,身体疲劳度强。2) 休闲方式选择少,余暇生活单调。3) 饮食热量低,膳食不够科学,睡眠时间短。4) 社会联系疏松,交往基于血缘纽带。5) 信息渠道闭塞,文化封闭,大众媒体影响较小。6) 农民文化素质较差,在农村大量中年以上的居民仍识字不多,读书程度较城市还有相当差距。7) 生活趣味传统落后,其关注点往往还不同程度地集中于、生男孩上。8) 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疾病、教育、养老成为农民沉重的负担。9) 住房面积大,户外空间广,居住密度小。10) 经济自然性,经济行为主要指向生计、消费,介入货币、市场不足。

农村社会的这些特征中既有阻碍体育发展的因素,但也不乏相对于城市的特有优势,如富于变化、充满悬念的体育竞赛正好可弥补单调余暇生活的不足,休闲方式少使得体育活动更有选择的竞争力。

1.2.2 农村村庄意识形态的特征 我国农村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变革也在不断变化,但大体保持着稳定。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的一些意识形态可能也会伴随着社

投稿日期:2008-05-13

作者简介:单颖,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体育社会学。)会工业化的过程长期存在,作为一个文化内核被工业化所调整。借鉴总结我国农村的意识形态的几条特征如下:1) 乡土情感浓厚,这缘于农村的生产生活都基于土地。2) 礼俗观念强,人们的行为规范主要依从于乡土舆论和人情世故。3) 情感质朴单纯、心理负荷较小。4) 家庭家族观念强,这可能因为家庭是其基本经济生产单位。5) 愿望的及时满足性,希望付出尽快看到回报,这是典型的小农意识。6) 节假日对于农民的意义更大,节假日既是对他们日常单调生活的调节,也是作为一种仪式对他们生活意义的再肯定,因此他们往往对节假日寄予更多的期待。7) 保守、固执、狭隘,小农思想深重。

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农村自然村落群体是典型的初级群体,群体成员之间关系亲密,交往以公开明确的身份进行,存在着很强的趋同心理,相对于城市居民,村民间的价值认同与社会支持对他们的体育行为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在农村发展体育事业,一定要先营造好体育的氛围,使体育行为模式在乡村整体和农民群体的社会心理上占据一定的位置。

2 当代中国农村的变迁与建设新农村时期我国农村的新特点

2.1 经济收入多元化、层次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增收渠道渐多,不仅传统农业包括农林牧副鱼的全面经营,还可短期或长期的做工与经商。这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得农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更打破了农村传统的平均化倾向,农民收入差距呈扩大性趋势,农民纯收入向少数高收入人口集中。有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20%收入最高的农民其拥有全部农民纯收入的48.89%,收入最高的40%则拥有全部收入的70.15%(马九杰,2001)。继城市之后,我国农村社会也呈现出强烈的层次性,有的农民成为新的富户,收入水平大大超过城市水平,有的农民却裹足不前,忙于温饱,收入的差距导致生活、休闲、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显著(表1)。

表1 不同收入农民消费水平对比

注:数据转引自马九杰,数据为1999年获得,收入水平按人口五等分。

2.2 劳动的性别差异显著在劳力足可应付土地需求的时候,农村出现强烈的劳动分工,即男性主要负责经济收入包括营务土地和打工挣钱,甚至常年在外,而女性则以承担家务、照顾小孩为主。这一情况导致男性农民往往劳动时间长,工作规律,余暇短暂,而女性农民却富有余暇时光,劳动时间自由,她们往往沉溺于聊天、打麻将等消极式休闲方式中。

2.3 农业外劳务形式多样化 当前农民在农业外劳动挣钱已是大势所趋,但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主要包括:1) 长期在外做工经商型,他们只在年末和农忙时回家,常年作为民工客居城市,导致农村大量“空巢型”家庭出现,即常年农村老家只有老人妇女孩子,缺乏中青年男性。2) 就近常年做工型,他们有的为乡镇企业合同工,有的临时忙点生计,但基本居住在家,家庭团圆。3) 举家外迁型。众所周知,年轻男性往往是我们参与体育的最积极者,当前农村社会的“空巢型”现象使我们质疑农村体育的需求性问题。而对于“出走”的青壮年劳力,他们的体育参与究竟是农村体育还是城市体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呢,值得我们深思。

