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水库大坝现状及抗洪能力复核计算分析

时间:2022-06-08 06:06:55

仁和水库大坝现状及抗洪能力复核计算分析

摘要 阐述了仁和水库大坝工程概况,对水库大坝现状抗洪能力复核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 仁和水库;土坝;工程概况;抗洪能力;计算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8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221-02

1 工程概况

依安县仁和水库位于依安县双阳镇仁和村境内,距离双阳镇西北6 km处,坝址位于双阳河支流胡二老爷沟中下游,地理位置:东经125°31′31″,北纬47°34′31″,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2 km2,水库始建于1966年,1968年基本完成现状工程。设计灌溉旱田面积266.67 hm2,养鱼33 hm2,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小(Ⅰ)型水库。

仁和水库主体工程由土坝、输水洞、溢洪道组成。土坝全长600 m,为均质土坝,现状坝顶高程219.2 mm,坝顶平均宽6.5 m,最大坝高8.5 m。迎水坡坡比1∶3,下部为块石护坡,现已损毁;上部为土坡。背水坡坡比1.0∶2.5,为草皮护坡。多年来,由于资金限制,不曾对其进行维修,本次对水库大坝现状抗洪能力复核,分别按照设计和校核水位进行大坝超高进行分析计算[1-9]。

2 水库大坝现状抗洪能力复核计算

2.1 基本资料

仁和水库土坝设计按部颁《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SL274-2001进行,为Ⅳ级建筑物。土坝为东西走向,计算风向采用东北风、北风、西北风。校核风速采用距库水面10 m高处多年平均最大风速,设计风速采用距库水面10 m高处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1.5倍(表1)。

2.2 计算公式

2.2.1 坝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超高。计算公式如下:

y=R+e+A (1)

式(1)中,R为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爬高(m);y为坝顶超高(m); A为安全加高(m);e为最大风壅水面高度(m)。

2.2.2 波浪爬高。(1)波浪平均波高和平均周期。计算公式如下:

■=0.13th0.7(■)■·th■ (2)

Tm=4.438hm0.5(3)

式(2)、式(3)中,hm为平均波高(m);Tm为平均波周期(s);W为计算风速(m/s);Hm为水域平均水深(m);g为重力加速度,取9.81 m/s2。

(2)平均波长。计算公式如下:

H

H≥0.5Lm时,Lm=■(5)

式(4)、式(5)中,Lm为平均波长(m);H为坝迎水面前水深(m)。

(3)仁和水库土坝等级为4级,设计波浪爬高值采用累计频率为5%的爬高值R5%。正向来波在单坡上的平均波浪爬高计算公式如下:

Rm=■■(6)

式(6)中,Rm为平均波浪高(m);K为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Kw为经验系数;m为坡度系数。

不同累积频率下的波浪爬高Rp可由相应的累积频率P(%)和平均波高与坝迎水面前水深的比值按《规范》表A.1.13规定的系数计算求得。

(4)当来波波向与坝轴线的法线成β夹角时,波浪爬高等于正向来波计算爬高值乘以折减系数Kβ。Kβ应按《规范》表A.1.15确定。

2.2.3 风壅水面高度。计算公式如下:

e=■cosβ(7)

式(7)中,D为风区长度(m);e为计算点处的风壅水面高度(m);β为计算风向与坝轴线法线的夹角;K为综合摩阻系数,取3.6×10-6。

2.2.4 安全加高。仁和水库土坝为4级,安全加高:设计A=0.5 m,校核A=0.3 m。

2.3 计算结果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结果见表2。

水库现状坝顶平均高程219.24 mm,经复核:10年一遇设计标准复核,大坝现状坝顶高程满足要求;50年一遇校核标准复核,大坝现状坝顶高程低0.24 m;采用校核水位复核结果。

3 结论

从计算结果分析,大坝现状坝顶高程比校核水位低0.24 m。因此,仁和水库大坝不能满足正常运行的要求,需要加高。

4 参考文献

[1] 徐江燕.北关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大坝处理方法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0):266.

[2] 吴持恭.水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徐敏,徐凤琴,肇鑫.水库科学调度在2010年沈阳雨中的抗洪效果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1,21(3):44-46.

[4] 郑春喜,丛梅梅,于红伟.周家水库洪水预报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7):271-273.

[5] 金海华,蒋思军.长潭水库防台抗洪优化调度分析[J].广西水利水电,2010(5):22-24.

[6] 潘丕元,王钦.海城市中小型水库抗洪能力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5):402,408.

[7] 陈宏,覃杰,黑昭.挂治电站水库溃坝洪水计算及其影响浅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2(6):58-60.

[8] 郑国诞,陈刚,胡金春,等.滩涂水库堤前波要素计算及断面试验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12(5):1-3,9.

[9] 顾梅,俞瑾.浅析无洪水资料小型水库的洪水计算[J].治淮,2012(2):17-18.

上一篇:毛竹低产原因及增产增效技术 下一篇:宣化县农村饮水现状及安全建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