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数 第9期

时间:2022-06-08 04:37:49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91-02

教学内容:教材第122―12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会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

2、使学生初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初步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3、使学生体会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意义,会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评判。

教具、学具准备

1、课件

2、统计表、计算器

教学设计:

1 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升国旗的场面,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

师:战士们的身高如何?

生(答)

师:对,国旗班的战士是经过挑选来的,他们不但五官端正,而且身材都非常高大,匀称,一般都在1米85左右。那么这些队员是用什么方法挑选出来的呢?我们过去已经学习过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先看下面的练习。

2、 课件出示练习题(两题逐一出示)

(1) 请算出这组同学的平均成绩

98 87 80 94 76

(2)找出下列同学跳远成绩的中位数

1.70 1.85 1.68 1.80 2.10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用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方法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种新的方法,请看:

2 学习新知

1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五年级二班准备挑选10名同学参加学校的集体舞比赛,现在已经挑选出20名舞姿比较好的同学,他们的身高情况如下:

生观察数据

师:请仔细观察他们的身高数据,你想用什么方法选出这10名同学呢?

2、分析处理数据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选出这10名队员,并把他们的身高记录在你的练习本上。然后把找到的数据与同桌的同学交流,讨论。

生挑选,师寻视

3、全班交流汇报

师:选好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选的?

生(1):我采用的是求平均数的方法,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475m,我们认为应选和1.475m接近的10名同学,他们的身高是……

师:是这10名同学吗?

课件在原始数据上闪烁和平均数接近的10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师:老师把它们写到下面来

课件出示用平均选数选出的10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师: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生(2)我是用的找中位数的方法,先找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我认为身高接近1。485的比较合适,我选的是这10名同学

师:是这10名同学吗?

课件在原始数据上闪烁与中位数接近的10名同学的身高

师:老师也把它们写到下面来

课件出示用中位数选出的10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师:还有和上面两种方法不同的吗?

生(3):我们小组选的是和1.52m接近的10名同学,他们的身高是…………

师:是这10名同学吗

课件在原始数据上闪烁和1。52米接近的10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师:老师也把你说的这组数据写到下面来

课件出示数据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师:还有和他一样想法的吗?

生(答)

师:到底用哪种方法选出来的10名同学最合适呢?

生(答)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一致了,都认为选1.52m左右的比较合适,因为这个方案选出的队员身高均匀些。

4、揭示课题

师:上面这组数据中, 1.52出现的次数最多。

课件闪烁1.52

师:像这样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你知道是什么数吗?

生:是众数

师:了不起,你说对了,它叫众数,1.52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水平。

(板书:众数:出现次数最多)

5、找众数

师:学习了众数,下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众数。

课件出示找一找

找一找,请找出下面各组数据的众数(课件逐一出示四个题)

(1)2 5 3 2 2 7 2

(2)3.7 8.5 3.7 8.0 3.7 3.7

(3)0 1 2 3 4 5 6 7 8

(4)8 3 5 3 8 6 7

师:请看第一组,谁来说?

师:为什么是2呢?

生(答)

师:下一个

生(答)

师:接着看

生(答)

师:最后一组

生:(答)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众数,会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关于众数你了解了些什么知识?

生小结

师:的确,众数和平均数,中位数一样,都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只是众数更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水平。

3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师:上课之前,老师特意到档案室去调查了你们班部分同学的体重情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课件出示练习题

请你用合适的数据反映出学生体重一般水平(单位:千克)(课件一下出示此题)

(1) 30 32 32 32 32 35 36

(2) 22 27 35 40 45 47 60

(3) 30 31 32 33 34 35 36

师:第一组,你用什么数?为什么?

生(答)

师:第二组呢?为什么?

生(答)

师:为什么要用找中位数的方法?而不用找平均数和众数的方法呢?

生(答)

师:第三组

生(答)

师:学到这儿,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了

如果要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最合适呢?

生(答)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的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数据特点不同,选择的数就不同

下面我们再来选 一选 (课件出示选一选,一道题一张)

选一选

1.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 )。

A 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2.五年一班有40人,五年二班有42人,要比较期末考试时哪个班的成绩高一些,应该选取( )。

A 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3.在青年歌手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取( )。

A 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4 面包店的老板想知道哪种面包卖得最好,应选取( )

A 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统计学上都是用来表示集中趋势的量数,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平均水平,中位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众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水平。在具体的统计工作中,到底用哪种统计量,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据的特点来决定。

上面我们了解了同学们的体重情况,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同学们的视力情况

4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完成书上123面“做一做”

师:请看(课件出示做一做的数据)

师:你能找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吗?怎么找?

生答

课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做一做的数据

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生答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完成书上123页的“做一做”

生做完后汇报

师:第一小题,谁来说?

生答

……….

5 拓展练习

6 师生情感交流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答)

7 生活中的统计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生答

师总结:的确,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能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的,同学们,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8 板书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

上一篇: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 下一篇:谈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