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和他的移动照相馆

时间:2022-06-09 05:00:41

马良和他的移动照相馆

从上海出发,历经10个月,走遍全国25个省的35座城市,免费为1600人拍摄了具有旧照片风格的肖像照。马良的此举不仅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更是引起了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筹建照相馆

1972年,马良出生于上海一个艺术之家。他的父亲是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海港》的导演马科,母亲是《编辑部的故事》中“牛大姐”的扮演者童正维。12岁时,马良进入上海美院附中开始正式学习绘画,大学读的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马良在上海和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成为广告影片和视频短片的导演。

马良一直有收藏老照片的爱好。2011年1月初的一天晚上,马良在与朋友们聊天时,感慨道,现在随着数码科技的普及,个人使用数码相机和打印机来制作照片,已经非常方便了,再加上Photoshop的广泛使用,专业照相馆的留影功能已经被取代。“但是,那些在照相馆拍摄照片过程中的仪式感和趣味也随之消失了,这是让我觉得最最可惜的。”说着说着,马良突然冒出一句:“我想去建一个照相馆,专门拍那些普通人的温暖和幸福。”

心动不如行动,马良很快在自己位于北京的工作室里搭建了一个照相馆,并自己动手画了一些布景,还准备了一些诸如假发、马褂等简单的道具。可刚拍了不到一周时间,照相馆就被拆迁了。2011年3月,马良又在他位于上海的工作室里搭建了一个照相馆,并拍摄了一组名为《我的照相馆》的组照。让马良没有想到的是,这组照片在国内一本摄影杂志上发表后,他接到了几十个读者来电,都说:“真希望你能把这个照相馆搬到我所在的城市来,让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一些久违了的温暖。”

这件事情深深触动了马良。“看来,的确还是有很多人怀念那些旧时光,并希望能够留住它们的。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圆这个梦呢?中国那么大,不如我就开一个移动照相馆,开着车到全国各地去拍吧!”

马良把自己的想法跟几位哥们儿一说,当即就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响应。最终,马良和他的另外5位兄弟一起,把40套拍摄前后景、发电机、6套睡袋、医药箱、5套摄影灯具、2套数字摄影系统、打印机、数十套服装和衣架等,全都塞进了这辆租来的长4米、宽2米的卡车,在2011年2月17日上路了。他们计划将走进全国50多个城市,拍摄照片800多幅。马良对自己的要求是:向每一位被拍摄者征询意见,帮助他们找回记忆或者表达情感。另外,马良所有拍摄的照片都会现场打印两张,一张马良留着,另一张送给被拍摄者。他说,这样是在“完成情感的传递”。

巡游全国

按照事先拟定好的行程,“移动照相馆”的第一站选在了江苏苏州,而被拍摄者,都是提前在网上报过名,并通过马良团队的审核的。

对于如何选择被拍摄者,马良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们都是在微博上报名,而我通常都是先看看他们的微博,了解一下对方是不是一个好玩的人。”对于这些“好玩”的人,马良在拍摄时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因为他觉得这样拍摄者和被拍摄者才都会满意、快乐。

第一站在苏州,马良就遇到了一位“很好玩”的被拍摄者。那是一位50岁开外的美术馆馆长,带着自己的妻子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拍摄现场。他告诉马良,自己与妻子是大学同学,所以对校园生活有太多甜蜜的回忆,希望能通过移动照相馆再现一下当年的情景。马良听罢,细心地从满满的一车道具中,找出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组服装给他俩换上,给他们拍下了在教室、操场、绿荫树下等多个场景的画面。马良清楚地记得,当那位美术馆馆长拿到当场打印出来的照片后,刚看了一眼,眼眶便潮湿了……

合肥之行,马良听说当地70、80后的孩子,小时候都玩过逍遥津公园里的大象滑梯,便特地赶制了一个大象滑梯道具。一对结婚10年的夫妇前来拍照留念,丈夫现场靠着大象滑梯道具弹起了吉他,轻声唱起老情歌,整个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感动了。马良说:“我喜欢这样能打动人的故事,这是最好的礼物,是旅行里我一直期待的意外。”

北京之行,马良遇到了一位前来拍照的设计师。他拿了一张小时候拍摄的照片来到摄影现场,照片里的他大约四五岁,坐在地上,抱着妈妈的大腿,而妈妈正往前走。“那天,他是带着老婆过来的,他说要重现照片里的场景。于是,拍摄时他就坐在地上,抱着他老婆的大腿,做出与小时候抱着妈妈的大腿几乎一模一样的动作。他说,小时候妈妈是他的支柱,而现在太太就是他生命的新支柱。”每每提及此事,马良都觉得“特好玩儿”。而在温州,马良的拍摄成了一对新婚夫妻“最好的结婚礼物”,因为被拍摄者第二天就要结婚了。

从上海,到南京,再到福州、丽江、北京……一路走下来,马良的“移动照相馆”名气越来越大,报名参与的被拍摄者也越来越多。

9个月的旅途,让马良的团队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问题,但是马良却摸着他的小胡子,对伙伴们说:“除了解决它,我们没有其他的办法。”

收获感动

最初,马良打算自己出钱做这场旅行,后来也陆续有一些机构加入赞助了小额的资金。而让马良感动的,则是众多被拍摄者对他们的精神支持。“他们有的人会拎一点水果、带两只蹄膀过来,还有人会给我们捐一桶汽油、赞助我们一点打印的相片纸,这让我们整个团队觉得非常温暖。”当然,马良也不否认,在长达10个月的奔波拍摄中,团队里也有过矛盾,甚至有过争吵,“好在大家都是认识很多年的兄弟,吵完了就算,都不往心里去。”

马良最初的计划,是准备花100万元,用7个月的时间,沿着国道一站一站穿越中国的54个城市,为那些怀念照相馆的朋友们拍照。但在行进的过程中,受时间、精力、资金等影响,移动照相馆的行程也在不断调整,最后只保留了35个城市。2012年11月8日,移动照相馆拍摄活动在上海新天地圆满收官。当天,被拍摄者是一位儿子,他亲手给自己的母亲化妆,让父母重拍结婚照。这组照片在网上后,被网友们称为“最有爱的一张照片”。

这个移动照相馆行动,让马良自掏腰包过百万,但却收获了无数感动的瞬间。让马良自豪的是,此行所有的照片都是用自然光捕捉神情,拍摄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照相馆照片。

马良的此举不仅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更是引起了境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对此,马良却有自己的思考:“我就是想用这样的行动去告诉大家,这世界上是有可爱的、浪漫的、善意的事情存在的。”

应拍摄者以及网友们的热情要求,马良决定将此次活动中的精彩照片结集出版一本摄影集《移动照相馆》,以此来纪念开着“大篷车”到全国各地给人们免费拍照的生涯。对于马良来说,这本摄影集和花絮集是对这段旅程的纪念,特别是里面有46封承载着共同回忆和不同故事的动人信件,马良相信,“一定会让很多人感动。”

(据《新周末》)

上一篇: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把脏衣服寄回家”拷问中国式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