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将军游台儿庄

时间:2022-06-09 01:29:34

山东台儿庄的扬名,是74年前中国军队为了民族的利益以血肉之躯英勇抗击日军,首次在抗日正面战场上打败了日本侵略军的疯狂侵犯,并且第一次打破了侵华日军所叫嚣的日军不可战胜的嚣张气焰,从而在中国现代抗击外族入侵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如今,台儿庄古城已得到修复并对外开放,而且现在已被建成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2011年10月中旬,笔者应邀参加了南京芳草园书画院院长蔡志芳女士在台儿庄举办的“全国百名将军书画展”,并在展后与蔡志芳一道荣幸地陪同参加此次书画展的老将军们游览了古城台儿庄,感受了运河古城的风貌,还参观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和李宗仁史料馆,重温了当年中国军队抗击日军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从街畔镶嵌的战斗场面照片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如今的台儿庄,经过70多个春夏秋冬,当年抗击日军的硝烟早已散尽,被战火摧毁的断壁残垣也已被修旧如旧的街景所取代。但在某些主要街巷,仍可见当年残酷战斗场面的照片被仔细地镶嵌在街畔或巷首明显的部位,使游人一眼就能见到,让人们在观光今日美丽的古城时,不忘70多年前那场血与火的厮杀。

在游览台儿庄古城的老将军中,有原副司令员郭锡章中将;有江苏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吕振林少将;有安徽省军区原参谋长汤朝荣少将等,他们也是在台儿庄古城修整好后第一次来游览。他们对古色古香的街畔镶嵌当年激烈战斗的战场照片一致加以肯定。

在关帝庙景区,将军们还参观了池峰城指挥所旧址。池峰城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军三十一师师长,为了打好台儿庄大战的巷战,他将指挥所移驻在关帝庙内的部将祠中,以借关帝威名,激励将士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夺取战斗的胜利!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到此参观时,赞叹之余,忍不住提笔挥毫为关帝庙写下了“忠义武圣”的题词。

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老将军们观看了当年战地记者所拍摄的珍贵的纪录片和参战将士的访谈录,观看了全国唯一反映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面积达3100平方米的大型全景画馆,这个画馆是以绘画、地面塑形、灯光、音响和解说有机结合的现代高科技画馆,使前来参观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在台儿庄,老将军们还见到了一幅特殊的与台儿庄相关的珍贵墨迹。这幅由当年台儿庄前线50多位将士盖着血手印,上书“耻莫大於亡国,战虽死而犹生”的墨迹,体现了台儿庄大战之际中国军队誓死战胜日军的民族气节。这幅珍贵的书法作品是民国时期原东北三省革命军司令欧铸的后人欧锦铖、欧锦铭兄弟带来的其祖父传下来的藏品。

影片《血战台儿庄》融化台湾与大陆37年冰封

早在南京时,笔者就对蔡志芳讲过,将台儿庄作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笔者早就听说过因为大陆拍摄的《血战台儿庄》影片曾起到了融化台湾与大陆37年冰封的故事。今天,这个故事在台儿庄大战故地得到了证实。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决定把二战期间中国战场抗战初期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搬上银幕。在《血战台儿庄》剧本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说:“未来的这部影片,将拍出两个人物的形象:一个是在银幕上拍出官兵当年抗战的形象;另一个是在银幕后的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博大、高瞻远瞩、实事求是的形象。”

1986年4月,《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行了首映式。香港新大陆公司的台商王宇钦看到这部电影,即将电影拷贝成录像带带回到台湾自己公司放映。同楼的蒋孝勇知道后连看了两遍,他认为,这个影片也要让蒋经国看一看。宋美龄、蒋经国看过《血战台儿庄》后,将中常委全体常委召来集体观看。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做些调整。”其后,蒋经国决定同意开放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于此,可见一部真实反映历史的电影力量之巨大。

在台儿庄,我们还陪同老将军们参观了李宗仁史料馆。李宗仁史料馆位置就在台儿庄火车站旧址上,是一座哥特式建筑。这座史料馆以台儿庄大战为主线,以大量详实珍贵的历史资料、实物、图片全面展示了李宗仁先生曲折的爱国人生。据介绍,这里展出了李宗仁各个历史时期照片230多张,文史资料1100多件,遗品遗物66件,还有几盘珍贵的录像资料。这些藏品都是李宗仁的第三任夫人胡友松女士所捐赠,并且大部分藏品具有国家一、二级文物保护和研究的价值。其中有越南胡志明赠送的李宗仁半身青铜像,这尊青铜像重达45公斤;有瑞士表厂建厂100周年时赠送各国首脑的纪念金表;还有傅作义将军赠送的素有“软黄金”之称的火狐标本。

胡友松曾说:“台儿庄是李先生最辉煌的纪念地,这些藏品放在台儿庄才最有意义。”1998年4月,台儿庄区政府邀请胡友松到台儿庄居住,并请她出任李宗仁史料馆名誉馆长。

在李宗仁史料馆,看见胡友松画的《牡丹图》,蔡志芳感慨地说,前几年有机会拜访胡友松女士,那时要向她求一张牡丹画,应该不成问题。可是却因故耽误了,很是遗憾!

