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弋如一条鱼

时间:2022-06-09 03:13:17

童年时,每逢周末,我和姐姐总会一起抬着一个大竹篮,去几里地外的溪边洗衣服。我对母亲说是去洗衣服,其实活儿都是姐姐干的。我会找一条及膝深的水道,练习“狗跑式”。只要天气允许,每个周末我都会有这样的玩水机会。尽管我的姿势从未达到游泳的“标准模样”,但我却享受到身体在水中游弋时如鱼儿般自由的滋味。

后来,我读到了汉代的乐府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那“田田”的荷叶挨挨挤挤、重重叠叠,鱼儿在荷叶下嬉戏玩耍忽东忽西,灵动而欢快。我与它们产生了共鸣,沉静在游弋的状态中,久久才回过神来。

童诗中,写鱼儿的诗作不少。我最喜欢《捉鱼》这首诗,它描写的情形好生动!

捉鱼

文/陈清枝

到河里捉鱼

河里没有鱼

我们都变成鱼

捉来捉去

伙伴们约好了去捉鱼,可在哈腰翻河床上的石头时,水打湿了裤腿,水花溅湿了衣裳,于是索性脱下来,让自己成为一条鱼儿吧!原本寂静的河面,一下子热闹起来。四行小诗,把从捉鱼到嬉戏的场景描述得精彩纷呈。我们的眼前,没了小伙伴们的身影,只有一条条鱼儿穿梭在河水里。

诗人从捉鱼写起,写到了伙伴间的游戏。我也写过一条“鱼”,一条“妈妈鱼”。那又是怎么回事?

妈妈像一条鱼

文/雪野

电话机像鱼钩

钩住了妈妈的嘴

妈妈的耳朵

我轻轻地走过去

鱼钩还紧紧地咬着

妈妈的耳朵

妈妈的嘴

走过去

再走近些

我才发现

提钓鱼竿的

是远方的爸爸

哈哈,明白了吧?妈妈只有在通电话的那一刻,才是一条鱼。长长的电话线,系着妈妈的牵挂、爸爸的惦念。

那么,孩子们心中的鱼是什么样的呢?

文/雪桦

世界上最后一条鱼儿

没了

我把一棵棵树画成鱼儿

我把一根根枝条画成鱼儿

我把一片片树叶画成鱼儿

它们在风的大海里游着

在画纸上游着

在镜框里游着

那是一条条伤心的鱼儿,在小诗人的画笔下游着。大自然污染加剧,鱼儿的家园不断被侵扰、破坏。谁敢说诗中的情形不会发生呢?

鱼儿的尾巴,在你的心海里是否也画出过圈圈涟漪?你是怎么想的呢?

上一篇:大艾小艾和甜巫婆 下一篇:那一天,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