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布莱曼与《斯卡布罗集市》

时间:2022-06-09 04:03:49

奥运会开幕式那天,中外歌唱家合唱《我和你》。男的一看就知道是刘欢。女的是英国歌唱家莎拉•布莱曼。听她清澈透亮的歌声,感到仿佛天籁之音从梦幻的天空轻轻滑过,下凡到了人间……我突然记起一支歌《斯卡布罗集市》,回想那支歌优美的旋律和美妙的女声也像从天外飘来,总觉得那女声和莎拉•布莱曼的多么相像。随后我在网上查找――啊,《斯卡布罗集市》,果真就是莎拉•布莱曼唱的!

很长一段日子,我陆续向我的朋友们介绍过《斯卡布罗集市》,我说你可别看这歌的名字不吸引你,可是它多么神奇。咋看歌名,你怎么都不会联想到它是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吧!可是你听听:

你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荷兰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姑娘问好

她曾经是我的爱人

当然,一首爱情歌曲也不算稀奇。可是这支深情倾诉的爱情歌曲中却柔和着相当凝重的“副歌”,这副歌出现的时候是与听起来作为主线的爱情歌曲交替并行的,副歌的凝重因为它犹如在控诉一场战争。于是“倾诉”与“控诉”组成的交响,有着那么鲜明的反差,却又柔和得天衣无缝,有一种非常忧伤又非常浓烈的旋律,共同奔流进人的脑海,让人心潮澎湃,让人震撼!

你听过这样的歌吗?我很喜欢音乐,但从前没见过这样的歌,我惊奇于它罕见的表现形式。你看,那爱情与战争的“交响”是这样像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那样呈现的:

她用一把皮镰收割

(战火轰隆,猩红的枪弹在狂呼)

荷兰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将军们命令麾下的士兵杀戮)

将收割的石楠扎成一束

(为一个早已遗忘的理由而战)

她是我真正的爱人

括号内的副歌控诉的就是战争。这到底是一支爱情歌曲还是一首什么歌曲?为什么它可以从20世纪60年代流行至今,历久不衰?这吸引着我对歌曲背后发生的往事进行追寻,我终于发现,这首歌有着一个关于爱情、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

这支歌最早出现在1967年美国影片《毕业生》里,那时美国正陷在“越战”中,美国公众的反战浪潮波及校园。歌曲的原唱是保罗•西蒙与加芬克尔组合。影片《毕业生》讲的是当代大学毕业生本恩对未来的生活感到十分茫然,在那些无聊的日子里他遇到风流女人的,便频频和一位夫人约会,后来邂逅了夫人的漂亮女儿伊莱恩。伊莱恩的纯洁善良使本恩深深地爱上了对方。然而本恩和伊莱恩母亲的关系成了他们爱情的阻力。就在伊莱恩伤心地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男孩仓促结婚之时,本恩出现了,在他的努力和真情的表白下,终于阻止了这场没有幸福的婚礼,而他们也冲破世俗的重重阻力,获得了真正的爱情。

迈克•尼科尔斯执导的这部影本,以一鸣惊人的姿势出现,成为青春片中一部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获得了第四十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奥斯卡音乐奖,并入选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世纪百部最佳电影之一。我认为,该片大获成功,跟制片人把《斯卡布罗集市》作为这部青春片的插曲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为正是在这部片子里,西蒙根据当时公众的反战情绪,把自己创作的一首反战歌曲《山岗旁》作为副歌,别出心裁地由加芬克尔以独特的方式加在《斯卡布罗集市》里,两位男歌手用轻柔的吉他旋律伴奏,以主歌、副歌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这部反映青春的电影既有了爱情主题又有了反战的思想,顿时不同凡响。

我还发现,制片人选择《斯卡布罗集市》也不是随意的。大约在公元8世纪,维京人在英格兰的西北部的登陆,维京人其实是来自丹麦的北欧海盗。从8世纪到11世纪,不列颠岛被维京人统治了将近300年。就在维京人最早登陆的地方逐渐形成了一个海边重镇,就叫斯卡布罗。

斯卡布罗集市是维京人在这个海边重镇建立的大型集市,每年8月起有为期45天的交易商会,热闹非凡。一千多年前的人声鼎沸,大概是和着骡马的嘶鸣和牛羊的体味的,或许也混合着歌词中唱的鲜花荷兰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的香味。