一座古城牵动两岸关注

当我们和老将军们在古城街畔游览时,老远看见“郁家码头”四个字的地名标识,笔者与蔡志芳笑称:“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家的码头到了。”大家会心而笑:“哎!还真是郁家码头。”这时,陪同解说的导游连忙说:“你们看,‘郁家码头’四个字还真是郁慕明先生写的呢。”可不,四个字写得还挺有力度。

在台儿庄古街畔,有许多博物馆和展示馆,据陪同的区政府领导介绍,台儿庄古城现有各类博物馆和展示馆300个,如运河税史馆、运河奏疏展馆、翠屏学馆、兰祺书寓、道升酒坊等。这些馆舍把运河文化、鲁南文化以及台儿庄激荡人心的战斗历史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

特别是在道升酒坊,我们参观了楼上珍藏的约千件从古至今的各类酒瓶和酒具。笔者此前因为采访过收藏古代酒具的大家,知道不少从秦汉到明清各类酒具。可是到了这里,古色古香、琳琅满目的各种酒瓶和酒具着实让我开了眼。特别是台湾所生产的酒瓶,不但我们没有见过,这些身经百战、喝过几多庆功酒的老将军们也没有见过。真是两岸酒香熏人,不喝也醉人呀!

说到古城文化、运河文化,今后古城台儿庄还要增加一个“将军文化”,以使“将军文化”有一个集中展示之地,这是蔡志芳告诉笔者的一个计划。她说,其后她将支持在台儿庄筹建一个将军书画碑廊。适当时候她将在这里举办一场两岸将军书画展,以发扬光大“将军文化”,让两岸将军文化之花在这座两岸人民心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古城台儿庄永远开放。

提起“将军文化”,有说不完的话题。此次在台儿庄举办“全国百名将军书画展”,当年参加《血战台儿庄》拍摄的扮演元帅的特型演员张金华也赶来台儿庄,扮上早年的扮相,一身戎装,手持烟斗,为将军书画展增色不少。老将军们见到张金华都说:“哟!这不是贺老总么。”

20世纪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曾在美国的《生活》杂志上对古城台儿庄有一个最为恰当的评价。他说:“历史上作为战争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城镇,一个京杭大运河经过的城镇,一次胜利已使它成为最知名的小村庄。”这位摄影家的评价,使古城台儿庄在世界上扬了名。

台儿庄本为台地,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但它的兴旺离不开运河,它那当年“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美景以及繁荣兴盛,直赢得见多识广的乾隆皇帝也竖起大拇指,大加赞赏,并亲自书写了“天下第一庄”。可是1938年,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在这里决战,使这座古城变成了一堆堆瓦砾满地的废墟焦土,一处处弹孔满墙的残垣断壁。台儿庄大战结束后,国民政府虽然决定要重建台儿庄古城,可惜却未能做到。

2008年,恰逢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枣庄市政府决定在原址上恢复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古城复建后,李长春、吴官正、刘延东、迟浩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前来参观、指导,使得古城的多项配套工程日臻完善。

中国名誉主席连战2010年5月4日考察了台儿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建设并为标志性建筑泰和楼奠基。2011年5月12日,中国名誉主席吴伯雄考察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并在古城开埠仪式上动情地说:“我看过世界上许多古城、古迹,但没有一个地方像台儿庄古城这样宏大,这样精美,把我们的很多民间文化艺术精华都展现了出来,很了不起。在这里能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艺术之美,对于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来说,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也是后人永远学习的一个标杆。对于台儿庄我们有着共同的民族认同,在这里每个人都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分子,把台儿庄作为两岸交流基地再合适不过。希望两岸人民更多地到这个地方来,一辈子没有来过的人会觉得终生遗憾。”

台儿庄古城很注重宣传,除了在当年激烈战斗过的墙壁显要位置镶嵌大战场面的照片外,连人们爱玩的扑克牌也印上了当年战地记者们所拍摄的照片。蔡志芳见老将军们喜欢这种扑克牌,立刻热心地为大家一人购买了一副以作纪念。

应台儿庄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邀请,老将军们还坐游船从古运河的水道上欣赏“天下第一庄”的美景。坐游船看古城,当然是别有一番韵味。你看,徽派、晋派、京派、欧式等建筑扑面而来,而道教、佛教、儒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庙宇、寺院与堂所却容纳着不同的信仰,自然也显露着不同的建筑风格。从游船上看,关帝庙、郁家码头、升平牌坊、参将码头、天后宫、步云桥等尽收眼底。

游罢古城,看够古城旖旎的美景,我们要感谢在短期内复活古城的建设者们,更要向当年中国军队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壮举致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这片美丽的土地;是他们,用不屈不挠的意志塑造了古城的坚韧。此时,李宗仁当年那首《台儿庄大胜》不由得在我耳畔吟响:“戍楼拂晓角声悲,誓杀倭奴去不回。刀砍寇头十万颗,台儿庄上祭军旗!”真是斯人虽去,民族精神永存。回眸台儿庄,夕阳中,那高高大大的城楼屹立在鲁南大地上,也巍然屹立在两岸炎黄子孙的心头。

上一篇:论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下一篇:XML在传统出版机构转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