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上课,快乐锻炼

时间:2022-06-08 11:23:17

开心上课,快乐锻炼

摘 要: 游戏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康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育课应以游戏化教学为主。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游戏化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抑制过程微弱,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较差;体育多在室外进行,小学生往往经受不住外界条件的引诱和干扰,注意力不易集中;传统的体育教学使得学生被动接受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学游戏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相互合作,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发展,培养不怕挫折、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二、游戏化教学法的定义

季浏教授在《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认为,游戏化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游戏教学的形式,使学生进行学习,并培养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

三、游戏化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首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过程微弱,自觉性、注意力持久性和自制能力较差,体育多在室外进行,小学生往往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产生不自觉的模仿,造成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其次,游戏是基本教材,融趣味性、教育性、竞争性、创造性为一体。游戏化教学法的实施能满足《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为学生提供乐于参与的活动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游戏化教学法的意义

体育游戏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体育活动,体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兴趣与习惯,选择活动的成功与快乐,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游戏化教学法的运用理所当然地成为体育课堂的宠儿,其本身的应用价值将充分得到体现。游戏化教学法让小学生在游戏化的教学环境下学习,不但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寓教于乐,而且能够增加交往和沟通的机会,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思想,开发智力,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强化社会适应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中的作用

(一)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游戏化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辅助方法,是达到教育目的有效手段。它的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将游戏自主性、趣味性带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的健康发展。儿童、青少年时期,正经历复杂的生长发育过程,器官还很不完善,生理和心理机能较低,他们的机体还不能承担过难的练习和过大的负荷。

(三)游戏化教学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很好的锻炼作用。体育游戏一般是以获得成功、胜利为目的的,有与同伴竞争而获得成功,也有与自身竞争获得成功。既有身体方面的竞争,又有心理方面的竞争。体育游戏竞争性强,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

六、体育的游戏化教学

(一)游戏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方便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游戏;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游戏;选择方便教学,且与实际相结合的游戏。

(二)教学场地的选择或设计。体育游戏都需要一定的场地,场地的大小根据参加人数的多少及游戏活动范围的大小而定。首先,注意场地的安全性,游戏一般都是带有竞赛性质的,保证学生安全让活动顺利进行的先提条件。其次,场地的界线要清楚,没有地域的局限游戏就要成为一盘散沙,还会影响其他班级的体育活动。最后,注意游戏场地应远离课室,学生喜欢游戏在竞争过程中难免会大声喝彩,远离教室可以避免影响其他班级学生上课。

(三)注重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体育游戏的生命力就是趣味性,一旦失去了趣味性,体育游戏就失去了“吸引”师生的功能。游戏的选择和创编要出乎学生的意料,只有使体育游戏带有趣味性、新奇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跃跃欲试。一些普遍性的体育游戏,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已经很普通,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我们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小加工,比如变换游戏规则或者评价方式,使得这样的游戏受到学生的欢迎。

七、结语

新教育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小学体育教学应该致力于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信念。运用游戏教学理论,优化教学方式,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使教学与快乐、有趣相辅相成,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促进学生不断学习文化知识,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上一篇:构建小学英语口语课堂的策略 下一篇:探究式教学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