2.4 生活方式、生活风尚城市化 城市历来是农村的文化策源地,现代大众媒体传播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得城市的信息比以往更快的传播到农村,影响着窕民的日常生活。而由于信息渠道的相对闭塞和文化知识水平的相对低下,他们更易盲从城市风尚。这也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契机,若引导得力,可迅速使体育休闲方式融入农村生活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服务。

3 变迁中的农村体育

3.1 农村体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农村体育资源在现阶段具有社会福利的性质,并不是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环节。既然是社会福利,政府理应成为其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随着法制完善,农民有权在体育福利上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例如,城市居民在具有较完备的经营性体育场所的同时,还拥有政府投资的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和许多城市绿地,农村两者都没有。

说政府要加大投入,不是回避社会的责任。一方面,国家的财政力量还很有限,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还需要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农村作为中国社会整体的一部分,迟早要走向社会,在农村逐步引入体育社会化的机制是必要的。因此农村体育最根本的推动力量还来自民间,只有农民通过自身努力,抓住国家扶持农村的机会,将经济基础搞上去,才能为自己赢得包括体育参与在内的健康生活方式。

3.2 农村体育发展的契机

3.2.1 奥运会在北京的举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结束,之前我国学者对本届奥运会的文化主题和奥运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做了广泛的讨论。笔者认为,北京奥运与中国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这一点易被忽视。首先,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长期的农业社会发展历程中积累了灿烂的民俗文化,它们不少仍扎根农村,积极开采其中与体育密切相关的民俗元素,展现中华古国魅力,将丰富北京奥运的文化内涵。其次,影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瓶颈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体育意识淡薄,体育文化缺失,我国体育行政部门如能抓住奥运良机,乘热打铁,在农村地区广泛宣传体育内涵并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将收到奇效。再次,有学者曾用经济学方法测算了奥运金牌的经济投入,相对成本较低的女子柔道金牌即花去了2 700万人民币,如此,32金17银14铜的成绩的总花费至少超过10亿。北京奥运过后,这就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这些钱如果投入到农村大众体育中,几乎可使每个村庄兴建一个基本的篮球架或几个简易乒乓球台,究竟哪种投入会更人性化,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3.2.2 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 我国在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工业体系全面建立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战略已做出了重大调整,有学者已提出是否可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法为“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中心”两个中心的提法(李培林,2005)。党和国家全面先后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其中都包括了农村体育的内涵。这一机遇笔者解析为两点:1) 在发展战略指引下,国家必然出台政策倾斜,增大直接或间接的农村体育发展经费,有力地推动农村体育发展。2) 我国农村在此次机遇中将迅速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从而逐渐培育农民的体育需求,提高农民的体育消费能力,这是农村体育发展的长期基石。

3.3 农村体育发展反思

3.3.1 农民体育需求质疑 学者们在研究农村体育问题时多从国家宏观角度出发,以贯彻全民健身政策,提高群众体育水平为目标,因此很少质疑农民体育的必要性。笔者认为,如果站在农民角度,则有理由对其体育需求产生疑问。首先,现代体育是作为休闲方式选择被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有闲有钱方有体育,当前我国广大农民处在生存、生计的焦虑与奋斗之中,既没有体育的支付能力,更缺乏投入其中的闲情雅致。农民孜孜不倦打工辛劳,力求改善生活的要求我们应当给予尊重,宽容其暂时没有体育的生活方式。其次,人们重视和描述体育的健身作用是在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中开始的。现代社会以脑力劳动与局部身体活动为主的工作方式,和由钢筋水泥与塑料制品构筑的城市生活环境在中国农村并没有当然存在。而且体育起源于劳动,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满自然节奏的生活方式在生理角度给了他们足够量和强度的刺激,他们还需要额外的身体运动吗?