在英格兰的古老传说中,国王阿尔弗雷德曾经打扮成一个流浪歌手,携带着漂亮的竖琴,唱着欢快的民歌出没于维京人的营地。阿尔弗雷德用自己精彩的表演迷惑了维京人,然后趁机刺探敌人的情报。《斯卡布罗集市》大约就是那个时候诞生的,成为了一首古老的苏格兰民间谜歌。所谓谜歌,是指那些民间流传广泛,但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歌曲。此后,英国人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战,直到1041年,英国人才从丹麦人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所以《斯卡布罗集市》这支歌本身带着反抗侵略战争的主题,能唤起人们对英格兰历史的亲切回忆,而今天的美国人中,他们的祖先来自英国的有很多。

再看当时的美国,肯尼迪从1961年5月派遣一支特种部队进驻南越,“越战”延续了12年。由于美军的战场离本土很远,美军又不是很熟悉越南地势和气候,美军伤亡惨重,很多年轻的士兵在越南艰苦的环境下感到厌战甚至绝望,战争又似乎遥遥无期。1964年小规模的反战运动从大学生的校园开始,同时发生了空前的“左翼学生行动”。校园青春片《毕业生》就诞生在1967年,电影的插曲以其既歌颂爱情又让人们反思战争的主题,为人们广为传唱。到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已遍及全美。

保罗•西蒙是犹太美国人,曾在英国修习英国文学,创作的歌词意境深邃。《斯卡布罗集市》这首歌曾被英国民歌之父麦考选进他编辑的一本介绍英国民歌的书中。后来英国民歌手马汀•卡西在原歌的基础上加进了自己的再创造(尤其是里面那优美的吉他伴奏)。西蒙在英国时从卡西那里学会了这首歌。回国以后,保罗想到关于英国和维京人的战争,也联系到越战,于是以非凡的联想和新颖的手法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加了副歌的《斯卡布罗集市》使人感到歌曲是以在战火中亡故的士兵的口吻唱出,他再也不能回到那朝思暮想的家乡,再也不能与心上人一同享受生活的甘甜了。心中的悲愤化作一声声催人泪下的控诉:荷兰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代表成千上万的普通士兵像野花野草般被战火摧毁在战场上。

她替我做件麻布衣衫

(绿林深处山冈旁)

荷兰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在白雪封顶的褐色山上追逐雀儿)

上面不用缝口,也不用针线

(大山是山之子的地毯和床单)

她是我真正的爱人.

(熟睡中不觉号角声声呼唤)

她替我找一块地

(从小山旁几片小草叶上)

荷兰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滴下的银色泪珠冲刷着坟茔)

就在咸水和大海之间

(士兵擦拭着他的枪)

…………

如今这首歌由莎拉•布莱曼演唱,她的高音高不可攀,她的歌声不停息地在整个空间弥满,在我的周遭,每一寸空气里都是布莱曼永远如少女一般纯净的吟唱。歌词把所有的“她”换成“他”,更像一位“月光女神”在依恋人间的恋人。当这支歌由布莱曼独自演唱时,副歌已被去掉,歌声里没有了战争,于是出现了另一种效果。这是我感到这支歌奇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静静地聆听布莱曼演唱的《斯卡布罗集市》,你也许会感到灵魂仿佛被净化了,那么悠远,那么空灵,那么静谧。她的音域宽广而包容,优美而灵动,温暖的和声穿梭自如,默默地低吟着美妙的往事。听着这首纯洁得如同天使微笑的歌曲,遥想那散发着千年前迷迭香们的芬芳爱情,那犹如清风拂面,野花飘香的童话,那轻轻低诉着忧伤和快乐的回忆……让我想到,一支经典歌曲,由于它本身凝聚着的历史和深邃含义早已储存在一个民族的记忆之乡,它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达到同样让人感动和震撼的效果。因为去掉关于战争的内容,布莱曼的演唱是如此地让熟悉这支歌的人们感到:没有战争的山岗与河流多么美好,和平岁月的爱情多么美好!这大约就是这支歌历久不衰的原因,因为人类不要战争,要和平。

上一篇:中国仍有个语言问题 下一篇:对娱记与明星人物矛盾的“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