在社会和谐化,发展人本化的当代中国,关于农村体育的研讨应当主要基于农民自身,国家和政府应担当服务而非主导的角色。

3.3.2 中国城乡政策的反思与改革 以往我国城乡政策的基调是优先发展城市,以剪刀差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使农村财富无偿支援城市,这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和农村的相对贫困,根本上决定了农村体育的低水平。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这些政策已不合时宜,国家相应地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这意味着国家政策不仅应体现城乡公平,更可以农村建设作为发展重点,城市扶持农村,在更纵深、更广阔的方向深化改革,实现新的发展。

在体育的三大部分即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中,城乡也长期处在不平衡的状态。在竞技体育中,投入巨大的历届全国运动会、各省运会及各单项比赛为城市积累了完备的体育场馆,祖国健儿历次在国际大赛中摘金夺银,其社会效应、体育文化的精神鼓舞都主要使城市受益,而农村只默默地提供运动员的后备军。群众体育中,以往我国城市工厂、机关有健全的工会组织,经常组织业余锻炼和竞赛,农村则因为经费场地等原因则只有少量的民俗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形式并不适合终身体育所采用。学校体育中,城市学校的体育经费一般都有所保障,场地设施较全,而农村学校经费和当地财政状况挂钩,有的学校其经费主要来自学生缴费,则其体育条件相当匮乏,体育成了无米之粥。

3.3.3 农村体育发展瓶颈与社会结构转型 农民内在的体育需求是农村体育发展的真正动力,现代体育需求的产生主要来自对休闲方式的选择,有钱有闲才谈得上休闲。因此,经济能力弱正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根本瓶颈。据数据,我国2002年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为4:1,加上各种隐性收入,实际差距在6:1以上。城乡平均差距在20年以上,即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能够年均增长5.8%,到2020年还达不到2000年城镇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水平。这些数据触目惊心,从这个角度,我们是否可做这样的推测:现在还不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敏感期,如今农村正是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否可等经济优先发展了再重整农村体育的发展主题?

农村体育的发展瓶颈还在于农民生活的不稳定性,流动、多种作业的经济形式不利于体育活动的组织和体育条件的供给。正如某社会学者说的,“农村的青年一代,都渴望走出农村,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想改善生活,就不能固守土地”,农村社会处在一种变迁与动荡之中。让我们梳理一下农村变革的脉络和趋势:我国原有超过6亿农业人口,改革来已有2.5亿转变为非农业从业人员,其中乡村工业和其他基于乡村的非农产业吸纳了1.5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约有1亿。另根据耕地面积测算,我国农村只需1.5亿农业从业者,目前的人员还需转移2亿多。这说明,我国农民向外流动的趋势没有减缓,流动的形式日益多元,大中小城市、县城、乡镇都是他们可能的目标。生活如此波动和不确定,使得体育体系极难构建,上述区域各级体育设施认可农民身份,给与公正待遇,对其开放是否是一条可行之路?

4 变迁中的发展对策

4.1 变革农村体育组织体系 以往学者多从政府角度讨论农村体育管理体系改革,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重建农村体育的组织体系,这一体系基于乡村的民间社会。国外有学者研究了乡村精英的个人品质特征并指出了他们在乡村活动中的动员与感召作用,张仲礼也提出了中国绅士作为乡村精英在国家与乡村社会中发挥着中介作用。由此,笔者提出合理化的农村组织体系应当以农村经济精英为基石组建、完善实体性的民间农民体育协会,在农村体育中发挥领头作用。而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经费等硬件条件则当依托当地乡镇企业,实现农村体育资源的共享。

4.2 立体化发展农村体育 农村社会总体正逐步瓦解,农民生活方式的差异日益显著,因此要采取阶段性、层次化、多样性的发展策略。阶段性即指可先着力提高农村富裕居民的体育参与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再推而广之,部分人的领先也可起到示范、激励的效应。我国人口基数大,这部分人的数量不在少数,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正待开发。层次化指的是不用统一的标准建设、评价农村体育,针对农村社会的阶层体系倡导不同的体育参与方式。如农村富户可能买票观赏偶尔来镇里比赛的高水平体育比赛,这些比赛目前还很薄弱。多样性就是要包容农民的选择性,我国幅员辽阔生态多样,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也可体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需要保护、拯救和再挖掘。

参考文献:

[1] 姜健.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4):25-27,30.

[2] 马九杰.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差距变化[J].改革,2001(6):88-97.

[3] 陆益龙.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农民及乡村社会[J].浙江学刊,2002(4):81-86.

[4] 吴振华,田雨普.关于中国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断想[J].体育文化导刊,2005(3):3-5.

[5] 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6]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

[7]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 谭明方.农村社会结构与“三农”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5):95-100.

[9] 田雨普.社会体育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10] 吕树庭,裴立新.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3):7-10.

[11] D.StanleyEitzen:Sport in Contemporary Society,St.Martin’s Press,1984.

上一篇: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打造与体育休闲政策的导向 下一篇: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